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前与担心
一一防疫放开后的出行
文/陈可敬
明天(19日)还要去漳州城区党校(长泰)讲课。疫情放开了,出行都不查了,为慎重考虑,下午去做一下核酸,单管排着长队,6点前结束。看着长蛇一样的队伍,估计到6点也轮不到我。于是,当机立断,改做混管。混管不需要排队,随到随做。做完了混管又有点担心,担心这10人当中,万一混进一只羊,便会受牵连。现在已是夜间23点了,核酸报告还未出来。
几个月来,志愿者们天天在小门区门口坚守,查看绿码,测体温,进进出出觉得烦;现在没人查了,彻底的自由了,出行又担心遇到羊。
真是进亦羊,退亦羊,然则何时会被羊?其必曰:最好还是不要羊。
万一羊了怎么办?羊了牵扯着许多亲人,既为家人担心。更为自己担心。
听说新冠病毒都是攻击人体最薄弱的器官,而且还称之为新冠肺炎。说明肺部最容易被病毒攻击。我的肺功能不好,2004年4月报名援藏,参加了体检、复检,都是因为肺功能不达标,与西藏无缘。组织能安排我去复检,说明是认真的。但还是不达标,肺活量要达到70以上,我只能吹到53。医生出于好心,想成人之美,说是相差不多,给你写上70,合格!
我思虑一会儿说,不行!要对组织负责,对党忠诚。身体不达标,到了雪域高原,万一出事会给组织添很多麻烦。2004年与“西”字有缘,西藏没去成,便去了闽西客家当驻村书记,扶贫3年。
我一直在想,水兵身体都是甲等中甲等,在部队唱卡拉OK时,我吼一嗓子,别人就没了声音。我是一名穿了20多年海魂衫的老海军,而且经受过南沙海战的洗礼,转业才4年,肺功能怎么就不达标了呢?令人有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才明白是被二可烟“熏陶”了。机关办公,正处长的一人一间,其他同志两人一间。刚转业时我与一位副处级的处长同在一间办公室,2001年机构改革。产房传喜讯,副处级的处长荣升为正处级的处长。办公室也进行了大面调整。有位老位同志为了关照我,特意向领导提出,要我与他调到一间办公。于是,我与他都同两位新提拔为正处长的办公室搬出,从二楼搬到一楼办,两人同处一室办公,从此开始我了接受“熏陶”的岁月,这一呆就漫长的十年。
老同志是一把老烟枪,天天不遗余力地用二手烟熏陶我,在密闭的空调房里我是他唯一的熏陶对象,看那窗户玻璃上结着一层厚厚蕉油,就知道我吸入了多少尼古丁。
我的同事为人热情、幽默、爱开玩笑,且先自我“糟蹋”,后“糟蹋”别人。他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乒乓球、羽毛球都是高手;还会变魔术,更离奇的是他有“隔墙猜物”的特异功能,这个“隔墙猜物”的把戏令人叹为观止,让那率真、执着新疆姑娘连喝了满满3大杯白酒,喝的让旁观者为之心疼,或许她至今仍不明白“真奇巧妙好难猜”的奥密。因为他年长又贪玩人送外号“老玩童”。文学爱好者则尊称他为“老夫子”,“老夫子”这个称谓不是所有人都可叫的,对那些在他看来没有多少文学修养的下里巴人,叫他“老夫子”,他则会立马纠正,“老夫子”不是你叫的!就象赵太爷训斥阿Q一样,“你那里配姓赵!”
老夫子乐于助人,人缘好,朋友多,经常邀一些志趣相投好友来办公室下棋、打朴克、玩成语接龙、诗词飞花令、猜谜等等。跟“老夫子”一起下棋、打朴克的好友个个都是烟民。烟酒不分家,香烟一根接着一根地抽,几把烟枪同时熏我一个。关门,关窗,密闭空调房四五把烟枪吞云吐雾,实在让人透不过气。有时为了拒绝“熏陶”我独自去后山走走、散散步,惹不起,只好出去后躲一躲。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他玩兴很高,尾巴很长,他没玩痛快,不让人走,总是最后一盘,最后又一盘,一直拖到深夜十一二点还不让回家,小弟兄们又不好搏他的老脸。
部队有句口头禅“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大家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想散了回家的时候,就假装去上厕所,出去给“老夫子”的夫人打电话:“嫂子:夜深了,我们都顶不住了,您快把他请回去吧“。过一会儿,办公桌上电话铃响起,老夫子乖乖的回去了,大家也就解脱了。
老夫子是好男人,好男的通病都是一一惧内。老夫子最大特点是“好色”这是大楼里公开的秘密,而且是被应证过的。老夫子爱串门,经常到美女办公室“拉瓜”(侃大山)。有人说只要“老夫子”不在办公室,准是在某某美女办公室。领导也将信将疑。有一回,领导派人去找“老夫子”,临走时交代他,去某某美女办公室看看,果真在某某美女办公室找到了“老夫子”。领导哈哈大笑,果真“好色”。
老夫子常说:“美好的东西虽然不属于我的,但是我喜欢。”也许这就老夫子好色的理论依据。
“老夫子”比我年长一轮,两人在同一间办公室呆了十余年,友情深厚。“老夫子”除了用二手烟“毒害”我之外,其余都是优点。
终于熬到他退休,结束他二手烟对我的“熏陶”。分别之际,感慨良多,真是:“十年恩怨两茫茫,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每次生病都是咽痛,咳嗽。每次生病都会浮现出被“熏陶”的画面……
因为疫情防控,漳州城区党校原定12月3日的授课推迟到20日下午,培训班重新开班是件大好事,在新冠防控放开的当下,出行就有被羊的风险,但还是要面对风险奋勇前行!
由衷感谢在疫情肆虐的三年里祖国母亲的呵护,没强大的祖国,就没有安宁家,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瘟疫早日消除,人民幸福安康!
2022年12月19日凌晨3时12分写于榕城
作者简介:
陈可敬,福建省委文明办原二级调研员。省作家协会、省书法家协会会员。1979年入伍,历任战士、学员、轮机分队长、政治干事、政治处主任等职,海军中校军衔,大学文化。 1988年春节随531舰(鹰潭号)赴南沙执行代号为“882”的紧急战备巡逻任务,参加过共和国最后一战——南沙群岛自卫反击战,即“3.14”南沙赤瓜礁海战,击沉越南舰船2艘、重创1艘、俘敌9人、缴获越南国旗1面;531舰荣立集体三等功,军委主席签署嘉奖令。曾因工作出色多次受到奖励、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一次荣立三等功,被部队授予“老海岛”荣誉称号,1995年被福州市评为首届文明市民标兵并在颁奖典礼上登台领受福州市委书记亲手颁发的奖金和荣誉证书。
2004年7月响应省委号召到上杭县通贤乡秀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扶贫3年。把一个没有通乡公路的省定贫困村,变成了“一村通四镇、天路连八方”的美丽乡村。《驻村书记》一书专门介绍了陈可敬同志驻村三年,铁心帮扶,秀坑巨变的感人事迹,他的事迹在2008年中国网络媒体首届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入选百名“感动中国人物”。
1982年开始在军内外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作品100多篇。其中《相思鸟的故事》荣获海军“华海杯”征文一等奖;《硝烟和解的私怨》荣获东海舰队征文二等奖;《给老山前线战士一封信》荣获舟山市征文一等奖;《南沙之恋》荣获“赣江魂”征文三等奖;《由人皮鼓引发的思考》荣获福建省直机关 “节俭养德”征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