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奥密克戎”的思考
作者/李东川
距离12月5日不要求全员核酸检测已经是第6天了。每天在群里还看到一些人不断询问“还做核酸不”,“在哪里做″,“什么时间做”?这几天一早路过时,仍见有不少人在那里排长队。见此情景,心里不禁暗暗叹息,引发了一些思考。
2022年12月5日,当有关方面宣布“无需核酸检测人员不用作核酸检测”时,我就再也没做过核酸检测了。
但每天早、晚我都看到群里有人总是关切地问:今天还做核酸不?几点做......
不仅如此,直到现在,一早核酸点就有了不少排队的人,心中不禁纳闷:他们都是需要做核酸检测的人群吗?
那天和一个刚做完核酸检测的邻居拉起来:现在已不强求做核酸了,他为何还这么自觉地去做。
他说:国家免费为我们做,是为我们好,我们就应该去做。
其实他并不知道,这些钱来自于哪里?
关于这笔经费,有说这说那的,具体来自于哪里,我们老百姓也不是很清楚,但有一点至少我是知道的:它是来自于我们全体纳税人,并且我还知道:这些来自于纳税人由政府支配的资源,就是那么多,用在这方面了,那方面的资源必然就会减少。
但我看到的是更多人已经在长期做核酸检测中养成了一种习惯,似乎每天不去捅一下就难受,浑身不舒服。
一下想起了小时候听到别人说的那位叫坐却不坐的自称站惯了的贾桂;想起了清初让蓄发而决不蓄发,最后因颁发“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命令,不得不剃头留辫,到清朝被推翻后,宁可死也不愿剪辫子的那些人,可见习惯已成自然深入中国国民的骨髓里了。
看到那些每天在群里要求做核酸检测的人,让人不得不联想那个“站惯了的贾桂”、那些“坚决不剪辫子”的汉人,还有那些受尽缠足之苦却不愿放弃缠足的女人......
不能否认的是“新G”在发病之初确实是非常凶险的传染病,但在经历了不断变异,到第五代的“奥密克戎”时,其毒性已大大减弱甚至还不及流感了。
我是学卫生防疫的,我知道在“疫苗”中有一种减毒活疫苗,就是利用病毒在某种培养基中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培养,使其毒性逐渐减弱,以至于对人体已产生不了致命性的危害,最后达到基本无害而制成了疫苗。
现在变异到第五代的新G即“奥密克戎”就到了危害极小这个阶段了。不仅如此,多数人还会因感染“奥密克戎”产生抗体,从而建立一道免疫防线,防止这种病毒的侵入。
基于如此认识,既然感染已成为众人躲不过去的坎,我们就应该坦然面对,按照科学方法,对症治疗,采取自我隔离措施,如此以来,你认为核酸检测还有意义吗!
既然感染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并且伴随着感染,抗体也会随之产生,你认为注射疫苗还有意义吗!
当我至今看到群里还有人天天询问关注和要求做核酸检测、仿佛不做核酸检测就会吃亏遭受病毒之害时,不仅想起了从古到今那些“习惯成为自然”的案例;想起在“世界杯”上那些成千上万人聚在一起的狂欢。
这两天我在视频中看到了广州、苏州,上海、成都......还有我们山东已经整装待发正准备去国外招商引资;看到了那些做小本生意的人们为此欢呼雀跃的情景......
当我看到全世界的人们都在为摆脱新G这一阴霾,准备迎接新生活的到来,但还有一些人整天沉缅于做核酸检测而忧心忡忡时,不禁有一种悲哀在心中升起,他们的言行举止让我想起了鲁迅和古往今来的那些仁人志士“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只有顺从没有独立思考”的论述。
这些论述真得还是很适合我们当下的很多人呢!
2022年12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