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2月26日





△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1927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的部分同志1937年5月9日在延安合影
△1929年,古田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的决议案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1934年10月,踏上长征的路途

△1936年长征胜利后,毛泽东和朱德到达陕北后合影
这是一篇家喻户晓的壮丽史诗
在这段故事里有很多
动人心魄的场景细节
爬雪山、穿草地……
“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彰显的是
对中国革命前途的忠诚信仰和必胜信念
担当:求同存异承大义
在决定国家命运的紧要关头
经过8年的浴血奋战
英勇的中国军民终于打败侵略者
就在这时
蒋介石三电毛泽东
邀他前往重庆谈判

△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与张治中、赫尔利在延安机场合影

△毛泽东8月24日给蒋介石的第三次复电

△毛主席赴重庆谈判,离开延安时在机舱门口挥手致意

△1945年8月,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合影
1945年8月28日
一向多雾的重庆却是个大晴天
“毛泽东先生来了!”
僵持八年
令全国聚焦关注的国共团结问题
因他飞临陪都而开朗
43天的谈判
未能达成人们想要的和平
却成为中国转折的契机

△1946年11月19日,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部分成员飞返延安

△1947年3月19日起,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毛泽东转战陕北,指挥全国各战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等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进入北平

△1949年4月下旬,毛泽东在北平香山双清别墅看解放南京的捷报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那年他站在城楼上
听到中国人民高呼“毛主席万岁”时
他喊出了史上最震撼人心的第一句
人民万岁!
奋进:“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1962年的冬天
中国刚刚走出三年困难时期
中苏关系又开始紧张

△1960年5月,毛泽东在上海参观中国研究制造的第一枚探空火箭

△1964年,毛泽东同志在全军比武大会上,用神枪手使用过的枪支瞄准

△1973年2月17日,毛泽东、周恩来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

△1975年2月,毛泽东会见第二次访华的美国总统尼克松

△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7.8级大地震撼动着唐山,24万人罹难,唐山大地震通报是毛主席批阅的最后一份文件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因为时间不等人
他曾经说过
“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
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那铿锵的话语
让我们感受到只争朝夕的奋进
透射着时代伟人的担当尽责

△1976年毛主席追悼大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9月18日
那一天万人空巷、汽笛长鸣
哀乐响彻全中国
天安门广场百万人聚集
低头鞠躬默不作声沉痛送别主席

世界各地的哀悼也如潮水般涌来
在他逝世后的10天里
共有123个国家的政府和首脑
向中国政府发来唁电或唁函
105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前往中国使馆吊唁
53个国家降半旗致哀

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
从飞夺泸定桥到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从冲出韶山投身革命
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一直都是为中国人民战斗
为中国人民造福
毛主席将他的足迹
深深印在了中国革命史
乃至世界历史进程中
在追忆与怀念中
更有一种永恒的力量
带领我们向前进
几万里路云和月
他率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
改天换地的风雨途中
他仍释放着
“金沙水拍云崖暖”的胸襟气壮
今天,我们再次缅怀毛泽东
他的名字、他的思想、他的风范
将永远鼓舞我们继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