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赤子267
267军营捷报传
转干有困难
儿子在人民军队工作,生活,学习,那是另一部小说。作者不想涉足。
一
时间过的真快,儿子两年的服役期说到就到。两年下来,柳军军先后收到了两份“优秀士兵”的获奖证书。并且收到了一份义务兵转志愿兵的军属告知书。儿子在部队工作情况,不问自明。至少可以说,这是一名合格的军人。 ——儿子从军营来电话了,还是那种潜规则。义务兵转志愿兵(士官)需缴手续费50000元,问家中怎么办……?
二
柳军军陷入沉思——军队的四化建设十分重要。第一条就是革命化。这潜规则,那潜规则。用这种形式和手段,培养出来的骨干,在战斗中能舍生忘死,冲锋陷阵吗?真是杞人忧天,吃着百姓饭,想着国防部的事!柳军军为自己的无知无奈而感到可笑。看来,退伍,退伍!军军己经退到了愚蠢的程度……家庭出那么一大笔钱,让子女保家卫国,柳军军百思不得其解!一户种地的农民。既使年年是“万元户”,那也是毛收入,纯收入一万元。三年五年都凑不够!五万元。猴年马月才能凑齐。也许十年八年也凑不够那个数字!一句话,水太深,咱平民百姓过不了这个坎!
处于无奈,柳军军的儿子,胸前挂着金光闪闪的两枚“优秀士兵”胸章,光荣退伍了,从此结束了火热的军旅生涯……
三
地方的拥军优属工作非常到位。那一年,郭家堡公社的人均纯收入是2800元,两年的义务兵。补助是全公社两年的人均纯收入。柳军军十分幸运,在公社,领到了5600元优待金。
那一年,扬家桥公社的人均纯收入是10000元,儿子的战友刘宁,他领到的优待金是20000元……。同是一个天,同是一个地,同是一个军委主席!一同站岗放哨,一同保卫祖国,差距咋就那么大呢?柳军军不明白,军委主席知不知道这种事?打起仗来,拿钱多的士兵先上?还是拿钱少的士兵先上?还是干部先上?也不知道,谁能回答这个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