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
梧 桐 雨
作者/邹星枢
下雨了。一场小雨,淅淅沥沥,飘飘洒洒,那么的怡人清爽,那么的富有诗意。竟由不得不让人想起,“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这样纯美静好的诗句。您看眼前不正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吗。
小学校放学了,接孩子的家长们,都给淋了个清清爽爽不亦乐乎。小雨不紧不慢地下着。一位又一位的家长接着自己的孩子走了。校门口已经空空荡荡,甚至——冷冷清清。
只剩下三个小女孩,躲到了校门外这棵茂密的梧桐树下。小雨细密地下在梧桐树上,沙沙地;梧桐叶上集聚的水滴,又散落到树下女孩的发丝上,柔柔地。三个女孩抬头看看天,抬手抹去发上的雨滴。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她们还很陌生。她们都不说话。她们都大睁着眼睛,向着同一个方向张望。她们的脸上都很焦急、委屈,甚至还有点失望和胆怯。显然,她们在等爸爸妈妈来接她,但是她们并没有说出来,谁都没有说。不,她们说了,她们都说了,她们是一个一个接着说的。短发女孩是第一个说的,她说的是——
“俺爸爸来接俺”。
她说过后,长发的女孩也跟着说了,她说的是——
“俺爸爸也来接俺”!
停了一小会,第三个女孩也说话了。她梳着两根长长小辫,她看看那两个小女孩,尽管声音很低,有点儿胆怯,但又很坚定。她说的也是——
“俺爸爸来接俺”!
雨还在下,飘飘洒洒,滴滴答答。校门口的空地上没有一个行人。三个小女孩望着远方的眼睛里,更明显地透露出失望和委屈。她们几乎是同时地互看了对方一眼。就在她彼此看一下对方之后,又待了一会,她们又说话了。还是短发女孩的第一个说的——
“俺爸一定来接俺”。
短发女孩说过后看看另外两个女孩。长发女孩紧接着跟上——
“俺爸也一定来接俺”。
长发女孩说过后,与短发女孩一起看着小辫女孩的眼睛。小辫女孩又是停了一会才说——
“俺爸一定来接俺”。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连秒针的移动声都听得那么清晰。可是——可是女孩们张望的方向还是没有人来。她们都很焦急,几乎是同时抬起头来,看看头顶的树叶,她们是在怀疑?还是感谢或祈求这课梧桐树吧。
孩子们又一次说话了——
“俺爸一定来接俺,俺爸爸还是骑着摩托车来接俺”!
短发女孩她说过以后,长发女孩立即也说了——
“俺爸也一定来接俺,俺爸爸还是开着小汽车来接俺”!
两个女孩说过后,不约而同地又是把目光转向小辫女孩,小辫女孩看看她俩又看看远方,略停了一会,终于开口了。她说的仍然是那句话——只是语气更加笃定了——
“俺爸来接俺!”
摩托车轰响声,一位男子骑车而来,没等停稳,短发女孩已经飞跑过去,一下跳到车后,飞快地钻到男子穿着的透明雨衣的下面,还没忘伸出手臂向她的同学挥手。
摩托车开走了,声音渐渐远去,似乎把两个小女孩的目光都给带走了,带到很远很远。摩托车的声音再也听不见了,两个小女孩的眼睛吧眨吧眨,不约而同地又把目光投向了对方。长发女孩对着小辫女孩说,说的声音很大很大——
“俺爸一定来接俺,俺爸一定开着小轿车来接俺”!
小辫女孩低下头,沉寂了好一会才开口说话——
“俺爸爸来接俺”。
话音刚落,一辆小汽车停到了近前,车门从里面推开,一个男子磁性声音:“宝宝,爸爸来晚了。”长发女孩显然生气了,噘噘小嘴不紧不慢地走过去。但是走了几步又停下来,回头对着小辫女孩说——
“这么晚了,我送你回家吧”。
小辫女孩摇了摇头。不语。
“太晚了,你爸不会来了”。
小辫女孩又摇了摇头,声音很大很大——
“俺爸来接俺”!
汽车远去了,远到没有一点声息,一点烟屁股味都没有留下,消失得无影无踪。小辫女孩看着汽车开走的方向出神。

