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名篇与秦皇岛(271)
郭沫若《咏秦良玉诗四首》
撰稿:学 贵
主播:月亮泉

郭沫若《咏秦良玉诗四首》
其 一
石柱擎天一女豪,
提兵绝域事征辽。
同名愧杀当时左,
只解屠名意气骄。
其 二
兼长翰墨世俱钦,
一袭征袍万里心。
艳说胭脂鲜血代,
谁知草檄有金音?

其 三
平生报国屡争先,
隆武新颁瞬二年。
八月关防来蜀日,
南朝天子又宾天。
其 四
萑苻满目咎安归?
涨地胡尘接紫薇。
无复当年风虎意,
空余白杆映斜晖。

【萑(huán)苻】 萑苻泽,春秋时郑国泽名。据记载,那里常有盗贼聚集出没。
【白杆】 即白杆兵,是以持白杆长矛(长枪)为主的部队。这种白杆长矛是秦良玉根据当地的地势特点而创制的武器,它用洁白结实的白腊木做成长杆,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必要时,数十杆长矛钩环相接,便可作为越山攀墙的工具,悬崖峭壁瞬间可攀,非常适宜于山地作战。
上面这四首是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写下的。另有一首也提到了秦良玉,即1962年郭沫若为宜宾赵一曼烈士纪念馆的题诗。诗中写道:
蜀中巾帼富英雄,
石柱犹存良玉踪。
四海今歌赵一曼,
万民永忆女先锋。
青春换得江山壮,
碧血染将天地红。
东北西南齐仰首,
珠河亿载漾东风。
令郭沫若始料未及的是,这些诗歌特别是后一首发表后,却遭到部分读者的质疑和责难。虽然,郭沫若在当年7月就专门撰文《关于秦良玉的问题》予以回应,然而质疑和责难之声却并未就此平息。网上有观点说:“其实,我认为最核心最要害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客观正确地评价秦良玉这个历史人物。为讨论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将秦良玉其人其事先弄明白。”【再记】中又提及:中纪委告诉你唯一正史立传的女将是如何炼成的?2016年02月03日08:00,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编者按】称:近日,中纪委网站推出“中国传统中的家规”第31期:《重庆秦良玉:庭训家规成就唯一正史立传的传奇女将》,并附上了秦氏家规原文+注释+译文计2500多字。

本人无意参加讨论,只摘录几段《诗词名篇与秦皇岛》第184篇《崇祯赐诗秦良玉》中的文字:
——“秦良玉(1574或1584―1648),明代四川忠州(今忠县)人。石砫(zhù)宣抚使(俗称土司)马千乘妻。丈夫死,代领其职,所部号白杆(gǎn)兵。熹宗天启元年(1621)率兵北上直抵榆关御后金(清)。崇祯三年(1630),皇太极攻榆关不下,率兵绕道喜峰口入关,连克永平等四城,围困京师,秦良玉又入援京师,迫使皇太极连弃永平等四城,撤围而去,京师之围得解。崇祯特意在平台召见秦良玉,赏赐并赋诗四首,表彰秦良玉的功劳。”
——“当然,秦良玉回蜀后与农民起义军为敌;张献忠建大西政权,她据境抵抗。对此自有公论,本文篇幅所限,不再赘述。”
——“对崇祯的评价,也是早有公论。”

读郭沫若诗留言如下:
盖棺定论是常情,
褒贬多因太有名。
双百方针无价宝,
文学园地促繁荣。

撰稿:李学贵,秦皇岛市政协第八届至第十届委员会秘书长、党组成员。曾任秦皇岛碣石暨徐福研究会顾问。主编《秦皇岛市政协志》、《秦皇岛市政协文选》,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人物/诗词与党史——庆党百岁百期》在京津冀头条专题连载,博得广大听众、读者青睐。

主播:王庆阳,网名:月亮泉。退休前曾任秦皇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卫生学校、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党委书记。个人专著《养正新论》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热爱生活,喜欢用诗文记录身边的人和事。喜欢用朗诵,为多个平台主播,用声音倾情传递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