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坛子
文/老乐
去乡间时,偶尔
从破旧的空屋里捡回来的
瓦坛子
又被我随便摆在松树底下
从捡来到丢弃
是的,丢弃
当初让我将它们带回来的欢喜
现在去了哪里
曾经的心爱之物
也会变得无足轻重
那时是我需要这些坛子
来填装一些虚无
现在,我又将它还给虚无
空坛子,换了个地方
继续空着
正空赏析:此题不由的让人想到史蒂文森的世界名篇《坛子轶事》,那是位诗歌大伽,他的坛子轻松一摆,摆成了圣物,一座山都对它膜拜、臣服,一地球的诗人都倾心不已。而老乐的坛子显得比较私人化了,不论外在的行为或内在的个体感受皆充满诗人的现场感,是首有我之诗,体验之诗。小诗以白描的手法切入,点明坛子的来历,二三两段讲述自我心理潜意识变化,最后道出坛子的存在意义一一一空,因空而有,唯空才能容纳万物,空有不二,虚无才是万事万物的真相。诗人以日常口语入诗,读起来平易近人,与诗歌营造的场景天然契合,从具象到抽象的心理过渡显得真实可信。而坛子带给个体的心灵启示才是作者书写的真正动机,并因此达成认识自我与世界的目的,促进思想的升华。
戈壁滩
文/温小抚
落日是你们的
草木葳蕤也是
翻来覆去的真理与谬论也是
我们的上空,只有装着翅膀的孤独,千里纵横
只有冷寂,被黄色的狂风裹挟,漫过天边
无言的骆驼,它呼出的沉默,在延续我们的生命
鬓角凌乱,身穿青衣的剑影
在与我们交换死亡与新生
无尽的长夜
我们只有,将空茫与汹涌
将黑色旋风里,最无声的部分
一寸寸嵌入体内
所带来的陡峭
正空赏析:诗人通过人称的转换,将戈壁滩的冷寂、孤独、空茫与汹涌描述得如光碟切换,历历在目。落日、草木的铺垫,使戈壁滩的荒寒愈加强烈,这种氛围的对比加深了主题的诠释。旋风让人心如悬崖,与死亡频频擦肩,但在风的缝隙,那无声的瞬间,生死的拼杀格外令人心有余悸。所有无声处最心惊、最陡峭。诗人目及成诗,加上智性的表达,直面提出生与死的生命思考,挖掘出诗歌的深层意义。小诗的语言呈现如剑出鞘 ,凛冽、有力,泛着寒光。不论语言、技巧、深意等方面,均看出诗写能力的娴熟,不愧为成熟的诗人。
再写寺龟
文/黄春祥
夏天来时
脖子伸在外面
秋天来时
脖子还伸在外面
而池中的莲花
已经凋谢
那只趴在假山石上的石龟
不知熬死了多少光阴
看呀,雪花飘下来了
它的那间暗室,可有可无
正空赏析:
这首诗的金句是"不知熬死了多少光阴",一句话激活一首诗,让人一见惊艳的句子自然金光闪闪,亮人眼目。光阴会死吗?光阴流动不止,当然不死,死的是没有感知的石龟,死去的生命,动态的光阴对其失去意义,如同死亡。若用逆向思维剖析这首小诗,间接歌颂了生命的美好,花开花落、四季更替的自然之美。结束也颇有意境,雪花漫天飞舞,石龟依然如如不动,它已顿悟,立地成佛,将识转智,与雪和万物融为一体。因此,那间石壳有与没有已无差别。
立着
文/金匮小徒
衣服脏了,可以放回衣篓
挑一件干净的穿
绿植枯黄了,可以推开窗户
让阳光沐浴
心如果霉了,难溶于生活的油腻
我终会选择
写下几行正方的汉字
深刻的立着
正空赏析:这是一首由感而发的诗。短短几句,起承转合,严丝合缝。全诗按照由表及里的顺序诠释"立"的主题。诗人提取心的意象,表达自身的精神操守。红尘万相,生活琐碎,世人多圆滑世故。诗人身陷尘世,心却超脱,如有"发霉"的趋势,绝不会与"油腻"同流合污。诗人选择正方汉字,为心保鲜。由此,我确信作者的每行诗灌注了心灵的血液,烙下深深的精神性格。人格的"立"起,是诗人对世界的宣言,令人肃然起敬。
东林寺
文/张成良
高悬的明月
是苍穹之下生灵的翅膀
我的涅槃没有霜
一整座山都装着空寂
阳光的轮廓
抱起飞鸟,沿着山顶坠落
那么多叶子
都浸泡在秋的悲伤里
云朵上的寺庙
没有越过人世的冷漠
仰望星辰 ,划亮
火焰上的莲花
在一只蝴蝶的伤口开光
