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心声
诗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璀璨文化的瑰宝。诗词之美在于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诗词是凝固的旋律、智慧的乐章,是祖先献给世界的一份厚礼,更是诗人用情怀和睿智筑起的韵律长城。时有尽而智恒远,是爱的凝聚;文有尽而意深远,是美的享受。诗词朗诵,是朗诵者的一种对诗词的再创作的真情流露,是用心仔细品味作品后,通过字正腔圆的语调、抑扬顿挫的旋律、真挚饱满的感情、声情并茂的语言表达出原作的思想和艺术美感,不仅能让听众领会朗诵的内容,而且能使其在感情上受到感染,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云超天
冬闲觅句
赵云超
不期近日事缠身,偶尔偷闲格外珍。
诗友佳篇三百页,案头拙笔一层尘。
堪怜庭树飞黄叶,尤恨冬风袭绿茵。
对月临窗无妙语,遣词造句亦痴人。
残荷
冯忠刚
入冬湖岸倍苍凉,独赏残荷半点香。
惜叹芳华秋浅短,遥思岁月梦偏长。
临风霜冷萧条貌,触目颓衰混浊塘。
句里芙蕖添敬意,吟坛拾翠盼春光。
贺兰守望
——感赋贺兰山精神纪念馆
宣民庆
铁马雄鹰卫贺兰,三沙海浪卷云天。
深挖战洞新营地,远望长城古塞关。
万里江山心上驻,百年情愫梦中牵。
家国往事重回首,华发苍颜老泪潸。
(注:三沙即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毛乌素沙漠。)
十二生肖之“龙”
黄支全
古来即是众图腾,历代皇朝天子称。
且战蚩尤助黄帝,更帮大圣救唐僧。
遁山潜水一方庇,顺雨调风四海兴。
鳞兽已成民族骨,精神永驻世人承。
刘胡兰
边淑娟
飒爽英姿胆气昂,家危国破舞红枪。
逐倭晋地硝烟起,反霸西村战斗忙。
面对铡刀心似铁,高呼口号志如钢。
题词史册千秋记,少女忠魂万代芳。
(注:“红枪”喻指红缨枪。)
残荷
张树静
寒冬漫步校湖旁,清瘦芙蓉着素妆。
绿退香消犹静谧,蓬斜子坠亦凄凉。
风吹叶舞落英尽,藕断丝连幽韵长。
多舛人生尝百味,繁华过后不哀伤。
疫爆正宜读厚书
马国琢
昨夜频传疫逞狂,万门遵嘱守家堂。
平时浅掠多烦事,此刻深钻益智商。
四典兵书皆愿览,五经儒术总能偿。
凝神屏息攻多卷,境界提升气自芳。
独坐闲吟
阎学军
春花秋月等闲看,宠辱荣枯冷眼观。
对酒独吟消永日,闭门高卧学陈抟。
惯经风雨人生路,相忘江湖老境安。
杖履还家宜静坐,神游天地素心宽。
无题
张玉双
斜阳残照柳梢头,暗棹惊飞三两鸥。
云外寒钟敲古调,风中雁语送清秋。
虹桥迭迭人难渡,银汉迢迢水不流。
唯盼来年春满树,好销万点落花愁。
(注:拓句“云外寒钟敲古调”。)
咏雪
赵学义
塞上浮云拽日斜,苍茫大地洒琼花。
红梅绽放迎凝雨,犹喜青松罩白纱。
寄友
李晓燕
良宵同醉卧青毡,往昔欢声在耳边。
犹忆当年烟柳翠,雨中泛棹水云天。
壬寅小雪居家隔离
薛锋
小雪有晴光,居家把疫防。
西风凋落叶,影视慰愁肠。
坐等核酸测,穿梭扫屋忙。
得闲吟古韵,夤夜赋诗章。
浣溪沙·小雪
于国勇
时令敲窗月绾纱,漫天晓雾掩晨霞。枝头乍看似梨花。
枯叶无声追沃土,树根有意聚精华。严冬过后是新芽。
渔家傲·何时疫去
麻云飞
喇叭声中昏又晓。时光三载惹人恼。为得众安如旧好。谐同调。长龙口罩咽喉搅。
秋去春来瘟毒闹。问君欢乐知多少。绿水青山空自傲。谁相告。人间此患何时了。
一七令·咏山
何乃久
山。
拔地,摩天。
巍峨势,峻崎颜。
迤逦似浪,磅礴如丸。
平明披雾霭,向晚笼霞烟。
冬日雪飞岩岫,夏时雨洗峰峦。
策杖三年览胜景,登顶五岳散逸闲。
卜算子·冬日蓄志
常惠琴
寒露送秋归,飞雪迎冬到。山瘦林稀草木枯,地下根须饱。
蕴抱雪中藏,蓄志明年俏。解冻春潮缓缓来,绿遍山川貌。

