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如其人——颜真卿
卢子英
唐朝名臣颜真卿以“楷书四大家”闻名于世,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世人誉为“颜筋柳骨”。
颜真卿的书法雄秀端庄,筋力丰厚,下笔浑圆强劲,亦有锋芒。他的书写大气磅礴,雄浑刚柔,具有盛唐的气象。他的行草,遒劲有力,真情流露,结构沉着,点画飞扬,在王派之后为行草开一生面。他的书法不但体现了唐帝国繁盛的风度,也与他高尚的人品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全结合的典范。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字如其人的说法,通过书写行为可以投射出人的性格、心理、情绪、能力等诸多信息。苏轼在《唐氏六人书后》中曾典评说:“真如立,行如行”。
颜真卿的书法印证和诠释了他平凡亲民,立朝色正,刚而有礼,忠勇不屈的一生。唐朝鼎盛时期,灿若明珠,四方來朝,繁荣昌和,国富民强。到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西京、东都米斛不足200钱,绢匹的价格也十分低廉。当时,天下雄富,歌舞升平,史称“东由汴、宋,西经岐、凤,夹路列店,陈酒馔待,客行千里,不持寸刃”。不仅中原地区和江淮地区以及成都平原繁富如此,而且户口稀少的陇右河西地区也出现了“闾阎相望、桑麻翳野”的繁荣景象。
在这个欣欣向荣的国度里,官吏们除了上朝立衙,他们的业余生活也丰富多彩,活脱脱一个早期版的《清明上河图》和一幅人文风情的秦淮河画卷。
试看他们喝茶的品位《月夜啜茶》: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陆士修
醒酒宜华度,留僧想独园。——张荐
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李崿
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崔万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颜真卿
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皎然
素瓷传静夜,芳气清闲轩。——陆士修
再看他们的吃相《嚵语联句》:
拈䭔舐指不知休,——李崿
欲炙侍立涎交流。——颜真卿
过屠大嚼肯知羞,——皎然
食店门外强淹留。——张荐
赏灯也要美酒助兴《夜宴咏灯》:
桂酒牵诗兴,兰釭照客情。——陆士修
讵惭珠乘朗,不让月轮明。——张荐
破暗光初白,浮云色转清。——颜真卿
带花疑在树,比燎欲分庭。——皎然
顾己惭微照,开帘识近汀。——袁高
颜真卿不但与达官贵胄。吃喝玩唱,迎送和诗,还时不时的游走民间和百姓同乐。
相传,一天颜真卿单身一人漫步街头巷尾,自寻乐趣。正行间,小巷里骤然响起“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他好奇地循声走去,原来是一家烧饼店开张。只见一老妪正在店门口张罗,热情的接待客人,那刚出炉的烧饼又酥又香引人涎滴。于是,走上前去问道:“贵店开张志喜,怎么未见招牌?”
老妪答到:“谁肯为我这卖烧饼的穷老婆子写呢!”
颜真卿扯着颏下胡须,洒然说到:“如果我愿为贵店题字,你看如何?”
这时,一位相公模样的食客,认出站在门前的就是颜真卿,极其敬佩的对老妪说:“这是殿中侍颜大人,听说杨国忠庆寿,千金求他一字,一无所得,你还不快快谢过颜大人。”
老妪听此介绍,高兴地连连拜揖:“颜大人为小店题字,求之不得,七婆这里先谢过了。”
颜真卿爽朗的说:“这就请拿笔来。”
老妪连忙命一后生捧上一支斗笔及墨砚,随即从衣襟上扯下一方尺素,铺在案板上,略一思索,便运腕走笔,写下了潇洒自如,墨透尺素的四个大字“七婆烧饼”。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一月,晴天一声霹雳,震惊了朝野,安禄山终于起兵叛乱 。
唐玄宗这个中兴大唐的皇帝老儿,在功成名就之后,就沉迷于酒色的温柔乡,荒废国事,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在众臣奉劝警惕安禄山反叛无果后,终于招致祸端 。
安禄山谋反,朝野上下尽人皆知,唯独玄宗皇帝充耳不闻 。但凡有血性的文臣武将早从心里有所戒备 。
平原太守颜真卿(治安德,即德州)知道安禄山早晚要反叛,借着连绵大雨之机 ,在城的四周挖好深沟,估计了参战的人数,充实了仓库 。安禄山以为颜真卿,只不过是一介书生,轻视了他 。安禄山起兵造反时,发文让颜真卿领兵防守黄河渡口,颜真卿闻讯,立马派平原郡司兵李平走小路入朝奏报军情。玄宗最初听说河北的郡县都投降了叛贼时,曾感叹说:“二十四个郡,竟没有一个人是义士吗?”及至李平前来奏报时,玄宗大喜,说:“我不知道颜真卿是什么样子,竟能如此 !”
