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新梁庄 好风传水城
文/张永明
(原创 灵秀之家 灵秀师苑风
2022-12-06发表于河南)
水城西5公里许——梁庄,属古镇尚屯,上溯春秋称盂,七国会盟,浩气英风源远流长。而今北依茅草河,南临327省道,睢廖公路贯穿东西,交通便利,通往全国。辖梁庄、埠口、双庙、北王四自然村,位于尚屯、涧岗、蓼堤三乡交界,资源丰富,人杰地灵,物华果茂,文化昌盛,曾被河南省委誉为“豫东平原一枝花”。
曾几何?在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发展大潮中,梁庄落伍了,贫穷和落后缠绕着,举步维艰,何方寻求嬗变之路?人人困顿,彷徨踟蹰,经济衰微深陷泥淖,嗷嗷待哺。
是党的三农、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政策送来了春风,梁庄人,集思广益,科学研判,大手笔摹画蓝图,内挖潜能,外寻机遇,短时间实现梁庄华丽蝶变。乡村振兴工作组协同村支书,带领梁庄朴实真诚的老百姓,战寒冰斗酷暑,不惧艰难,立足现实,精准施策,亲力躬行,成绩斐然。使老百姓经济盘活逆转,钱袋子充实了,告别贫穷,走向富裕。梁庄人感谢工作组,一句话“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的好领导”,言语简朴,却很实在。
扎根乡村,深植智慧,提振精神,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让群众在喜闻乐见中,自觉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持。
工作组思贤若渴,多方探寻,优中求精,最终选中惠济文化大观园董事长陈志明,具体运筹规划实施:普法一条街,文明新风小巷,致富之路,三农共享中心,梁庄村史馆,梁庄文化广场。潜移默化中承载着孝善文化,乡土文化,名人故事,好风家训。中华美德,薪火相传,古圣先贤,创业启智,扎根梁庄催人奋进,感人肺腑。
硬化、美化、亮化的新村街道,纵横交错,通村连户,翰润溢香。青瓦屋顶马头墙,绿蕴院落花格窗,家家迥异,户户精致,美得令人窒息。农民安居乐业,文化丰富多彩,人人和谐相处的幸福新农村,令人陶醉。真是:田园造就庄稼汉,别墅安居种地人,梁庄日子甜如蜜,百姓声声颂党恩。
蓝天白云下,浓绿尽染,鸟鸣悦耳,走村串巷,村墅鳞次栉比。古朴典雅,恬静安详,没有喧嚣和繁杂,几千年如一日,从容淡定,片刻驻足让人感悟韵味,感知精髓。
发展需要文化来繁荣,民心需要文化来凝聚,讲理论,传政策,授技能,送温暖,颂精神,全村上下齐动员,牢记使命奔前程。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做实文化惠民。铸魂化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使幸福美丽乡村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农民自觉制订遵守道德评议,惩戒监督,典型示范,村规民约,乡村调解。促进乡风文明进农村,传统美德进农家,优秀文化进“农心”。每年选评“十星文明户”,“五好家庭”,“美丽庭院”,“道德模范”,传承好家风,传播励志家训,创建特色文化,聚民心,凝合力,坚定走梁庄村特色发展之路:工、农、商、旅综合发展新思路。
这里一石一木,一亭一落,昭示着代代秉承忠孝廉礼之美德。旋踵即景,移步换天,层层迭迭,错落有致,绵延历史余韵。粉墙黛瓦,朴素淡雅,木石结构无需刻意搭配,已是相得益彰。科学管理,村容整洁,乡风文明,远播华夏,管理民主,好风相从。自然之美,和谐之美,文化之美,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田园的静谧,把城市里的喧嚣,一扫而光。文化中心广场,雕梁画栋,图文并茂,激浊扬清,玉柱精琢,插画设计,匠心独具。排排座椅,或纳凉或交流学习,人们用朴实的行动,书写着这里的故事。各地游人云集而来,陌路之人亦能交浅言深,畅谈甚欢,赞不绝口。“整洁、美丽、富裕、和谐”,生活质量和文明品味持续攀高,是每一个梁庄人的追求!
高天之上,浮云聚散,“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精神追求,鼓舞激励着梁庄人攻坚克难,勇往直前。每一张洋溢青春笑脸,都能洞悉梁庄村质的飞跃,感受民风的质地淳朴,热情好客。玉米油绿,一抹凝眸,花生含黛,款款深情,都诠释着对新时代的感叹。
梁庄人在工作组的带领下,结合惠济文化大观园智慧,在古老的大地上,编织出一方水城新襄锦,镌刻着美好的未来和希冀。经济发展与文化面貌的统一,新与旧的柔和,今与古的共存。来到这里不由得深深地爱上她,离开这里无限眷恋她——睢县尚屯镇新梁庄魅力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