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巴黎的冬天并不寒冷。塞纳河涛声依旧。走过了三十二个春秋的欧洲龙吟诗社迎来了她的第十七届社长团就职典礼。我荣幸地应邀出席,与巴黎文化届及侨界同仁共同见证了这一隆重而难忘时刻。

和其它社团一样,龙吟诗社经历了最为艰难的一个时期。一场从未遇到过的新冠疫情延续了近三年,这导致世界范围内百业萧条,法国的华人文学社团也不例外。前任老社长林鸿范先生曾竭尽全力挽救,使龙吟诗社在汹汹疫情中逆流坚持,屹立不倒。尽管如此,远远超出预期的疫情蔓延,迫使龙吟诗社如其他兄弟诗社一样,因疫情而进入发展低潮。

两年前,老社长将龙吟诗社的大印委托给了换届推举出来新的接班人胡明国先生,希望他能够带领龙吟诗社继续与疫情战斗,平安地走出困境,重铸龙吟辉煌。“人间有味是清欢,何处春江无月明。”上任伊始,胡社长就打破了疫情的藩篱,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通过吸纳人才,扩大了诗社队伍;通过内部交流学习,提高了诗社的整体诗词创作水平,得到了有识之士的好评;坚守《龙吟诗社》阵地,恢复出版《龙吟》杂志。这三板斧对症下药,迅速稳住了危机局面,使这条中华龙船重新平稳地行驶在万舟竞帆的塞纳河面。两年期间,龙吟人非但没有屈服于疫情的肆虐,反而逆风而行,勇敢进击,取得了可喜成绩。就是在这个环境下,龙吟人再次把信任投给了胡明国,希望以他为首的新一届社长团能够率领全体龙吟人再接再厉,乘胜前进,走出疫情,走向既定的目标-诗和远方。如果说,上一届的社长团是在龙吟诗社而立之年、正逢新冠疫情肆虐之际就职的,而这次胡明国社长的连任就是对两年来龙吟诗社所发生的诸多积极变化的一种更大的认可、肯定与信任。法国华社各界侨领代表也纷纷上台致辞,祝贺龙吟诗社新一届社长团诞生履新。在本届龙吟社长团就职典礼上,龙吟人及各届来宾共同吟诗诵词,高歌引航,践行了孔子“不学诗,无以言”的诗训,牢记龙吟诗社创始初心,无论走到哪里,永远遥望东方,拥抱太阳,热恋祖国,不忘家乡。作为法国乃至全欧洲最早创建的文学社团,龙吟诗社三十多年的历史,就是法国华人文学史的一个缩影。受龙吟诗社的启发,法国华人的文学社团和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涌现,这对繁荣法国华人的文学创作局面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从这个角度而言,龙吟诗社便是法国华人文学的奠基者。借此机会,我们巴黎汉唐文化社谨向龙吟诗社表示深深的谢意,向以胡明国社长为首的第十七届社长团就职履新致以热烈祝贺,衷心祝愿龙吟诗社继续奋进,再创佳绩,更上高楼!
我们还为这次的盛典特别献上了一个富于浓浓汉唐诗意的节目:由汉唐中阮琵琶演奏者曹丽文女士伴奏、由林相伟会长与我合诵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长诗名篇《琵琶行》。我们巴黎汉唐文化社愿以此为契机,搭建起两家兄弟诗社的友谊桥梁,携手并肩,共同传扬中国诗歌文化,促进法国乃至欧洲华人文学艺术界的整体繁荣,为海内外华人创作出更加优秀的诗文作品,用中国文化的甘泉浇灌海外炎黄游子一颗颗炎炽热之心。法国华人文学是构成法国华人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主体内容,而诗歌又是法国华人文学的先锋。古人云:诗言志。法国华人诗的语言就是代表我们华人同胞发出的心声。而这样的心声,首先应在法国华人圈广为流传,尽人皆知,使之成为我们法国华人同胞的纽带;其次,包括诗、散文和小说等法国华人文学也是沟通法国华人与中国内地同胞及海外各国华人侨胞的桥梁和平台;同时,法国华人文学也是与法国、欧洲文学界融合、沟通、交流的粘合剂。使用好这个粘合剂,对于中国文化的对外推广传播、加强中外文化的交往会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让我们一起漫步在巴黎的大街小巷,行吟于往来交错的塞纳游船,一边欣赏自然与人文美景,一边读诗,作诗,译诗,吟诗,让古老东方的美丽诗篇在吟诵中传遍巴黎塞纳河畔。值此龙吟诗社庆典,踏夜归来,余兴未尽,借此良机,因为长句,歌赠龙吟,命曰《龙吟塞纳伴诗行》:巴黎白鹿苑
【作者简介】
陈言齐,原名:陈旭英,微名:白鹿雄鹰,陕西蓝田白鹿原人。西安外国语大学法国语言文学学士,法国新索邦-巴黎第三大学暨巴黎高等翻译学院翻译学硕士。研究领域及实践范围涉及文学、文化及科技商务之翻译、诗文创作、法国及国际时事评论、图书馆情报学、海外华人社团活动等。个人理念:在翻译中对比中法文化之异同,在交流中推广中华文化之精华,在游历中考察法兰西及西方世界之风土习俗,通过实地观察点评法国及国际时事热点,用诗文寄托家国情怀,抒发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注:配乐及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