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地记得,在2021年4月19日的清晨。与王今伟、崔艳蕊、马红梅、王志明、李宗正等几位老师相约来到清风楼前——在这里吟诵清风楼的诗篇。
吟诵、吟唱,是传统的读诗读词读文的方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吟诵活动自然要数诗歌吟唱。众所公认,诗歌源于劳动,早在人类未有文字之前就诞生了。
"诗歌不分化的时候,诗也是吟,歌也是吟。"因此,先民们的吟唱是非常久远的事了。
诗经文化,穿越千年,那吟唱的画面里有河流、有芦苇,有君子、也有美人,全是真实纯朴生活的率真写照。也许今天的吟诵活动与诗经无关,但吟唱的形式却与其有某些相似之处。
今天,老师们吟唱的没有蒹葭、南山,只有大运河与清风楼,这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艺术。我在想,无论是官员、学者也好、诗人、百姓也罢,人们都愿意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运河文化的热爱,并能从中获得文化赋予给我们心灵的浸润与乐趣,真的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古往今来,名人写清风楼的诗篇很多,今天老师们只选取其中的几首,同一首诗词,不同的吟诵,唱出了老师们对美的理解和寄托,也唱出了生活的精彩与惬意。
崔艳蕊、李宗正吟诵:《清风楼怀古》
崔艳蕊、李宗正、王今伟、王志明、马红梅吟诵元萨天锡《清风楼》
今天,杂技公园、武术公园、百狮园、绿博园、国家非遗展示中心、码头、运河桥、乾宁生态园等文化带建设遍及沧州运河两岸,给人们提供了更多亲近运河的机会,有了更大的吸引力。我们可以水上行船、堤岸漫步、武术健身、舞蹈休闲、骑行旅游、观河赏景……现在的运河生活,充满了无限诗意,丰富而多彩、赏心而悦目。 传承运河文化让我们爱上了沧州;探索古今艺术生活,我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唱响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