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植走了(小小说)
陶太平
郑植走了,走的悄无声息,就象他悄无声息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一样,所不同的就是他来时带着一声啼哭,而走时却裹着一个冰冷的骨灰盒,里边一把未燃烧尽的尸骨残渣。
对郑植的死因,乡亲们众说纷纭,有说是心机梗死,有说是酒精中毒,还有说是气血攻心,总之走了就是走了。
郑植从小没有了父亲,父亲是在生产队砖厂干活时不小心被砸死的。那时郑植才5岁,母亲没有改嫁,她要把郑植这根独苗扶养成人,延续郑家的香火。母亲一个人农忙种田,农闲出去打小工,供郑植上学,含辛茹苦地把儿子供养到大学毕业,又考上了公务员。乡亲们都羡慕不已。说郑家老坟上这次冒青烟了,出了个国家干部,吃皇粮的。母亲做饭或干活时也不乏哼哼几声小曲。紧接着又为郑植娶了媳妇,生了个乖女儿,一家老小其乐融融。
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郑植的母亲在田间锄草时突发脑溢血,栽倒在地,等医生赶到时己经没有了生命体征。郑植和妻子抱着母亲的尸体哭天嚎地,可人死不能复生,母亲断然西去,和郑植的父亲团圆了。
送走母亲之后,郑植一家便没有了往日的欢乐,小院里没有了笑声。郑植每天去基点组上下班,家里地里的活全靠妻子一个人,孩子没人看,猪顾不上喂。郑植回家没见过妻子的笑脸,时不时的还对郑植发脾气。一天晚饭后,郑植正在洗碗,妻子一本正经地说:“你这公务员也干了七、八、十来年啦,还是个大头兵,人家和你一起考公务员的都升迁啦,不是镇长也是个主任啥的,你就不嫌丢人。你就不能在领导面前表现表现,说说恭维话,要不逢年过节也去领导家表示表示,别就知道傻干。如今这年头能干的不如会说的,会说的不如会拍的,会拍的不如会送的。咱没钱送不上去,你在领导面前拍拍总比不拍好,说不准哪会领导喝多了会想到你,总不至于让你在基点组干到退休吧?”妻子的话好象点醒了梦中人。郑植寻思着实际情况也确实是这样,可是自己嘴笨,拍马屁的话说不出口,想说时浑身就起鸡皮疙瘩,一紧张话又憋回去了。他哼哼唧唧的对妻子说:“你知道我的脾气,不会求人说好话,总想着干好工作让领导满意,让下边群众满意,做到问心无愧就行,唉,慢慢熬吧。”妻子指着郑植的鼻子吼道“你这榆木脑袋,窝囊废,跟你过的真没劲。”
乡一级领导换届开始了,老书记去县里当了局长,新来的书记是郑植初中同学孟发财,郑植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妻子。妻子想这对郑植可是个好事,说不准能看在老同学的面子上,让郑植升一升。她把家里的一头猪卖了,加上平时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凑齐了两万元。换成了银行卡,蜜码是孟发财手机号码的后六位,六六八八八八,她把卡装入郑植的口袋,用手按了又按说:“去吧,找你老同学,说不定能弄个主任当当。”
书记办公室里烟雾缭绕,郑植和书记对坐在沙发上,郑植首先对老同学的到来表示欢迎,又对老同学的升迁表示祝贺,然后单刀直入,说自己已经在基点组干了近十年了,这次镇里调整能不能换个岗位,能不能向上走一步。书记使劲抽了口烟,向斜上方吐了一个大大的烟圈,烟圈旋转着一直向前,碰到了天花板才慢慢的散去,不紧不慢地说,“为党为人民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论在哪,都要把工作做好,机会总会有的,这次党委办公室主任的人选就是要从你们四个基点组长之中产生。”听到这话,郑植忙从口袋中取出银行卡和一张纸条,轻轻的压在书记的烟盒下面,然后说自己还有点事便告辞了。郑植走后书记急忙从里边把门锁上,顺手抓起郑植留下的银行卡和纸条,只见上面写着,尊敬的孟书记,卡里是两万元钱,是我的一点心意,请务必笑纳,密码是书记手机号的后六位,调整的事请您想着点。书记看后迅速用打火机把纸条点燃丢在烟灰缸中,自言自语地说,真是个老瘪一,两万块钱就想升迁,做梦吧。
两个星期之后,镇党委政府人事调整出炉,李寺基点组长钱满仓任党委办公室主任,郑植任李寺基点组长,第二天办理交接。
郑植回到家象一个泄了气的皮球瘫软在床上,他彻底失望了,两万块钱打了水漂,由张庄基点组调到李寺基点组,这不是扯淡嘛。妻子知道后更是大发雷霆,象一头母狮撕打着郑植,嘴里嚎着“你个草包,白白地扔了我两万块钱,那可是我的血汗钱啊,这以后的日子还咋过呀。”闹足了,闹夠了,拉起女儿骑上三轮车,直奔十几里外的娘家去啦。
看着远去的妻子和女儿,郑植的心碎了,他的精神彻底崩溃了,他躺在床上,双手紧紧的扯着头发,直到天黑下来,他去村里小超市买了两瓶高粱酒和一袋花生米,踉踉跄跄地回到家,打开酒瓶盖子口对口往肚子里猛灌,两瓶酒下肚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第二天妻子打手机一直通可就是不接,妻子心里有种不祥的感觉,马上从娘家返回。当她推开门,郑植和衣躺在地下,整个身体早
已经僵硬了。…
郑植尸体火化的前一天,他所在的张庄基点组下辖的三个自然村的群众,自觉地放下手里的农活,来到殡仪馆为郑植送行,个个眼含泪水,唏嘘不已。他们为这位平易近人、工作积极热情、把群众当亲人的好干部感到婉惜。
作者简介
陶太平,男,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原河南日报通讯员。长垣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家》杂志社签约作家,《文学百花苑》专栏作家。作品收录于《文脉中国》2022年选,《中国当代优秀作家诗人精品集》《中华优秀文学作品2022年选》等书。被全国五大微刋、五大头条、三大舘授于2021十大年度人物,2022十大年度人物,2022全国十大最美读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