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朋友圈看到这句话,引发了万般感慨,且借作题目一用。
什么是缘,谁能说得清楚?一段缘是情缘还是孽缘,又有谁能未卜先知?确实,缘就像它的左半边一样,剪不断、理还乱。

能称作“缘”,大多有凝聚力。一条小溪会不由自主的靠近另一条小溪,那是因为在峡谷的底部,大自然已经为他们预留了一片适合遇见的地域。往低处流是水的天性,小溪和小溪的缘分既在预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它们终归要相遇,只不过不确定是哪条小溪和哪条小溪汇聚在哪片地域。所以,委婉地讲,一开始能抓得住缘分,我们往往过分夸大了它的神奇。
能抓住“缘”,一般靠吸引力。一只小鸟和一只小鸟相遇,一开始也许并没有相互注意,只不过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也许是她婉转的叫声刚好接通了他的频率,也许是他华丽的外衣刚好吸引了她的眼球,或者是他就偏偏喜欢她这样貌不惊人的土里土气。于是,忘记了是谁先开始,他们俩渐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接着是互相唱和、彼此偎依,也许还会共筑爱巢,生儿育女……有吸引力做底气,缘分就显得相对有意义。
高层次的“缘”,可能需要号召力。在这种情况下遇见的双方往往有不知不觉的、明显的强弱对比。一棵伟岸的青松挺立在高山之巅,可能会吸引其他树木的注意。这样的树,往往仰慕者很多,都想博取他的心仪。而这棵伟岸的树显然有他自己的主意:他也许会选择一株相对伟岸的树,仿佛这样子才配得上他的魅力。他也许会选择一株娇小柔弱的树,有可能更显示出自己天赋秉异。或许,他会采取折衷主义,选一个身材中等、相貌平平、适宜做贤妻良母般的树做自己的伴侣,因为他的一切选择以适合自己为目的,而不是为了活在别人的议论里……这种缘分,聚散离合的较多可能性往往掌握在一方的手里,另一方能够抓住的、能够给予的、能够积淀的,也只有岁月累积出来的情谊。他尊崇于爱人的号召力,臣服于伴侣的号召力,甚至不在乎其他同类“鸠占鹊巢”,因为他知道,那是他们以另一种方式去肯定爱人的吸引力。
高境界的“缘”,可能偏向于战斗力。不仅仅是动物植物微生物,那些浩瀚宇宙中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天体莫不如此。我们最熟悉的太阳和月亮,究竟是父子、母女、姐妹、夫妻,还是兄弟?有待于专业人员去做进一步的探究。但在我看来,太阳和月亮所以能相遇,很重要的一点是太阳具有足够的战斗力,他凭着自己无可置疑的重量和体积,成为月亮的主宰者,即便是站在原地,月亮也会绕着它不停的转圈——直到出现更强大、更有战斗力的天体。显然,在相对有限的时空内,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太阳就显得气定神闲,多少有点不把其他天体放在眼里的意思。不过,宇宙漫无边际,哪怕是太阳,也只能在自己的族群里称王称霸,享受小范围内的绝对尊严和至高权力。
遇上你是我的缘,等着你是我的缘。苦多乐少本是浮生常态,“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只要不是“我将素心托明月,明月偏偏照沟渠”,只要不是老鼠遇见了猫、雪花遇见了太阳、蜂蜜遇见了熊大,我觉得大部分缘应当珍惜,毕竟前世500眼回眸,才换得今生一次擦肩而过。

当然,再美满的遇见也免不了崎岖,再奇妙的缘分也免不了风雨。在飞蛾和火的缘分里,火心动,飞蛾心痛;在天空和云朵的缘分里,云朵随风,天空放手。人与人之间,相聚珍爱,分手珍惜,陪伴无怨,分别无悔,大概就是所谓的惜缘随缘。
不要说浮生苦多,其实苦才是人生的本味。苦就像一日三餐离不开的盐巴,而乐恰如甜蜜蜜的糖汁,偶尔享用一下,美味非凡,十分喜欢,倘若年年、月月、天天、顿顿都享用,则不免要得龋齿病甚至糖尿病了。所谓的花好月圆、幸福美满并不是浮生的常态,也不是缘分的常态,更不是爱情的常态。再甜的西瓜,我们也只感觉第一口最甜。
既然如此,面对缘分,何不深深思念、浅浅回忆、静静等待、默默守候,在本来就身不由己的红尘旅途里随风起起伏伏、逐浪高高低低?若有缘,总会再相遇;若无缘,何必长叹息?缘来安然、缘去坦然、缘苦泰然、缘乐淡然,凭谁问曰:浮生苦乐未了缘?
啰啰嗦嗦这么长,其实要说的无非是三句话:浮生苦乐皆因缘,浮生苦乐皆有缘,浮生苦乐皆是缘。

作者简介:萧军,祖居商洛洛南,自称云蒙山人;爱好文艺,有作品刊发于纸媒和网刊,愿认识更多文朋诗友。
发稿编辑:张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