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胎记
文/刘涛
小时候,我左胳膊上有一块圆圆的胎记,黑色的,有豆粒那么般大小。娘亲有时若有所思地说我是一个不孝子,将来有出息了指定不要爹娘,爹娘会凭借着胎记把我认出来;娘亲有时又语重心长地说,我是命中有灾之人,会被人贩子拐走,但是爹娘会凭着胎记把我找回来,我注定一辈子都别想脱离爹娘。
娘亲是一个牧羊人,我是一个小牧羊人,自打会跑的记忆里,娘亲放牧的小路上总会留下我的身影。我喜欢背着身子走路,这样可以欣赏夕阳下我长长的身影,我退一步,它也退一步,我走一步,它也迈一步,很是有趣。我总想踩踩自己的影子,可当我抬起的脚刚要落下的时候,它也跟着往前迈步了,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抬起脚,瞪大眼睛,也不敢去呼吸,可是它总是悄悄地随着我的步子挪动,根本踩不到它。终于,我生气了,一股脑地拼命地追着影子踩,当我实在累得跑不动了,回头看娘亲时,娘亲早已离我很远了。
寂静的山谷让我害怕,心里咯噔一下,我满口喊着:“娘,娘……”,赶紧朝着娘亲的方向跑去,完全顾不上刚才的疲惫。路边的草在我的脚下一闪而过,一片树叶被我的声音颤落,可是有另一个声音和我应和,和我的声音一模一样,他也在喊娘亲,我想他的身上也有一块胎记,如果被他先找到了娘亲,娘亲就认不得我了,于是我赶紧用手把嘴巴捂上,更加拼命地跑向娘亲。
望着头顶的天空,它离山谷是那么的遥远,泛红的夕阳把云朵染红,也拉进了太阳和大地的距离,此时的太阳不像中午一样高傲,此时正缓缓地熟睡在大地的怀中,是那么的安详。
娘亲有一个布袋子,麻袋布做的,娘亲在布袋子上缝了两根长长的布条,成了一个小书包,挂在脖子上,走起路来一晃一晃的。布袋子不大,很干净,却掉色了,布袋子中间绣了一朵月季花,娘亲自己绣的,是那么的鲜艳,就像此时天上的云彩一样。布袋子里有针、青线、麻线、针锥、顶针、鞋面、鞋底、鞋垫。当羊儿老实地吃草时,娘亲就做些针线活,我喜欢看娘亲纳鞋底,鞋底太厚,得用针锥钻个洞,再把针线穿过去。纳鞋垫的时候不用针锥,娘亲用左手食指上的顶针一顶,针便穿过去了,再一拽,线就出来了。当鞋垫纳好的时候,娘亲把手头的线放到嘴里,用力一咬,线就“啪”的一声断了。看着很简单,做起来却很不容易,一双鞋做好不知道娘亲要扎多少针,娘亲却很有耐心。
再往山谷里走,就有一口泉眼了,被大山压得如此踏实,却还能在石缝中硬生生地涌出水来。水格外的清,很凉,哪怕在炎热的夏天,只要我把手放在里面,它就可以凉遍我的全身。泉眼周围的沙粒很大,和我的胎记一般大,只是沙粒是黄黄的,我喜欢抓起一把沙跑去放在娘亲的手掌心里。一年四季,泉水很旺盛,冬天泉眼也不会结冰,泉子下方的小溪结冰了,泉水遍从冰下面流走,只是不知去向何处了。
在小溪里有螃蟹,有的螃蟹的壳很硬,黑的发油,两只眼睛突在上面,很是夸张;有的螃蟹的壳是软的,摸上去气鼓鼓的,比那壳硬的螃蟹要温柔得多,但软壳的螃蟹很少。我不敢拿硬螃蟹,娘亲就把螃蟹的钳子折去,螃蟹在我手上和蜘蛛一样地爬着,弄得手心痒痒的。有时候娘亲给我捉螃蟹的时候,手被螃蟹夹出血了,可是第二天娘亲还是给我捉螃蟹。有时候会遇到大的母螃蟹,她肚下白色的壳里会有很多子,把肚皮给撑起来了,娘亲会把她放回到水中,娘亲说那些子离开水久了就会死了。当我们要撵着羊群爬山坡的时候,娘亲就会把螃蟹挽在我的裤管里,可跑着跑着裤管松了,螃蟹也就从裤管里掉出来了,再捉螃蟹的时候有时还能捉到那断了钳子的螃蟹。
小溪旁边有几棵大槐树,每一棵都很粗,我张开胳膊,用上全身的力气却也抱不过来。树枝很密,密得可以阻挡我看云彩的视线,我只能跑到别处去看落山的太阳。夏天,树上的鸟窝里孵出了小斑鸠,被树叶遮挡得严严实实,每到夕阳落山时就叽叽喳喳地叫着,我这个地方望望,那个地方瞧瞧却也看不到它们,娘亲便用手指着告诉我斑鸠窝的位置。大斑鸠飞来,它们叫得更加凶了,嘴巴张得比它的脑袋还要大,黄黄的鸟喙里露出尖尖的舌头,争相翘起那纤细的脖子,一定要得到大斑鸠嘴中衔着的蚂蚱。
时间如花,没有多久便凋谢了昨日的美丽,一阵小小的风,更是无情地把散落在地的花瓣吹走,娘亲那泛白布袋子上的艳丽月季恐怕也给吹残了吧。小斑鸠飞走了,告别了山谷里那忧伤的夕阳。
自打进学堂,一呆就是将近二十年,现在我胳膊上的胎记也有三四颗豆粒那般大了。在刚进学堂的几年间,我偶尔下学还跟着娘亲去放牧,然而更多的是我离山谷的小路却越来越远了。二十年不知有多少沙子长成了石子,不知甘泉是否还那么清澈,不知那折了钳子的螃蟹是否还记得在我裤管里奔跑的时刻……
多少草已枯,几代羊已去,槐树枝上老斑鸠的目光有些呆滞;冬来雁南飞,人走席亦散,山谷小路上娘亲的身影有些缓慢。荆草丛中的那些石子,刻上了山谷的沉寂和我在他乡的思念。夕阳你这般红透,映红了大片天空的云彩,却单单只留下娘亲满头的白发。曾经潜藏在山谷里的另一个我此时正等着我去应和,如今他的胎记也和我的有一般大吧!
作者简介:
刘涛,男,1993年3月生,山东淄博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曾在《山东文学》、《绿风》、《北方文学》、《青年文学家》、《山东诗人》、《中国诗影响》、《山东教育报》、《山东师大报》等发表文章,作品入选《中国90后诗选》,参与《最美中华古诗词》和《国学经典》编写,曾获“民族节拍 多彩青春”全国大学生新诗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奖。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