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四长:迟到21年的墨宝
——怀念同事胡树群

前日夜8点,接省人大原秘书长岳松华电话,言胡树群夫人张静丽整理丈夫遗物时,发现树群生前写给友人的一些字,其中有写给我的一副,嘱我与树群夫人直接联系去取。接着,松华给我的微信发来了树群夫人的电话。
树群是享誉书坛的著名书法家,其作刚劲潇洒,卓尔不群,人称“铁笔胡”,故求字者众。省内的著名书法家我认识不少,因字近年“洛阳纸贵”,我一向不向书法家张口,免得彼此为难。松华的突然来电,使我想起一件“忘掉”的旧事。
时间大约是1998年,因有一件事情与胡树群联系。事毕,我说:能否写给我一副字。树群问写什么内容?我一时语塞。因为当时就是顺嘴一说,并没有想好什么词,就说:写你顺手的吧。没想树群竟把这事记在心里了。
树群和我是团省委的老同事,说起来还是“同科进士”。我原在宣传部,树群在组织部,朱志力在办公室。1981年省委组织部任命团省委中层,我们三人推了“一回磨”,我去了办公室,树群去了宣传部,志力去了组织部。虽然同在一个机关大院,彼此的联系并不多。除了机关开会、集中学习,平时都是各忙各的。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先后从团的机关“毕业”,我去了陕西人民出版社,树群去了省旅游学校做校长,后担任了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和陕西省文联副主席。这一时期,树群的书法声名鹊起,声誉日隆,在西安街面,几见树群题写的牌匾。我大概就是这一时期慕名向树群“求字”的。

因为求字的人多,(听他夫人说)树群有个习惯,写好一个,就用信封装起来,封面上写上名字,等本人来取。我求字原不过顺口说说,也没奢望人家一定给写,眼见书法作品的行情看涨,也不好打电话过问,树群写给我的这副对联,就这样压在他那儿了。
最近看到文彦群先生一篇文章,言说树群在病榻的最后时刻,交代家人,书架上有写给友人的书作,一定要交付本人。我去树群家取字的时候,树群夫人将字用树群专用信封装好,郑重地交到我手上,说:“树群已经走了七年,今天把字交到你手上,也算完了树群一个心愿。”言毕,张静丽老师还送我两本树群的画册,其中一本,是树群去世后,儿子整理树群的书画作品,编辑出版的。
接过迟到了21年的树群墨宝,我百感交集,我的眼前又浮现出树群熟悉的笑容。
2019年9月25日中午急就于上林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