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行近山林,迹滨潭渊,总为诗豪一字封神绝技折服。
先贤德泽,后学承荫。举目东向,踪迹径指前曹村:一个公元七世纪高光出镜的村落——一应游人,好似朝圣,几无例外,全都踏上马周身上提取前曹村公因式的征途……
纯金炼就,真货比出。一个史实,或显突兀,却因关联,特意篇首现身:1949年,一个华夏民族乃至整个世界重点标注的年份,一个东方雄狮苏醒、中国人民真心站将起来的年份,统计显示,国人的文盲率超过95%。二八定律告诉我们,再怎么糟糕的社会,也有20%相对富裕的家庭。两组数据同时呈现,不难看出,建国之前,即使富庶家庭,识字也属奢侈品,至于高端人才培育,美梦虽好却没多少家庭有胆提上日程。
一键千年,由此上溯到公元七世纪。宛如有意确保世纪的完整,公元601年,马周出生于清河郡茌平县(今茌平镇前曹村),或许上苍有意设障,刻意空乏其身,“臣以不天,早失父母”,致其身尚幼小,即失双亲。孤身微力,何以图存?毫无疑问,是亲朋戚友左邻右舍的抚孤恤寡,在保全其性命的同时,为他提供了学饱思缜的物质乃至亲情供应。客观而言,无论成人还是成才,天赋之外,马周必将感恩于前曹村人情味浓、民心纯净,以及村里尚学好礼之风的静水流深——像他这类高端人才,没有足够的关照培养,伤仲永绝非空穴来风的危言耸听。
已而成年,“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这场景,可眼熟?的确似曾相识,果然前路有人,“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英雄亮相,确实不同凡响,本是尴尬处境,却自C道登场,纵然一餐一饭,也都流量担当。
三十而立,徒步两千余里,游历半壁河山,历尽艰辛,抵达长安,投常何门下,以待时机。皇天不负有心人,“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为他人做嫁衣,绝平生所学,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洞明。这操作,这结局,貌似无心插柳,实则有迹可循,正因如此,才为自家云开雨霁开挂亮相搭好梯子辟开路径——机会终究留给有心人。
静心,以修齐治平为终极目标的士子,看清社会存在问题真心不难,难的是找到解决路径、拟就破局方案。就此而言,不说二十余事均有归宿,即便一件,看得通透,解得爽利,青史永存者也不乏其人:《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谏逐客令》,谁不因一孔之幽微洞明而垂万古之美名。
同伺一主,共谏一事,却又各具风景。魏征诤谏,马周温呈,殊途之后,魏征鲜闻后续,马周屡获高评。且看他因“善敷奏,机辩明锐,动中事会,裁处周密,时誉归之。”以至太宗常言:“我暂不见周即思之。”同朝为官的岑文本则感慨:“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纚纚,令人忘倦。”至其患病,“帝幸翠微官,求胜地为构第,每诏尚食具膳,上医使者视护,躬为调药,太子问疾。”及至生命尽头,太宗竟令其“陪葬昭陵”。生为肱骨,死作辅弼,内中情感,岂止君臣!以至口出“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毛泽东,也有“傅说、吕望,何足道哉!马周才德,迥乎远矣”的赞叹。这等为人物,千年万年再生,也必深受欢迎。
白云千载依旧,马周故里极目,浪遏飞舟廿年,物质精神同构……
直到21世纪初,前曹村仍旧残垣断壁横亘,旱厕窄巷凌乱,蚊蝇臭气熏天,集体空壳,班子涣散,人心浮动,前路不知归处。临危终迎受命者,弄潮儿永立潮头。崭新班子诞生,扛鼎精神雄起,鲲鹏展翅起宏图。朝阳家苑拔地起,梧桐树上凤凰留。推土机一铲尽腐朽,绣花针绣出蓝图。变化万千件,数字最清楚:村子扩容飞速,3300多户,15000余人,人口骤增10数倍,每家每户存款逾百万,村子积累两亿向上走……荣誉纷至沓来,民心如磁紧附,设施配套完备,十年拼搏,华夏大地顶流。
问苍茫大地:水土依旧,景况殊异,是何缘由?马周所留公因式的去与留。

作者简介:王茂卿,湖北省十堰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工友》《湖北教育》《武当风》《十堰作家》《十堰周刊》《读写算》《堵河》《神泉》等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