小雨还在下,依然是飘飘洒洒,淅淅沥沥。依然是沙沙地,柔柔地。女孩的头发湿了,前额上水往下流。小女孩的眼睛有点湿了,不知是额上流下的雨水还是什么。小女孩抬起手,擦一把脸上的水,忽然,小女孩抬起的手在脸上停住了,不动了。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呀?她是在看吗?是在看,可前面什么也没有啊。噢,原来她是在听。她在听。她听到了什么?她听到了一个声音,一个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但是在她听来已经很清晰的“哒”、“哒”、“哒”的声音!这声响清脆,均匀,极有节奏和韵律,对她来说,还有着无可替代的熟悉和亲切!循那声音望去——一个人男人,细高的个子,清瘦的面孔,戴一架墨镜,一手打着雨伞,一手执一根细长的手杖。手杖一下一下地点在前面的地上,正是这手杖发出的那美妙动听的声响。小女孩喊一声音量不高但极具穿透力的——
“爸——爸”!
女孩张开双臂向那男人跑去。爸爸张开双臂迎接,迎接扑在他怀里的女儿。女儿使劲抱住爸爸,爸爸摸摸女儿湿漉漉的头发,手指往下滑,又摸摸女儿湿漉漉的脸,掏出手帕替女儿擦干头上的雨水。又极其轻柔地擦干她的脸,然后摸索着,取过背来的水壶,打开盖子将壶口伸向女儿。女儿喝了几口,双手托起水壶将壶口伸向爸爸。爸爸笑呵呵地也喝了一口。小女孩从爸爸手中拿过盖子盖好水壶,从爸爸手上拿过手杖,用另一只小手搀住爸爸的手臂,转过身,然后一步,一步,向爸爸来的方向,走去。

小雨依然在下,雨丝洒落到梧桐树上,沙沙地;梧桐树叶上雨水滴到地上,柔柔地。就在这沙沙柔柔的细雨中,一老一少,一高一矮,大人一手打着雨伞,一手扶着女儿;女儿一手搀着爸爸,一手提着手杖——她,就是爸爸的手杖,最好的手杖了。
父女二人一起向前走去。走——去。走——去。
2022年11月30日淄博莲池

作者简介
邹星枢,1946年生,济南古城黑虎泉水养育,性喜清涟而不耐浊浑。国家一级编剧,发表及演出20余部大型舞台剧目。其中《合欢》(与刘诚杰、李项东合作)、《这里曾经有座小庙》、《酒韵》、《红雪》(与王新生合作)、《戏剧系戏剧》、《思乐园游艇》均在国家中心期刊《剧本》面世;作品曾三次搬上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教学舞台和公演;《绿帽子》由五十年代著名导演张琪宏先生和北京人艺、国家话剧院等艺术家在北京公演;山东话剧院、山东吕剧院、广东粤剧院亦公演了《红雪》《雪野》《融入星辰》、《天鹅之死》等若干剧目。中、短篇小说、散文散见于《钟山》、《清明》、《雨花》、《百花洲》、《影视文学》等多家报纸杂志。拍摄《仰头老婆低头汉》等电视剧六七十余部集均在中央及省市电视台播出。作品十几次偶获国家及省部级专业金、银奖项;但也多部作品遭批判、停演、禁演、停拍,如二十年前已经拍出的二十多集电视剧至今不得播放。
作者刻意追求并不懈探索共同人性中爱与善的张扬和恶与仇恨的批判、人的尊严以及生命的权利,探索人类在空间与时间意义上的普世价值,至今仍致力于人的灵性和精神的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