蜀道难
【唐】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译文】
唉呀呀!多么高峻伟岸!
蜀道真太难攀登,简直难于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眉山顶端。
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
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
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
屏住呼吸仰头过参井皆可触摸,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长吁短叹。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
可怕的岩山栈道实在难以登攀!
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
月夜听到的是杜鹃悲惨的啼声,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荡的空山!
蜀道真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叫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
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水石相击转动像万壑鸣雷一般。
那去处恶劣艰险到了这种地步;
唉呀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为了什么而来到这险要的地方?
剑阁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只要一人把守千军万马难攻占。
驻守的官员若不是自己的近亲;难免要变为豺狼踞此为非造反。
清晨你要提心吊胆地躲避猛虎;傍晚你要警觉防范长蛇的灾难。
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毒蛇猛兽杀人如麻即令你胆寒。
锦官城虽然说是个快乐的所在;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
蜀道太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与长叹!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有《李太白集》传世。李白生于盛唐,其生平在《旧唐书·李白传》《新唐书·李白传》皆可见,勾勒出他62年境遇跌宕的人生历程——少年时期蜀中游历、志气长成初游东南、胸怀抱负两入长安、再次漫游逢遇战乱和蒙冤入狱流寓客死。李白对自身文采极度自信,自诩著诗文“兴酣落笔撼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写文章“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他怀有炙热的政治抱负,写下《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与韩荆州书》等展示报国壮志的名篇。他的诗文气势豪壮,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从民歌、神话中汲取的灵感使他的作品意象雄奇瑰丽,对后世的影响巨大。李白不仅是一个文学天才,更是人们对文人理想化人格的投射。

【创作背景】
关于《蜀道难》的创作背景,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多有猜测,学界主要有四种说法:甲、此诗系为房琯、杜甫二人担忧,希望他们早日离开四川,免遭剑南节度使严武的毒手;乙、此诗是为躲避安史之乱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劝喻他归返长安,以免受四川地方军阀挟制;丙、此诗旨在讽刺当时蜀地长官章仇兼琼想凭险割据,不听朝廷节制;丁,此诗纯粹歌咏山水风光,并无寓意。
这首诗最早见录于唐人殷璠所编的《河岳英灵集》,该书编成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由此可知李白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最迟也应该在《河岳英灵集》编成之前。而那时,安史之乱尚未发生,唐玄宗安居长安,房琯、杜甫也都还未入川,所以,甲、乙两说显然错误。至于讽刺章仇兼琼的说法,从一些史书的有关记载来看,也缺乏依据。章仇兼琼镇蜀时一直想去长安做官。相对而言,还是最后一种说法比较客观,接近于作品实际。
唐孟棨《本事诗》及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均有贺知章在太子宾客任上读到此诗的记载,据此,则李白此诗当作于天宝元年(742)奉诏入京供奉翰林之时。这可能是一首赠友诗。詹锳认为此诗是李白天宝年间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测之手;也有学者认为此诗是开元年间李白初入长安无成而归时,送友人寄意之作。

【赏析】
这首诗是袭用乐府旧题,意在送友人入蜀。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至于本诗是否有更深的寓意,历代有各种不同看法。然而就诗论诗,不一定强析有寓意。但从诗中,“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看,却是在写蜀地山川峻美的同时,告诫当局,蜀地险要,应好好用人防守。
诗采用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洒脱。全诗感情强烈,一唱三叹,回环反复,读来令人心潮激荡!

主办:银川市诗词学会
总编:张美玲
主编:余丽萍 赵云超
副主编、编审:张青
本期作者:赵云超 冯忠刚 宣民庆 黄支全 边淑娟 张淑静 马国啄 阎学军 张玉双 赵学义 李晓燕 薛锋 于国勇 麻云飞 何乃久 常慧琴
本期朗诵:张淑华 何雨 张宝莲 夏丽 谢传明 陈银兰 何玉华
本期制作:张淑华
作品来源:选自银川市诗词学会《黄河诗词》微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