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敬爱的领袖毛主席(五)
“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
1920年12月,毛泽东在给蔡和森等的信中,明确指出,“历史上凡是专制主义者,或帝国主义者,或军国主义者,非等到人家来推倒,决没有自己肯收场的”,“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

20世纪初,一群有志青年漂洋过海赴法国勤工俭学,开展革命活动,他们中的不少人成为中国革命的先驱者和领导者。图为1920年7月,蔡和森、向警予等旅法青年在蒙塔日杜吉公园召开留法学生会议的资料照片。来源:新华社
蔡和森给毛泽东回信,主张“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1921年1月,毛泽东复信说,“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
毛泽东给蔡和森的回复,态度鲜明地表达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在表明这种态度时,毛泽东刚过完27岁的生日。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1921年6月,毛泽东接到赴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通知。6月29日,他和何叔衡一道在长沙小西门码头,乘着暮色,登上开往上海的小火轮。
这是一次年轻人的会议。最年长的何叔衡不过45岁,最年轻的刘仁静只有19岁。与会者平均年龄28岁,正巧是毛泽东的年龄。
以后改变整个中国面貌的中国共产党,最初就是由这样一些年轻人成立起来的。

中共一大会址 来源:新华社 刘颖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