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名篇与秦皇岛(273)
毛主席《浪淘沙•北戴河》
撰稿:学 贵
主播:月亮泉

毛主席(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因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我不习惯直呼其名,所以,一般情况下喜欢用此尊称。
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是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时势中产生的伟大人物,都是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敌入侵、反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艰苦卓绝斗争中产生的伟大人物,都是走在中华民族和世界进步潮流前列的伟大人物。

毛主席《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954 年,面对向好的形势,对改造中国、改变中国旧面貌、改善人民生活抱执着精神和浪漫情怀的毛主席来说,真可谓“换了人间”了。

这年夏季的一天,北戴河海滨狂风大作、波起百丈、浪涌万叠。毛主席照例到海里游泳。李银桥劝他不要下海,毛主席回答:风浪越大越好,可以锻炼人的意志。他畅游了一个多小时。事后一气呵成创作了这首《浪淘沙》。词中描绘北戴河壮阔的景色和渔民出海的情形,歌颂新时代新生活,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强烈对比,抒发他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无限热爱和美好憧憬,艺术地表达了“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的坚定信念,展示了一代伟人前无古者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

上阕写景,景中含情。“大雨落幽燕”一句排空而来,给人以雨声如鼓势如箭的感觉;继之以“白浪滔天”,更增气势,写出浪声如雷形如山的汹涌澎湃。之后三句,道出了诗人同渔民交谈的美好回忆,也寄托着他对海上渔船安危的牵挂与关怀。写人写船,将意象置于广阔巨大的空间背景之中,烘托渲染风雨中海天莫辨、浩茫混沌的威猛旷悍,从而扩大作品的空间容量,显示出寥廓深邃的宇宙感。

下阕抒情,情中有景。此时此地此景,诗人联想起一千多年前曹操登碣石观海的历史往事和那首《观沧海》。词下阕先发思古之幽情,以一句“往事越千年”倒转时空,展现历史画面。“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恰似一幅生动、传神的剪影,简括而鲜明地勾勒出曹操当年策马扬鞭、登山临海的雄姿。东汉末年,豪强群起割据,连年混战,民不聊生。曹操雄才崛起,“挟天子以令诸侯”,经过几十年征战,终于扫荡了分割的世族军阀与豪强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开了建安文学风气之先。最后两句,是点明主旨的句子,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豪迈激情,升华了词的主题。

《浪淘沙》词牌最初所代表词调的声情,多为激越凄壮之音,适用于作怀古抚今的题材。但随着乐谱的失传,随着词和音乐的脱离,词调声情不一定和初始相一致了,李煜的《浪淘沙》就是婉约的了。现在,这一词牌可用来表达忧乐不同的思想感情。
毛主席沿用《浪淘沙》初始声情填了这首豪放的词,雄壮浑厚,酣畅淋漓地抒发了感慨、胸怀和气概。
这首词虽然只有露珠般的体积,却是闪耀着星汉灿烂光泽、蕴含着大海不竭生命力的微型史诗式作品。它为中华民族振声威,为祖国山河增光辉。同时让秦皇岛、北戴河、碣石一股脑儿出现在开国领袖的词作中,我的家乡也因此而名气倍增。有感于此,录旧作一首如下:

《浪淘沙•千古绝唱》
2014年,是毛主席《浪淘沙•北戴河》创作60周年。为纪念这个日子,我专程来到北戴河鸽子窝公园,瞻仰毛主席雕像和词碑,重新拜读这首词并记下感想:
望海忆先贤,再访鸽园。驻足雕像字碑前。钟爱佳词豪迈句,气势非凡。
野阔海连天,大美江山。诗人宏愿展犹酣。龙脉复兴今又是,续写新篇。

撰稿:李学贵,秦皇岛市政协第八届至第十届委员会秘书长、党组成员。曾任秦皇岛碣石暨徐福研究会顾问。主编《秦皇岛市政协志》、《秦皇岛市政协文选》,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人物/诗词与党史——庆党百岁百期》在京津冀头条专题连载,博得广大听众、读者青睐。

主播:王庆阳,网名:月亮泉。退休前曾任秦皇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卫生学校、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党委书记。个人专著《养正新论》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热爱生活,喜欢用诗文记录身边的人和事。喜欢用朗诵,为多个平台主播,用声音倾情传递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