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过年梦•燃放烟花爆竹
作者/李东川
还清晰地记得1988年的那一纸禁放烟花爆竹的公告。曾经燃放了上千年的烟花爆竹,就在那一刻被人为的禁止了。其间也有紧有松的时候,但每次春节前那一纸严禁烟花爆竹的公告,总是让人畏畏缩缩,不敢痛痛快快开心放开的放。在经历了三年瘟疫后的这个春节,但愿燃放烟花爆竹不再是一种奢望。
大年三十,马路上很静,我和儿子、孙子拿着鞭炮,来到路边,左右观察了一下,确信无人,便匆匆把一千头的鞭炮挂在树枝上,打着火机点然了信子,但见信子“哧哧哧”地呲着火花,忽听到街上有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一看糟了,有巡逻人员正朝着我们奔来,赶紧叫着儿子、孙子快跑。
不知是惊还是怕,两条腿竟然不听使唤,一点也迈不动了。
“咚咚咚”,后面追赶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
这才听到刚才点着的鞭炮炸响开来,把整个县城都震得抖动起来。
突然有一只强有力的手像钳子一样牢牢地抓住我后肩,猛的一拽,“啊”的一声,惊魂不定的我恍惚了半天才确信这是一场梦。
慢慢的清醒过来,这才反应过来,今天是腊月初一,还有一个月就过年了。

还清楚记得1988年全国人大下发了禁放烟花爆竹的通知。
突如其来的禁令,把人弄得有点懵:这从古到今,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绵延不断、充满了美好愿望的习俗怎么会在1988年这一年,在一个几千人的会议上“咔嚓”一声就被斩断了。
其实在这之前,还有不少绵延上千年的民间习俗,短短的几十年间,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被毁掉了——
记得清明祭奠亲人扫墓的习俗,在wG中就被当作旧风俗给破掉了;在那个时期被破掉的还有正月十五的耍龙灯;端午节的划龙船......
刚才做得那个梦就是1989年,我们回四川过年的真实情景写照。
在那个静寂的除夕之夜我和儿子、侄子趁着夜色到楼下把一挂500头的鞭挂在路边的树枝上。
我在一旁警惕地巡视着周围,在确信平安无事时吆喝了一声:快点!
儿子拿出打火机,一只手拿着鞭炮信子,打着火机凑在信子跟前,就见信子“呼呼"的呲出了火花,他赶紧松开手中的鞭,我们不约而同地往家里冲去。
县城寂静的夜被这鞭炮声炸破了,我们在楼上关着灯的家里,隔着玻璃窗看着挂在树枝上那飞溅火星的挂鞭剧烈扭动的身躯。
一会街上便传来“咚咚咚”的急剧脚步声,几个戴着“红袖章”的巡逻人员跑过来了,嘴里骂骂咧咧的:这是哪个批娃儿放的,让老子抓着了非送派出所不可。
这边话音未落,县城的四周便此起彼伏地响起了稠密的鞭炮声。
第二天才知道,那天晚上还真有被抓住带到派出所的。
后来每到春节临来之际,小区便会张贴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于是一个又一个盼望解禁的愿望在年复一年的禁令通告中,一个又一个的破灭了。
逐渐的,随着鞭炮声的消失,人们一年中最盼望的“过年”也失去了年的滋味儿了。
零零碎碎在大年三十晚上也有放鞭炮的,然而在这些零碎的鞭炮声中我们听到的已不是欢快的声音,在那声音中我听见的是害怕、压抑、甚至还带有几分恐惧。
每当这个时候,我总在想,现在有很多事为什么总是有人与我们的历史拧着来,与我们老百姓拧着来。
就拿这过年放烟花炮竹来说吧,它一直是最受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习俗,经过千百年薪火相传,过年放鞭炮已烙上了深刻的传统文化印记,它所具备的传统仪式感里寄托着老百姓“除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记得那些年的初一,一家人都是在鞭炮声中包水饺迎来又一个新春,在喜节欢腾的鞭炮声中,家人们都怀着火红美好的愿望开始了新的历程。
那时在满城的鞭炮声拜年声中,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见面时都会彼此发自内心的问一声:过年好!;更有那漫城飘散的令人陶醉的硝烟味儿,一下就把整座城都笼罩在祥和欢快的气氛中了。
这些年来,不断有人呼吁把放烟花爆竹这个有上千年的民间习俗恢复起来。
但是有关方面视民众呼声而不顾,仍然我行我素地“禁!禁!禁!”
他们难道真得不明白这一个“禁"字。不但凉了亿万人的心,更是割断了我们上千年的民族血缘联系。
我们是不是应该静下心深刻反思一下,有很多优良的文化传统、民间习俗,从历朝历代一直到民国都在发扬光大,并且在日本、台湾、**都被原汁原味的保留下来,而我们却在近几十年中不断的将之毁灭。
而今这些传统文化和民间习俗,已经上升到整个国家的精神层面,筑就了我们的民族灵魂。

大疫三年,有种声音一直在神州大地呼唤,呼唤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回归。
也许今年春节是时候该用火红的烟花爆竹来驱赶瘟神了!
但愿今年春节我们能在烟花爆竹中辞旧迎新,迎来新年的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2022年12月23日(腊月初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