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月 夜
文/公明
夜,很深,很静,除了偶尔有婴儿的哭声传进我书房外,便没有其它的杂音;月,很明,很亮,不知何时也悄悄地走进了我的书房,爬在了我的身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面对如此宁静的月夜,我放下笔,步出书房,来到了户外家属区的水泥大道上,沐浴在明亮的月光下。我准备效仿朱自清先生,在月下漫步,写点“月色”什么的。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静夜思》使我忆及那遥远的故乡,仿佛看见了一张瘦小、苍白的脸蛋儿。那是我小学的同学,她叫曹敏。那时她父亲是右派,她小小年纪便在我们班上倍受歧视,我对她也毫不例外。一次,上体育课,我们练习跑步,曹敏在奋力向前奔跑时,我冷不防伸出一支脚,将她绊倒,摔了个嘴啃泥,嘴皮摔破了,弄得满嘴是血,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我却被老师大声呵斥。可曹敏呢,没有哭泣,而是咬紧牙关,爬起来怨恨地瞪了我一眼,又继续向前冲去。
不久,曹敏的父亲被下放到很远的山区劳动改造去了,曹敏也跟着去了,从此,几十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见到过她。每每忆及儿时的恶作剧,我都要懊悔不已,眼前总是浮现出她那怨恨的目光。我好想在有生之年能够见到曹敏,向她忏悔,请求她的原谅和宽恕。

“汪,汪,汪!”突然,一阵狗的叫声使我吃了一惊。那是企业花圃老师傅养的狗在叫。这时,夜风徐徐,送来阵阵花香,顿使我神清气爽,精神百倍。
曹敏走后,不到一年,我父亲也成了臭老九,住进了“学习班”即那种白天劳动改造晚上思想改造的牛棚。一天,我带着一支玩具枪到“学习班”去探望父亲,不想却给父亲带来了灾难。那天,我见了父亲后正准备往回走时,看见了过去父亲班上的一位女学生,便好玩地举起手中的玩具枪,“啪”地向她开了一枪。那女学生瞪了我一眼,就急匆匆地跑走了。
后来我才听父亲讲,当晚“学习班”的领导就把父亲叫去狠狠地训斥了一通,说父亲抗拒改造,竟敢唆使子女向领导组成员进行威吓,发泄不满,这是“阶级斗争的新动向”。原来那女学生也成了“学习班”领导组的成员,我父亲则成了她专政的对象。父亲检讨写了几十页也不能过关,第二天还被押送回学校进行了批斗,我那支玩具枪也强行收缴去成了“有力的罪证”……
儿时的我也真是调皮,不仅给别人造成了痛苦,也给自己带来了不幸。好在如今没有了那种疾风暴雨似的阶级斗争,进入依法治国的年代。我也才能悠然地漫步在这宁静的月光下,浮想联翩;从容地在灯光下写作,随意抒发自己的真切感受。这样想着,猛抬头仰望天上明月,更觉得今晚的月亮是那样的纯洁,那样的可爱。


作者介绍: 龚飞,男,四川泸州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笔名公明、于荷。高级政工师、记者。1963年2月生于泸县金龙乡(今龙马潭区金龙镇)。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市散文学会常务理事,泸州市江阳区政协文史研究员。四川省首届“书香之家”推荐活动入选家庭。曾担任长江液压件厂暨长液公司《长液报》责任主编,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信周刊》编辑、记者,泸州市总工会《泸州工运》副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