正空赏析:东林寺去过几次,特美的风景,加上净土宗祖庭的名号,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的青睐。近些年,大安法师带领众人完成了大型佛像工程,更是锦上添花。诗人居住地应与东林寺不远,所以心情不佳就去寻找精神的栖息灵魂的出口。诗人用平静、细致、些微忧伤的笔调打开自我独有的东林寺。全诗分为三个部分:夜景,日景,主观延伸。其中以飞鸟的物象为线贯穿始终。第一段,诗人的宁静与明月飞鸟相互映衬,将东林寺空寂凸显出来。第二段,飞鸟落,秋叶也落,诗人的心境亦低落。第三段,诗人燃烛祈祷,诗人心灵的蝴蝶伤痕累累,需要籍此疗愈、开光。这是诗人入庙的最终目的,也是宗教历千年留存于世的积极意义。全诗语境优美,情绪低落,"装、抱、泡"等动词的精准使用使小诗的画面呈鲜活的动态美,有力地彰显了诗歌的诗意空间与诗人遣词炼字的能力。
台阶
文/胡有琪
再高 也是垫脚石
它不是房子
再简陋 也有一杯酒暖肠
它也不是那条路
再土 有脚步争着敲打穴位
最舒心的就是蹲下来数落叶
可惜 一把扫帚总是把落叶当垃圾
一扫了之
冬天来了
它一身都是冬天
它抱着光膀子哆嗦 喊冷
正空赏析:小诗的物象很有意趣,历史上写台阶的古诗多是月下阶、石上阶,以唯美的意境取胜。诗人另辟蹊径,以对比的方式打开。两个不是,将卑微的身份诠释的一目了然。舒心的落叶被一扫了之,冬天也是一身冷,真是不受待见到极处。然而,这样的垫脚石却可以抬高别人,这才是台阶存在的意义。小诗拟人化修饰生动有趣,语言精准流畅,构思精巧,不落窠臼。唯一的遗憾是没有进一步抓取特征,给予深挖和联想,制造无限回味的空间。
一滴水的重量
文/杜晓旺
巨石
掂量了一下
觉着这滴小水滴
不是问号
可以用句号的形式
轻易打发了
后来的录取工作中
石头一直不敢动
再不提及水滴的分量
岁月明白
石头身上的洞
是水滴把叮当砸进去后
留下来的钉子眼
正空赏析:很喜欢诗题《一滴水的重量》,关于水,人们多以体积称呼:一江、一河、一盆、一瓶、一缸、一杯或一口,以重量形容,极为少见,除自来水厂或卖纯净水的。一滴水有多重,很有兴趣,不得不深探下去。第一段写巨石轻视一滴水;第二段是巨石因现实而转变态度;第三段完成主题升华,岁月认证了水滴不可低估的重量。此重量是韧性与专一的合力,是以柔克刚的制胜法宝。此诗不过是"水滴石穿"的现代版,但因语象新颖,构思巧妙而引人注目。"叮当"是象声词,诗人慧心独具地当作名称使用,既形象又增加了诗歌的陌生感。诗人将习以为常的场景,以拟人的手法代入广阔的人生现实场域,诠释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不可轻视任何轻微的存在。
12月2日夜
文/唐建全
如果说二十岁打雪仗
充满青春的激情和雪花飞扬
那么四十岁打雪仗
就充满生活的味道
如果你在夏天读到大雪纷飞
读到习惯怀抱寒冷和黑夜
那意味着你开始懂得了
生活
生活,这首诗
越读越短
读到最后
世界白茫茫一片
那么美,仿佛世界的尽头
正空赏析:这首诗以日期为题,有日记的味道。内容上从雪切入,延伸至现实人生,具有一定的生活哲理。作者说二十岁的雪激情飞扬,四十岁的雪充满生活味道。怀抱寒冷与黑夜是生活常态,而生存之诗,仿佛一场白雪,一眼望到头,美而绝望。这一切,来自现实人生的感悟,是首标准的中年之诗。历经了生活坎坷的种种磨砺,不再抱有年轻时的幻想,但依然充满爱与美,哪怕是世界的尽头。小诗让我们看到诗心的温暖与生存的不易,仿佛长者怀抱对人生不灭的爱,谆谆教导自己的后人,深情而温润。
毒嘴
文/王淑霞
上下一合
无形中组成一把刀
拨弄已经成为定习
伤害已是家常便饭
黑被洗白的荒谬
或白被黑化的渲染
出槽只要长舌一弹
认证无需任何机关
黑老鸹亦望尘莫及
啄木鸟也望洋兴叹
脑线虫病毒感染者
脸皮抓破窝里斗折腾
看见一地鸡毛,
那早已变态的啄木鸟
竟哼着小曲
冷笑着离开……