国难思良将治世靠能臣。颜真卿虽为一介儒生,但在安禄山反叛之际,义无反顾的举起平叛的大旗,着实难得 。常山(治真定,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起兵讨贼。安禄山的叛军到了河北藁城,常山太守颜杲卿考虑到自己的兵力不足以抵御叛军 。恰巧颜真卿从平原郡派外甥卢逖秘密地来告诉堂哥颜杲卿,想和他联合兵力断绝安禄山的退路,以延缓安禄山向西部进犯计划的实施。
颜杲卿于是假借安禄山的命令召李钦凑,让他率部接受犒劳,把它用酒灌醉后杀死,把守卫井陉关的兵众全部遣散,随后又抓获叛将高邈、何千年。后来用计骗走了包围饶阳城的叛军,与颜真卿会师 。于是河北共十七个郡都归顺了朝廷,兵力达到了20多万,一度收复河北 。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玄宗加封颜真卿为河北采访使,进攻魏郡。
在这之前有个清河郡(治清河,今河北南宫东南)来客叫李萼,年仅二十多岁,代表清河郡人向颜真卿请求救兵。他说:“您首倡大义,河北各郡都把您看作长城那样可以依靠。现在清河是您的西邻,国家平聚江淮及河南地区的钱和布帛放在那里以供给北方的军队。当年讨伐默啜,兵器都贮藏在清河郡的武库中 。我计算那里的财物足可以抵得上三个平原郡的富庶,兵力可以抵得上两个平原郡的强大 。您如果能以士卒相助安抚并占据那里,以平原、清河两郡作为身体的腹心,那么其他个郡就会像四肢一样,没有不听从指挥的了 。”颜真卿采纳了李萼的建议,于是率领他的部队,会同清喝、博平(治聊城,今山东聊城东北)两郡兵力五千人,驻扎在堂邑(今山东聊城西北)与安禄山所属魏郡太守袁知泰交战,叛军大败,于是攻克了魏郡,朝廷军队的声势大振。
这一次战役,正好印证了颜真卿书怀的诗言志,“功成报天子,可以画麟台”。
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李希烈联合王武俊、李纳、田悦、朱滔各自称王,公然反叛。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春正月,李希烈攻陷汝州(治梁县,今河南汝州)东都洛阳危及。唐德宗问计宰相卢杞,卢杞想致颜真卿于死地,怂恿唐德宗下诏令颜真卿去安抚李希烈,导致一代名臣罹难。
说起卢杞,这里穿插一个小故事。郭子仪80岁时,卢杞刚入仕途,位卑言轻。一天突然进入郭府,说是有要事相商 。当时郭子仪正抱着自己的美妾玩乐 。一听卢杞来访,位高权重的郭子仪竟慌了手脚,他赶忙推开美妾,并让所有侍妻妾全部躲进后房。
后来有人询问郭子仪:“卢杞只是个御史中丞,和大人比就是芝麻小官,怕他作甚 ?”郭子仪回答:“你看那卢杞长相奇丑,脸色发蓝,心胸极其狭隘。女人见了他的长相,肯定会嘲笑 。卢杞这个人才华出众一朝青云直上,得罪他的人恐有灭族之祸!”
卢杞上位宰相,权倾朝野,他特别憎恶太子太师颜真卿,想把他排挤出朝廷 。颜真卿对他说:“先中丞(指卢奕,即卢杞父)安史之乱时,被安禄山杀害,首级传至平原郡,是我用舌舐尽其脸上的血迹,续以蒲身葬之,如今相公你忍心这样容不得我吗?”卢杞听后震惊不已,无地自容 。心想,你这老儿,竟拿我爹要挟我,从此更忌恨颜真卿了 。
面对李希烈叛乱,唐德宗问卢杞有何良策,卢杞说:“如能选派一名儒雅敦厚,德高望重的大臣,去向李希烈陈说祸福,就可以不必劳师动众而使李希烈降伏了。颜真卿是三朝元老,忠诚、耿直、刚毅、果决、名重天下,人们都很信服他,真是最合适的人选 !”唐德宗很赞许 。于是派颜真卿去安抚李希烈。诏书颁下,举朝大臣,震惊失色。
颜真卿面对杀人如麻的叛将李希烈,诚恳规劝。“相公自己不保重前程功业,做唐室忠臣,却和乱臣贼子为伍,这不是自找的要和他们共同覆灭吗?”李希烈非常不高兴,威胁颜真卿,要挖坑活埋他。这时,王武俊、李纳、田悦、朱滔在侧劝道:“都统将要称帝,而这时太师来到,这是上天把宰相赐予都统啊。”颜真卿斥责说:“你们知道痛骂安禄山而死的颜杲卿吗?那是我兄长 。我已经80岁了,还知道应守节而死,难道会受你们这些小人的诱惑和威胁吗?”
后来,李希烈历经多次威逼利诱不成,终究杀害了一代名臣颜真卿,自此大唐一颗巨星陨落 。
唐王朝鼎盛时期,士大夫阶层和广大的知识分子,都向往为国家建功立业。他们信守立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规范。颜真卿认为德有三,“孝悌称其至”。常有五,“仁道原其终”。善事父母谓孝,和睦兄友谓悌,孝悌为仁之本。竭诚奉君谓忠,“率义忘穷谓勇”,“子仕教忠之谓慈”,“战阵勇敢谓孝”,“慈孝有裕”,则道存于方册。
纵观颜真卿的一生,既温文儒雅,又忠勇不屈 。他的高贵品质不但诠释了人生,也凝聚在他的书法艺术之中,而成为一代名师 。
个人简历
卢子英(常用名卢改红),河北省无极县人,退休干部。著有诗集《爱的呼唤》、《春潮涌动》。现为无极县作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诗词学会会员、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员、河北省文化名人公益联盟委员、金榜头条签约作家诗人、河北名人名企文学院院士。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客服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