山径文学社作品(漫漫长路)
深夜来电
刘克勤
我在键盘上敲完文稿最后一个句号时,墙上的挂钟报时午夜12点。想到翌日上午还有个会议要参加,我便忙着点击保存、关闭电脑。起身正欲离开写字台时,桌上的手机发出了振动的声音,细看机屏显示的是“河北唐山来电”的字样。
按下接听键,耳机传来的是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老股长,您好啊!我是您的兵温泽,找您找得好苦啊!刚才战友才发来您的电话,实在憋不住了,才深夜来电打扰您。”
听着温泽激动的诉说,我也按捺不住心儿突突直跳,真是太出乎意料了。不知说什么才好,只是连连说着你好!你好!
挂了电话,洗漱上床后,才感觉睡意全无。脑海里反复叠印着温泽当年的身影,心儿又回到了当年担任团政治处宣传股长的日子……

图一:作者(左一)与政治处主任(右一)同电影组的战士一块合影.
1997年秋,我由副营职新闻干事升任宣传股长。虽然级别一样,但责任和压力不可同日而语——过去当专职干事,干好自己份内的事就行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而今,官帽上带了个“长”字,就要对全团的宣传、文化、教育、培训等诸项工作负责,可以说,宣传股的工作占了政治处的“半壁江山”。
平日里,股里的工作分工明确,4名干事各司其职,股长牵头抓总,全面调度,统筹安排。尽管这样,但最让我牵肠挂肚的却是宣传股下属俱乐部的几个兵。他们除了负责每周放映一至两场电影外,还要负责图书阅览室、广播室、大会议室的服务保障和管理。那时候,部队取消了专职司号员,一律使用电子司号。全团从早到晚统一的起床号、出操号、开饭号、就寝号、熄灯号等等,全部由俱乐部广播室根据不同时间段播放的。可以说,广播司号工作尤为重要,要求的时间观念最强。从河北唐山市农村入伍的战士温泽忠厚老实,做事踏实,又不贪玩,他负责此项工作未出过差错,但我还是少不了常常敲打和叮嘱。
有道是,怕什么来什么。突然有一天凌晨4点多钟,营区上空突然响起了嘹亮的起床号声,整个营院霎时灯火通明,官兵们呼拉拉地起床了。后来才知,温泽由于错将分针当时针,提前开启了广播司号,才导致全团官兵提前起床。
此事非同小可,值班团首长当即给政治处王主任打电话兴师问责,王主任又将电话打到我家。当我了解事情原委后,想到温泽当兵已满两年了,刚批准通过预备党员,关键时刻来这一曲……翌日刚上班时,我分别给王主任和值班团长作了解释,谎称近两天小温因患重感冒,高烧不退,迷迷糊糊中看错了时间。事前我接到报告本想临时换人顶替他的,可下连队检查教育备课一忙起来就忘记了这档子事儿,主要责任在我,愿接受组织处理。
首长们见我态度诚恳,不但没提处分当事人的事,而且建议我利用当天中午放广播的机会,借助广播向全团官兵“说几句”。此事过去后,温泽曾不止一次地对我表示深深地歉意和敬意。
电影组的几个兵都是从连队挑选上来的,文化水平、办事能力、综合素质比一般的战士都要高些。也正因这样,他们当“机关兵”也各有各的目的和想法。报道员郭军来自山东农村,中专毕业,当了三年民办老师后入伍的。写作基础好,悟性强,是块搞报道的料子,每年在各级报刊上稿三十多篇以上。那次闲聊中,他曾试探性地向我询问过:能否在新闻报道方面搞出点名堂来,争取走出那个闭塞落后的山村。
那次谈心后,我一直在考虑,要想在新闻报道方面出人头地,必须靠作品说话。对于他的勤奋好学精神我毫不怀疑,但多年的新闻写作经历告诉我,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也非常重要啊。于是,我请求此前熟悉的军区报社“老关系”帮忙,将小郭推荐到报社实习。三个月的跟班实习,小郭业务水平大有长进,上稿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退伍回乡后,凭实力考上了家乡党报记者。放映员郑平工作成绩突出,当兵三年后,不愿留队改选士官,只想回家继续学完他的大学课程。他那次找到我说,不久前入了党,要是退伍前争取立个功就两全其美了。温泽也同样有此想法。想想两名战士的愿望和平时工作实绩,我认为,不说作为他们的领导,就是作为兄长,我也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
于是,平时一有机会,我分别向政治处主任和副主任吹吹风,并在处务会上提出了两名战士的立功申请。年底前,处里同意给温泽和郭军二位报立三等功,可到了团党委会上却没通过。原因是名额有限,加上电影组的兵属借调的,不在正式编制内,应占连队指标。
得知“卡壳”的原因后,我想,战士立三等功的审批权限在团里,以前,机关兵评功评奖可从未提过这些客观理由啊!于是,我分别向团长、政委“求助”,反复向首长陈述两名战士的工作表现。事后,政委悄悄授意我写份呈签件,让各位常委传阅。
我一听恍然大悟,立即操作成文。该叫谁先签呢?政委作为党委书记,又是主抓政工的首长,不便首签,以免招来“近水楼台”之嫌。找其他副职常委签吧,显然力度不够。转念一想,前几天我刚加了个夜班给团长写了份个人自传报告,他感到很满意。对,他是一团之长,又是党委副书记,就找他。团长看了呈签的内容后,示意我先找其他常委阅签。我一听笑笑说:“首长,谁叫您在班子中资历最老、威望最高呢?还是请您先来吧!”团长看看我,皱皱眉:“你呀,狡猾狡猾的干活!”说完,从笔筒里抽出笔,在审阅栏里龙飞凤舞地写上“拟同意,请各位常委传阅”的字样。拿上团长签阅的意见后,我有种如获至宝、胜利在望的感觉,直奔其他常委办公室而去。后来,温泽和郭军双双荣立三等功。

图二:作者联系驻地单位与部队官兵开展文艺活动的场景
“老股长,现在我已当上县文化局长了。您不知道吧,当年我退伍回乡考干时,入党和立功两大“硬件”让我在众多竞争者中占了优势。没有您当年的全力支持和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啊!”回味着温泽电话里的一番表白,我只想告诉他,你今天的成长进步,是部队各级组织教育培养的结果,是你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而我只是尽了一个带兵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2022.12.13)
(配图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刘克勤,男,汉族,湖南省邵东市人。农家子弟,湖南邵阳市直部门工作。湖南省作协会员。业余码字30余年来,散见于各级报刊作品计300余万字,已出版《挑灯集》、《百思一得》、《启明星》、《时光短笛》个人专著4部。尤嗜短小精悍的千字文创作,既不浪费读者太多时间,又能给诸位些许启迪。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部分作品:
点击链接-刘克勤作品
点击链接-《山径文学社小记》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