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四长 : 农村工作不能靠耍“二”使横

在县府工作的堂弟说给我一件趣事:县上选配乡长,组织部长给县委书记汇报人选,听毕,县委书记问:“这人二不二?”组织部长答:“不咋二。”县委书记摇头:“那地方复杂,不二镇不住。”
北方方言中,“二”是一个贬义词,是说某人鲁莽、不着调。但在一些地方,干部的“二”却是一种有个性的表现。在领导眼里,这一类干部胆子大,有霸气,敢拍板,能推动工作。农村工作中许多难事、麻缠事,诸如征地、动迁、林权纠纷、水源争议,他人跑四五次解决不了,他居高临下大手一挥,乾纲独断:“就这么定了。”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虽然做法时常鲁莽,简单粗暴,但在许多地方领导眼里,这种干部有魄力,气场大,能够镇得住场面,打得开局面。因而非常欣赏。
农村工作错综复杂,有许多难事、麻缠事,也会遇到一些难缠的人。有些事情侵害群众利益,群众反对;有些事情涉及不同群体,意见不一致;有些事情群众一时不理解,工作不好推动。惟其如此,越要注意政策,依法行政。侵害群众利益的事,逆法而行,自然不能强推;涉及不同群体利益的事,要弄清原委,处理上入情入理;应该做的事,有的群众一时不理解,要多做工作,讲清道理,取得理解。以居高临下的心态,命令主义的工作作风,对群众吆五喝六,耍“二”使横,看似雷厉风行,快刀斩乱麻,实则以势压人,脱离群众,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农村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最基础的部分。选派什么样的人担任乡镇领导,用什么样的方法推动农村工作,实际上是一个执政理念和价值观的问题。乡镇干部直接面对基层群众,他们的做派作为,一定意义上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所以一定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选用有政策观念、有群众观点的干部。把“二不二”、镇得住镇不住场面作为选拔乡镇干部的条件,在情感上欣赏这类干部,赞许其霸气的做派,将其视为推动农村工作的依靠力量,实在是一种谬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看到,在有些地方和部门,正确用人导向并没有得到很好体现”,这样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解决,就会涣散党心、冷了人心。”以“二不二”作为选拔乡镇干部的条件,必然会是这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