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不是天才也快乐
文/公明
我不是天才,但我从小就有当作家的梦想。尽管这种想法在一些人看来似乎有点幼稚可笑,但我却痴心不改,追求执著。到如今,我都五十多岁了,还是没有别的什么爱好,唯爱伏案读书。当然,我在读书之余也不忘提笔涂鸦,写点东西什么的。这么些年来,“爬格子”也见了一点效果,先后有上千篇各类稿件见诸报纸杂志或微信公众号平台,发表的“豆腐块”剪贴了几本,今年还被中国散文学会吸收为会员,可以说是基本实现了当作家的梦想。然而我知道自身的分量,丝毫不敢炫耀或满足,因为我还不太配“作家”这个神圣的称号,充其量还是一个末流的或不入流的业余作家而已。

随着上稿率的不断攀升,每当我的自我感觉良好之时,我的第一读者——妻子总是给我大泼冷水,让我清醒,不让我有稍稍的自得意满。这不,好不容易“触电”了,一夜难眠,清晨五点多钟就起来在电脑旁“码字”,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苦劳作,终于完成了一千余字的“大作”,打印出来以后,兴冲冲地叫醒妻,交给妻“审阅”,指望能够得到妻一个甜甜的香吻或其他奖赏什么的。不料,妻走马观花看完我的“大作”后,却显出不屑一顾的模样:“一般,就这么点儿水平。”语气虽然平缓,但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一记闷棍,一夜的辛苦又白折腾了,心里失望、难受到了极点。见我这个样子,妻又心疼地说:“瞧你,眼睛都熬红了,脸也卡白的,别活得太累了。顺其自然吧,你不是这方面的天才。或许,再修改一下,能发表吧。”妻这么一说,我顿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因为道路虽然曲折,但前途毕竟是光明的嘛。

妻说得对,我确实不是天才。尽管自己这些年来刻苦读书学习,且“码字”不辍,却怎么也写不出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惊世之作。这不由得使我越来越崇拜各路天才,明白天才的价值来。看到那些三四十岁比我年轻的人已成就辉煌,自己就难免英雄气短,生出许多惆怅来。好在我毕竟有了一些年纪,不至于想不开,而且很快就心平气顺了。还是妻说得对:顺其自然吧。拿王朔、苏童、郭敬明等写作天才来说,人家老的作家都叹服,我一个普通的业余作家,又凭什么不佩服得五体投地呢?

有时笔耕之余,见妻除了看宫斗、言情电视剧之外,就是拿手机听小说,想起她对我“大作”的冷漠态度,不觉“气”从心来,忍不住对着书柜“教训”她:“都人过知天命的年纪了,怎么就没有一点高雅的追求呢?为何就不给孩子做个榜样,读点正经的文学书呢?”妻也不生气,只是微微一笑:“怎么啦,大作家,不服气是不是?你写你的,我玩我的,这叫萝卜青菜,各人所爱,只要无病无痛、身体健康就行。”仔细琢磨,也是,这么多年,我没写出什么明堂,妻也没玩出什么毛病,儿子的工作也照样顺利,都活得充实、自在、美好。
不是天才,也照样活得快乐、实在。人生如此,不亦乐乎。

作者介绍:龚飞,男,四川泸州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笔名公明、于荷。高级政工师、记者。1963年2月生于泸县金龙乡(今龙马潭区金龙镇)。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市散文学会常务理事,泸州市江阳区政协文史研究员。四川省首届“书香之家”推荐活动入选家庭。曾担任长江液压件厂暨长液公司《长液报》责任主编,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信周刊》编辑、记者,泸州市总工会《泸州工运》副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