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八粥赋
(韵依中华新韵)
郑淑鹏
清帝道光诗曰: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世普。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童稚饱腹庆升平,还向街头击腊鼓。腊月初八,煮粥成俗。皇家寺院,市井民居,食粥送飨,祈神赐福。
此事起源,始自神农。每年蜡祭,未必年前,冬至三戌,迟在一正。帝王亲祭,文武随从。祷告上苍,祭奠神灵。江山稳固,粮稷丰登。国泰民安,治久运永。三皇起始,五帝随从。尧舜继之,商周袭承。夏叫清祀,商谓嘉平。秦皇改革,腊代蜡名。腊八祭典,礼节恢弘。汉晋照旧,隋唐沿用。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皇家祭祀,带动民风。同日煮粥,华夏俗成。
腊八食粥,起自上古。易经记载,史记叙述。食名叫粥,宛若醍醐。秦汉例行,唐宋成俗。袁枚煮腊粥,道光写诗句。所谓八宝者,各家用料殊。多则十余味,少则三至五。桃仁红薯金丝枣,三豆六米加五谷。半夜起床兑好料,五更加水文火煮。开锅四处香,盛碗八方馥。喝粥图吉利,用料有说处。桂圆富贵,百合和睦;红枣早生,花生儿女;莲子恩爱,栗子成柱。大吉大利,上苍赐福。佛教传入中国,腊八施粥普度。粥锅出沙门,救济穷和苦。开始响晨钟,结束到暮鼓。
腊八出逸闻,见于侠客行。南海一小岛,距陆四天程。断肠蚀骨腐心草,十年一次展芳容。此花作为主料,辅以草根碎粒,再佐木薯碎片,入锅慢火煮成。粥色翠绿深深,粥味诡异浓浓。赏善罚恶成为令,广邀中原众英雄。先喝一碗特制粥,后参岛上太玄经。农木岛主情义厚,石破天惊悟性聪。嘉靖年间事,写进小说中。是真还是假,请君问金庸。

作者简介:
郑淑鹏,1944年生,山东济宁人,第二军医大学本科毕业。在部队任医院院长期间,奉命率领医院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荣立过三等功。内科主任医师退休。近年来先后在《中华诗词》《中华辞赋》《中华散曲》《中华诗教》和《中华楹联报》等纸媒报刊上发表诗词曲赋三千余首,另有多首在各级比赛中获奖。2022年6月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并发行诗集两部,内含诗稿5600余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