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缱绻
原创首发
文/贾洪国(西藏)
主播 燕秋 
小时候,包子和饺子对于我,绝对属于奢侈食物,吃一回都要高兴好几天。
七岁那年端午节的前一天,天气特别好,父亲一大早就把我叫起来,叫我跟着他去镇上榨菜籽油。
父亲叫我一起去是因为一个月前曾许诺,等油菜籽榨成油卖了,一定给我买包子吃,心一直惦记着热腾腾的肉馅包子。
一路上包子的馋香搅动着味蕾,满心欢喜地一路小跑,感觉那天太阳、白云都在跳舞,喜鹊、斑鸠也在歌唱。父亲背着三十多斤油菜籽,母亲在家里称过了,就算三十斤,一斤菜籽能榨出三两五的菜油,一共可榨十斤油,卖三斤可得五元钱,除去加工费三元,还有两元钱可以自由支配,给我买包子的钱就在这个两元钱的开支计划里。
我们终于到了镇农机站,那天没有榨油的人,工作人员的双手白白胖胖的,他抓了一把油菜籽在手里捏,只说了一句:菜籽不干,去晒!说完就把我们请出门外,锁上门就出去了。
我看到父亲的脸色沉重,汗水的痕迹刻画出他失落的心情,没有办法,我们只好把菜籽倒出来铺在街上的水泥地上,那天太阳光照特别强,水泥地板被晒的发烫,黑油油的菜籽也被晒的快出油水,在阳光下闪烁着黑珍珠般的光泽。
在等待的功夫,我走近了包子摊,那包子皮白个大,里面的肉馅是猪肉的,再配上豆沙、小葱、米粒等,闻见味道已经让我咯噔咯噔口水咽个不停,我眼睛直勾勾盯着蒸包⼦⽼两⼝忙碌的⾝影,闻着笼屉那裹不住的⾁⾹。实在忍不住,就耍点机灵,装点勤快,帮⽼两⼝抱柴⽕,烧锅,忙前忙后,⼲点这些,忙点那些,总⽽⾔之,尽量展现⾃⼰的功劳,哄得⽼两⼝⾼兴了,希望包子铺老板大发慈悲,破天荒给我送上⼀个包⼦解解馋。
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瞪眼说了一句:忍忍吧!再等一会儿我就去给你买!我立即转过头去,假装不看,可嗅觉依然还能清晰链接到包子的鲜香。一个吃包子的小女孩哎呀叫了一声,紧跟着就哇哇大哭起来,她母亲冲上去啪啪两个巴掌打在女孩的屁股上,一边打,一边呵斥:滚回去!滚回去!小女孩哭的更伤心了,一把鼻涕 一包眼泪。她的小哥哥上去安慰,拿着手里的半个包子递给妹妹说,别哭了,你吃吧。我这才看到小女孩的包子没吃两口,就掉到水沟里了。我心里也很遗憾,可惜了呀------心里想着一会儿我也就有包子吃,心里暖洋洋的。
我们就一直在那里等着,等到下午两点半,榨油师傅才来上班,看上去他喝酒喝得红光满面,一边走一边用牙签掏牙缝,掏几下,嘴巴灵活地画圈动吧动吧,然后噗噗地吐出嘴里的异物。
我们赶紧收拢菜籽,这回彻底晒干了,酒醉饭饱的榨油师傅很无赖的把我们家的菜油榨了。虽然榨了油,但已经错过了卖油的时间,让我馋得心慌的包子,也没有吃到。
回家的路上,家里妈妈做的饭香牵引着我的脚步,我一路小跑,只是不怎么说话。阳光更加灿烂,白云已经飘到了远山,溪边的李子已经成熟了,父亲从树上摘了几颗,我吃了一颗,龇牙咧嘴嚷嚷着太苦啦......
作者简介
贾洪国,1968 年生人,西藏军旅五年,荣立部队新闻报道三等功一次,双流县报编采工作十年。曾获全国农民报好新闻一等奖。三十多年来,在各级报刊发表散文400余篇,有数篇获奖。出版有个人文学集《 一花一世界 》、《 人生足迹 》 、《 风兮雨兮》。
近年来,主要精力用于采写《寻访战友故事集》已完成了十五万字的创作,已完成了二十多万字的《战友情与舌尖上的记忆 》初稿创作。因为“人在变老,战友情却历久弥新!”
把文字当成爱好经营,把生活当成诗意品味,一念花开,一念云起,在时光中拈花微笑,能穿透岁月的漫漫尘埃。
主播简介
燕秋,原名:杨秋燕,高级政工师,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工作多年,喜欢阅读与朗诵,愿用声音传递美好,用知识滋养人生!
————————————————
投稿须知
1,投稿作品必须是原创首发作品。谢绝敏感话题以及违反投稿条例,禁止一稿多投,文责自负,本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
2,关于稿费,读者赞赏金额少于20元不予结算,文章发布七天后结算。第八天起,后续赞赏不再计算发放。没有赞赏金,不足20元的没有稿费。赞赏超过20元60%为作者稿费,带有诵读的作品,赞赏超过20元作者40% 主播20%为稿费。40%用于平台运转和发展。稿费以微信红包形式发放,请加总编微信,方便发放稿费。稿费红包24小时不领取,视为自愿赞助平台。
3,投稿视为同意此规则,诚邀广大文学爱好者投稿。
投稿题材以现代诗,诗歌,短诗,微诗,散文,随笔,五言,七律,词……
4,来自网络的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总编删除!
投稿请加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