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乐无界
文/朱永智
这个被称为大湾的地方,位于永州市蓝山县的一个僻远瑶乡。在这里,蜿蜒连绵的群山间夹杂着两条河流,呈“Y”字型交汇。沿河流交汇的两岸,便是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303大队六、七十年代的队部驻地。我就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孩子,我的少儿时代就在这里度过。
你看那石沙铺就的马路边几排半包围的干打垒和木板房,就是这里的小社会。商店、银行、邮局、书店、粮店、食堂等一应俱全。在这里转上一圈,无须一支烟的功夫。走了三合土铺就的走廊上,一股清凉从脚底浸透全身。这样从这个门店到那个门店,你可以悄无声息,静静地走;只有那条“Y”字型的小河哗哗地流淌声伴着你。这里的岁月是清苦的,也是值得回味的,从那里走过来的同伴们总会把这里清苦的经历当成快乐的回忆。
那装有草绿色门窗的小土屋是邮局,是这里联系外界的唯一窗口。每天除了同伴们躲在窗口下听着话务员声嘶力竭地嚷道“幺幺洞拐,洞拐幺幺”外,还有专等着邮车的到来。邮车把邮包丢下来后,同伴们便站在比自己个头还高沾满了油墨的柜台前,等着邮递员把邮包拆开。如果有自家的信件、邮包之类的物品,便迫不急待地从邮递员手中接过来,蹦着高地往回跑。这一天,一家人个个都喜不自禁地拿着信件左看一遍,右看一遍,欢喜的情绪自然也感染着左邻右舍:“瞧!他家又来信了!”听到从屋里传出的笑声,不禁问道:“又来信了,有什么好事!”热情的人总会拉着你进屋,家长里短地唠上一阵后,笑朗朗地把你送出家门。也有遇到不幸的事,在你放声痛哭的时候,有人会过问个究竞。一打听,家里什么什么亲属早在半个月或一个月之前就去世了。迟到的信息,给家人带来极大的悲痛。这时总有人帮你料理你手中没有做完的事,也有人坐在你的身边给你极大的安慰。“老嫂子呀,人死了不能复活,你多保重呀!”、“你这么远,不能赶回去,大家都理解的,你不要想不开!”、“实在不行,明天寄俩钱回去,心意到了,就行!”云云。第二天,这家人就会按照大家出的主意,到邮局把钱寄出。回来后,便会一一告诉那些同乐同苦的邻里们。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物资生活还相当匮乏,生活在深山里的地质队更是如此。那时蔬菜、肉食都是从百公里以外的县城拉进山里定期供应。每每这时,同伴们都是早上三、四点钟爬起来去排队;筐子、盆子摆成一队,有的甚至摆个石头也算上占了个位,人却在一边聊着天,快乐的笑声里全然没有劳累的睡意。每天下午小河边总是弥漫着一股清香,这清香出来自食堂里蒸出的馒头。几个人抬着两米见方的蒸笼,一翻个,伴着热气馒头像滚落出的珍珠散落在屉笼里。站在这个窗口同伴看着这一掐一个坑馒头,馋得口水直流。这时如果谁能买上一个,同伴们就会撒丫地跟着跑好远。几个小伙伴分吃着一个喷香的馒头,那个满足劲呀,晚上做梦都想着。
流淌的小河是孩提时的乐园。河水不深,用石头围堰起来就能游泳、戏水。从水里出来,赤身裸体的躺在石头上,让山里的阳光沐浴着身体,享受着一种暖洋洋的感觉。躺够了,看着瑶胞地里的红薯,便想起了吃水果的感觉。忍不住到地里刨上几个红薯,在河里洗洗,张口就嘎巴脆地吃了起来。有时听到老乡远远的吆喝声,吓得也顾不得收拾刨出的红薯,拨腿就跑。其实山人厚道,心中无贼。他追上你会对你说:“地里有野猪夹子、套子,会误伤了人的。”
照例需要等待的是书店。书店是一座简陋的木板房。在这里每打开一本书,仿佛就是为我打开了一片世界,给我带来了无限欢乐。之所以如此,除了我着迷于那些五颜六色的小画书外,还因为我的四姐是书店唯一的店员。这书店约莫半个月就会进一批新书,每次到了新书,我总是能第一个饱满眼福。新书到来后,四姐总要把门关上,拆开包装后,按货单清点数量。每当这时,我总是要找借口钻进柜台,然后帮她清点数量。她报清单,我就点数。在这个过程中,看到那些自己想买的小画书,就趁机藏一本。等开门,别的小伙伴都买完了。我就会胆怯地走到我四姐跟前说:“我想买本书。”四姐回答我说:“那书买完了。”我像做错了事样地说:“我在牛皮纸下藏了一本。”于是走到柜台里,把藏着的书拿出来,搞得四姐哭笑不得。
这样的后门走多了以后,四姐不但不卖给我了,还向父母告了状,说:“不知哪里来的钱,今天又买了书”。对于当时生活清苦,经济节拮的家庭来说,花太多的钱去买书是不可能的。于是我的零用钱就被父母控制了。这招失灵后,我又想了新招。那就是找小伙伴帮我去买。可小伙伴说:“你姐是卖书的,你还找我去,我不干。”我几近乞求道:“我姐不卖给我,她还会骂我的。”谈来谈去,小伙伴说:“你要我去买,有一个条件。”“什么条件?讲”我说。小伙伴说:“先给我看一晚上。”按捺不住那书对我吸引力,我不得不委曲求全地答应道:“好!”。于是小伙伴就进了书店,我就躲在书店拐弯的角落里看着小伙伴走进书店。等的时间长了,不时还偷偷地伸出头,跺着脚往里张望着。直到小伙伴拿着书兴冲冲地出来。小伙伴走过来后,我总要先抢过来,爱不释手地翻上一翻,然后,不舍地递给小伙伴说:“你先看,明天早上一定要给我!”
回到家里,想起那本书我就会六神无主,觉也睡不着,饭也吃不香。熬到第二天早上,早早地到学校去等那个小伙伴要书。远远地看见那个小伙伴走过来,身边总还跟着几个同学津津有味地谈着这本小画书,我便迫不急待地跑过去把书要过来。有时几个同学争着看,我不答应,他们就跟我抢。结果这个小伙伴丢过来,那个小伙伴丢过去,把我差点弄哭了。没看到我去买书,家里的书却在增多,这就引起了四姐的怀疑。后来,我再去找那个小伙伴去买时,只见他慌里慌张地从书店里跑出来说:“我下次再也不去了。”我问:“怎么呢?”他说:“你姐问我是不是帮你买的。我答不出来,掉头就跑。”这个小伙伴不给我去买,我不得不故伎重演,找别的小伙伴去了。这样我成了这里小画书最多的“图书大王”了。
现在生活条件发生了变化,闭塞变得通畅,匮乏变得富足,奢望变得寻常。人们习惯于界限把某种事物截然分开,而这一生活体验让我感受到:苦与乐是没有界限的,只是需要我们拥有不为苦所负,不为乐所累的淡定心态。这清苦就会随着时间的溶解变成了快乐的回忆。
作者简介:
朱永智,现年50岁,供职于湖南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在长年的野外地质生活中长期保持了创作激情,多年来笔耕不辍。已发表小说、散文、诗歌20余万字,并有多篇散文、诗歌编入集册。其野外坚持读书写作事迹曾被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及湖南省内报刊报道。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