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做核酸了、起来做核酸了……”。
一陈阵急切的喊声回荡在杨河村整个山谷、村庄、道旁、农户家中。这就是手持喇叭常规动作高耀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王军贵冒着严寒不停地一遍又一遍穿梭在杨河村的山间道路上。三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多个国家内任意肆虐,病毒入侵,死伤无数,我国也无一幸免,芸芸众生苦不堪言,反复的核酸检测让人感到疲惫、十分地无奈。
说起农综站王军贵同志,曾和他共事的同事都熟悉。他是一名林业上战线上的业务老骨干,人很随和,曾不和同事红过脸。现在他作为一名镇上农口负责人,每天有干不完的工作,常常以镇村为家,家里负担较重,两个年迈老人身体不好、体弱多病,老大儿子正在上医科大学,小儿子刚上幼儿园,妻子也多年下岗在家,一家重担全压在了妻子肩上。妻子时常唠叨不理解“高耀镇就你忙,人那么多,离了你地球就转不成了,咋是?”。小儿子长想念他,总是和他见不上一面,时长在视频说上几句。有次年幼的儿子一脸懵懂地问他“爸爸,你老说在高耀上班,你能不能把高耀搬回来,你就不用再去了,老在我跟前不是好好吗?”。父母时长想念他,希望他能有空回家一趟,就是见不上他。有次他的母亲生病了,他知道了就晚上抽空回家了一趟。他母亲就说他“你咋是晚上回来,是不是看我在不在了,不在了就是不回来了,得是?一天天说忙栽树,天都冷了,骗谁呢?”他对母亲乐呵呵笑着说“我不是成天栽树,我确实一天天忙工作抽不开身,今天才抽空回家一趟。”
在乡镇工作过的同志都知道,基层农业综合站的工作就是忙。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扶贫等工作全在农业综合站。乡镇的全年工作量三分之二都是围绕着这些工作来开展。“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五加二、白加黑、没有节假日,没有上下班时间。”这就是基层干部工作的真实写照。
农综站站长的他,常常工作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春秋两个季节是最忙的时间。春季他常常带领着人手不多的业务干部奔在田间地头、山上林间。一是全镇各村农业产业规划,地膜洋芋、地膜玉米等;二是林业春季国道、省道、村道四旁植树增绿、荒山造林补绿等,同时春季又是少雨的季节,气温回升,草木干枯,气候干燥,森林火灾易发常态,常常是防火戒严期日日夜夜24小时值守,容不得半点马虎;三是中药材产业规划;四是水利工程河堤修复规划;五是春季畜牧防疫工作;六是扶贫季度考核等。工作量大而杂乱无章,他总是头脑清楚,安排的井井有条。
夏季又是防汛季节。他亲自制定了《高耀镇汛期防抢撤预案》,常带领农综站一班人值守在高耀镇易发多发地质灾害点、河道旁、农户不安全住房旁,按照汛期预案曾多次撤离度汛群众300余次,一次一次地度过了汛期,确保了全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秋季是个收获的季节。他安排全镇及时抢收成熟的农作物颗粒归仓,同时又忙着安排冬小麦播种事宜。田间地头到处都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全镇完成上级下达小麦播种2000余亩。
冬季农事不太忙了,但他依旧很忙。一是给高耀镇规划农田修复2000余亩,河堤修复15余千米;二是给高耀村规划红仁核桃基地83亩,投资29万元;三是给高耀村规划林分质量提升和中药材基地(连翘)6850亩,投资212万元。
常年他的另一个职务是担任杨河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驻村第一书记。他常常和杨河村“四支队伍”研究脱贫攻坚周研判、季考核、百日提升排查、省级脱贫攻坚与有效衔接年度后考核评估等工作,常常放弃节假日、周末与家人团聚机会,一心带领杨河村“四支队伍”做好国家、省级年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工作,扎实细致,不漏一项,对标提升,完善各项考核资料,常常夜不能眠。平时大家开玩笑说“军贵,你常常住村有没有家?有没有老婆和孩子?”他总是乐呵呵地说“谁叫咱是第一书记哩!我又是共产党员,咱不吃苦,谁吃苦?我还要对得起年年组织对我的信任--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
这就是普普通通、平易近人、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负责、舍小家顾大家的新时代基层工作者王军贵的每一天,他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每一个基层工作者心声。

作者简介:高峰,男,洛南县灵口镇人,林业工作者,喜欢登山运动,爱好读书和书法,业余时间写点自己喜欢的作品。
发稿编辑:张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