正空赏析:题目就很犀利。内容依然如此,第一段将嘴比作刀,够狠,但不新颖。第二段将毒的程度深化,毒到黑白不分,而且无法认证,定罪。第三段最有趣,将人比作鸟和病毒,不仅增强了趣味性,又进一步证明了毒性的厉害。此诗一定来自于现实,诗人将日常生活中某些人的鲜明特征加以提炼,加上自我的主观判断组合成诗。语言凛冽俏皮,细节刻画生动有趣,有力地揭示了人间世相的丑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大雪
文/花祥晨
像在所有的故乡
写下两个字
风,或许更加眷恋你
又因为北方,更加美
于是,在永久的日子里不寻你
天空的心灵,似乎有什么缺失
就像一群陌生,在陌生的地方互问
这是遇,还是别
无数的寒冷降落进神的心脏
神还未想把真实负担倾诉与你
神继续远离,但每一次都能遇见你
这时,你是否在问
神会想什么
自由,还是民族
当北方持续为雪,构筑一个道场
万能的所以,没能锁住雪的魂
我自己也不想明白,神奇是多么荒诞
哪儿来的纯洁,天生和敬畏
最后的故事完结的结束
什么是怀念
从未离故乡
却为何,更像游子
正空赏析:这是花祥晨一首比较有深度的诗。全诗分为三段,第一段开篇很别致,写雪是天空心灵的缺失,于陌生之地的问候。尾句"这是遇/还是别",具有犹疑不定中取舍的张力,呈现一种复杂而婉约的凄美。第二段写神与雪的交集。雪是诗人心中思考与倾诉的对象,是知已,是道场。"神"应是充满神性的纯洁灵魂,背负民族自由的重担。前两段句句写雪,却无出现一"雪"字,彰显了诗人不凡的诗写能力。第三段诗人逆向思维,跳出大众审美趣味的窠臼。主动摧毁"雪"的高贵、纯洁和敬畏,意在揭穿现实社会里某些现象的实质。最后的诘问:"什么是怀念/从未离故乡/却为何/更像游子",具有反讽之意。诗歌到此打开了更深邃而繁复的可延伸空间,若空谷回音绵延不绝。整首诗以诗人的主观思想意志为核心,通过反问、拟人、陈述等手段凸显诗人心中略带荒诞的雪,以此影射略显荒诞的现实存在,是一首充满思辩意识与自我诉求的智性之诗。
与影子同行
文/杜晓旺
了解一个人
简单直接的方法
是看他的影子
有光的时候
走到哪里
都有影子
随身携带处处显摆
无光时
影子
连个影子都不见
正空赏析:标题为影子,实指某些人的心态。人的心态直接暴露人的品行,所以是了解人的最好方法,诗人第一段所写正是此意。有光的时候,当然得意,所以显摆。无光时,影子亦消失。不见的影子衬托有光的影子,使得显摆是那样的肤浅与无知。小诗纯粹简洁,直指主题,以主观意识为主导,揭露某些生活实相。最后一段尤其犀利,犹如利剑刺穿人性丑恶,令人警醒。不足之处就是题目很生活化,而内容偏简单粗犷,没有更多的挖掘、延伸。
方位
文/过福堂
一棵银杏
让阳光多了几许鳞片
风是一缕缕的波纹
沉鱼的生命,尚有
微微不难察觉的气息
这个冬天很辽阔
除了躲在口罩里的我
就只有一树兀立
你在我的上游
我在你的上游
我们就这样交换了感觉
当桨声从流年交织滑下的时候
正空赏析:在自我封控一动不动的日子里,看见"方位"一词,多么敏感与激动。诗歌前两段,于景物中体现不同的方位,且写的别致新颖。因为太阳与银杏不同的空间位置形成绝佳的美景,闪着金光的斧叶就是阳光的鳞。诗人将方位之美提升至无以复加的地步,并在植物、动物、万物间任意穿梭,起笔不凡!接着,诗人的精神视角从上至下,从天上到水里。微波下有沉鱼下潜,几串玲珑气泡轻轻上浮,一上一下构成方位之美。诗人用笔如水中雕刻,精微而灵巧。第三段写实,戴口罩的我只能兀立在空旷处,形单影只。最后两段进入虚境,诗人沉浸在美好的回忆里:我和你在不同的方位交换感觉,取景,欣赏,交流,任时光的流水幸福流逝,曾经的快乐滋润当下的孤独。诗意因此而绵延悠远,回味无穷。

《如是诗刊》群外投稿信箱:
939962214@qq.com
名誉顾问:非 马(美国) 陈铭华(美国) 厉 雄(西班牙)
顾问:刘国芳 释学辉
总编:黄春祥
副总编:甘万军 也牛
诗评师:正空 同题诗主持:白水
编辑部主任:花祥晨 编辑部副主任:温小抚 汪全辉
编辑:米粒、草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