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儿要开放
文/高塬
走进办公室,几天不见,刮目相看。几盆花草吐出了嫩芽,黄荆抽出的新枝条昂首朝天,似乎要伸手触摸太阳;根部的黑疙瘩更黑更健硕了。几盆迎春花开出淡黄色的小花,星星点点,照亮了满屋。它们都默默地生长着,似乎与外界无关。来的路上,街道一片寂静,人似乎太敏感了,一见风吹草动就神经兮兮的,似乎要天棚地裂,大祸临头。
世间一切事物,都顺节应时,周而复始;即就是天塌下来,地球照样转动。花花草草也有顽强的生命力, 只要有适合的土壤水分温度,就要生根开花结果。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哪怕芸芸众生。但人是有意识的最高级的动物,“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蜗居究竟不是人的生活方式 ,灵活运用时间空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就像太阳每天要从东方照常升起、花儿要顺时开放一样。

节气诗话
文/高塬
作为农家子弟,自己却对24节气一知半解,退居二线后,我急忙补上这一课。每遇到一个节气,我就翻资料学习,动手写这个节气诗,收集到海纳百川同学制作的美篇里面,第二年这个节气到了翻出来再修改,这样连续五六年,24节气诗终于写齐全了,可以拿出手了,在诗群里面交流后,先是几个平台上和《秦风》《陕西诗词》《陕西农村报》零星发表,以后两个地方杂志24首整体刊载。他们出刊后才发目录图片告诉我,早知道的话,我至少要阻挡一家,因为这是资源浪费。
24节气是中华民族优秀农耕文化的结晶,它集天文地理于一体,天相物相丰富,源于民间,又指导农事。农村人不识字可以,不懂节气寸步难行。比如说,秋播必须赶在夏至前,夏至后播种下的作物不结颗粒,这是农民总结出来的经验与教训。几千年来,世世代代就是按照24节气顺节应时,不违农事。诗是靠意相来表情达意的,节气诗就得靠日月星辰运行、候鸟飞翔、蝉鸣蛙叫和自然景色这些物相和民谚民俗来表现。写好节气诗并非易事,需要仔细观察斗转星移、候鸟迁徙,动物蛰伏,打雷下雨等四时自然风物。写不好还有待下次修改完善,但下笔不能有错误,出错了覆水难收,贻笑大方。为弄清楚桃花与油菜花哪个先开,我在桃花源与油菜花海观察了几天。
冬至快到了,冬至节气诗就是这样子写的,腊梅花开是这个节气主要的物相,诗里面引用了民谚“过了冬至,天长(chang)一寸(或者是一根葱那么长)”和民俗“冬至节气吃饺饵防冻耳朵”:
五律-冬至
阳气上升中, 天长长一葱。
一年收末尾, 数九入寒宫。
白雪飞琼玉, 腊梅凌厉风。
民间包饺饵, 此日乐融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