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我的那个春天
原创首发
文/杨渝华(重庆)
1973,安岳的冬天来得特别早,接连几天的朔风呼呼吹过,安岳罕见地下起了雪。雪花飞舞,风也轻柔柔的。一夜之间,安岳县城披上了一件美丽的银装。
我当时兴奋得跳起来。一个人跑出单位办公室,绕过公园里“万刃宫墙”,踏过南门青青石板桥,奔过新安饭店,上府街,土城门…
那时的我,心中有一半是信仰,一半是迷茫。安岳这座小城会不会是我未来的家乡?
---
雪一直在下,我一直在雪中奔跑…
我的脑海闪过几段令我终生难忘的画面。
一辆解放牌汽车前,慈祥的妈妈紧紧抓住我的手,细细地叮咛:“晓华,听说安岳那边穷得很,今后妈不在你身边,你要学会自已保护好自己。到了安岳,别忘给妈来封信。”
“妈,晓华知道了,你回去吧。”
解放牌汽车开走那一刻,我发现妈妈依依不舍的目光中泪花在闪烁。
我终于忍不住哭了。
我朝妈妈挥挥手:“妈妈,再见啦!”
妈妈廋弱的身子在风中颤抖,直到在我的视线里模糊,消失在重庆菜元坝汽车站前…
---
雪一直还在下,我的思绪飞得好远。当年,上山下乡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我的青春,我的信仰,将会在安岳这片土地上生根开花吗?
我真不知道,我只觉得时间对于我说,既漫长又短暂。和我同来安岳的几位知青,都耐不住寂寞耍朋友了,而我一直生活在迷茫中,也从未认真去考虑过自已的个人问题。来安岳五年时间,我从一个小女孩变成一位成熟的大姑娘。或许世界上什么都可以改变,唯独心中的信仰不能变。
心情落寞之时也难免孤独,一本《少年维特的烦恼》成了我的枕边书。书中一句“哪个少女不怀春”,常令我心跳加快,脸颊泛红。
单位的同事大都很关心我的终身大事,帮忙替我介绍对象。那年头,谈恋爱叫耍朋友。有时介绍的人太多惹得我心烦,我只好找出各种理由来推诿,可同单位的廖阿姨不是个好对付的主。
那年下雪第二天,我在下班路上廖阿姨叫住我。“晓华,阿姨找你有点事。”
“阿姨,什么事?”我笑。
“县农修厂有个姓谢的小伙挺不错的。”
我隐隐感到不妙,但嘿嘿直笑。
“廖阿姨,人家小伙子不错,关我何事?”
“晓华,你是真涂糊还是装蝴涂。”
“廖阿姨,我真不想耍朋友。”
“不耍,你都快二十五岁了。人家在机械厂上班,也配得上你。你再这样拖几年,女人三十豆腐渣,看谁还要你?”
“嘿嘿。廖阿姨,没人要,我去千佛寺当尼姑,岂不更好。”
“晓华,你正经点行不,星期六晚七点半我家见。”
廖阿姨甩下这句话就走了。
我一脸无奈,真被廖阿姨搞得头大了。
---
相亲,在安岳算一个古老的习俗。当年的我真算得上老姑娘了。安岳农村青年十八九岁就当爹当妈了。但是我的思想相当传统,我在重庆上过学,清纯如一张白色的纸。
我一直认为,好像与男子去见了面,就注定两人必须牵手一生。廖阿姨处事虽然霸气,但晓华也不是省油的灯。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你有计策,我也有对策啊!
这紧要关头,当然得请我的好友冯珊珊出马,正好她这两天来我单位玩。
“晓华,你这是唱的哪一出?你去相亲,让我陪你去。不行,不行。”
“冯姐姐,你帮帮我吧,你人高,身材又好,人又漂亮,保证那姓谢的小子连看我一眼都不会。”
我拿出我压箱底的绝物,一件灯芯绒红上衣。冯珊珊一见,双眼直发光。
“晓华,这件衣服真漂亮,送给我吧。”
我一口接住,“那不行,这是我妈从重庆带下来的,我做新娘那天得穿。今天是破例让你冯姐姐做一回洋盘。”
“好好好!谁叫我俩是好姐妹,同是重庆知青,姐冒死替你顶一回!”
星期六那天夜晚,天上的飘雪早已停歇,月亮从树梢缝隙里爬上来,亮晶晶的。我和冯珊珊手牵手地去廖阿姨家。
一路上,我心也敲起波浪鼓。这姓谢的倒底暗中偷看过我没有?管他的。冯珊珊穿上这件灯芯绒上衣真是漂亮,她朝我显摆,骄傲得像一位公主。
我一身旧旧的蓝布衣服,就像公主旁边的一只丑小鸭。因我身材小,用一句最夸张词语来形容,顶多算四川的一块“小家碧玉”吧。
反正那时我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我毫不起眼,平凡如路边一根小小的狗尾巴草。我和冯珊珊还没跨进廖阿姨家门,廖阿姨和一个看上去二十八九,中等个子的男子热情地迎了上来。
我尾随冯珊珊身后,没正眼瞧他。那时的我,如一尾上水的泥湫急挤进门去。
廖阿姨满脸堆笑,热情地端茶递水,搞得我和冯珊珊一点不自然。
经廖阿姨介绍后,我知道那男子叫谢小田。谢小田也毫不客气坐上一张方桌的正上方,冯珊珊更不害生,一屁股坐上谢小田的对面,拉开了架势。
我当然躲角角,选择了侧方的櫈子,双眼盯住墙上一幅《智取威虎山》京剧照。
我心中暗自乐,这下有好戏看啰。
冯珊珊是我们重庆知青中最会说一个,“听说你是县农修厂的,安岳这山高地不平的地方,你们造的农业机械能派上用场吗?”
冯珊珊双眼盯住谢小田问。
谢小田不敢直视冯珊珊的目光,低下头去。我想,谢小田面对冯珊珊盛气凌人的气势开始紧张了。
谢小田语气很轻。“这应该是有用,但不是全有用。”
“你这不等于没说,我杨晓华从小就在大城市长大。知道吗?重庆,多少个安岳大!”
冯珊珊的语调更犀利了。
“我杨晓”
作者简介
杨华玉网名杨渝华,重庆渝中区人。四川安岳作家协会会员、资阳市作协会员、四川小小说学会会员。自幼爱好文学、书法、摄影。其作品不少在全国、省、市、县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并获奖,出版著作有《我与共和国同龄》1—2集。
————————————————
投稿须知
1,投稿作品必须是原创首发作品。谢绝敏感话题以及违反投稿条例,禁止一稿多投,文责自负,本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
2,关于稿费,读者赞赏金额少于20元不予结算,文章发布七天后结算。第八天起,后续赞赏不再计算发放。没有赞赏金,不足20元的没有稿费。赞赏超过20元60%为作者稿费,带有诵读的作品,赞赏超过20元作者40% 主播20%为稿费。40%用于平台运转和发展。稿费以微信红包形式发放,请加总编微信,方便发放稿费。稿费红包24小时不领取,视为自愿赞助平台。
3,投稿视为同意此规则,诚邀广大文学爱好者投稿。
投稿题材以现代诗,诗歌,短诗,微诗,散文,随笔,五言,七律,词……
4,来自网络的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总编删除!


投稿请加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