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父亲拉二胡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有时沿门卖唱,有时街头卖艺,有时跟随花担子拉拉,后来,父亲的二胡越拉越出色,大队成立"文娱宣传队"时,父亲被挑选为二胡手,二胡的特长得到了发挥。
那个年代生活极其艰苦,全靠上工挣工分钱,有时吃了上顿没下顿,父亲把所有的痛苦与悲愤都寄托于琴声之中。在我小时候,父亲拉得最多两首歌曲是《二泉映月》《苦菜花》,尤其他拉的《二泉映月》悲凉、凄惨至极,那曲调委婉悠扬,哀怨苍凉,似低声细语的倾诉,扣人心弦,好几次见到父亲的眼泪也在不经意中滴洒在衣襟上……
1992年,我高中毕业。参加工作不久,我便买了一把二胡送给父亲。父亲接过二胡,脸上乐开了花,拿在手上仔细端详,久久不肯放入箱中。犹如见到多年想见的贵宾、厚友,经过一番调试后,他轻轻地拉开弓弦,发出了清脆悦耳的声音,他激动地说:“这二胡音色不错!”“佤儿子真孝顺,佤儿子真善解人意!”
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我家走上富裕之路。不仅不愁吃、不愁穿,1997年我家还建起了三间三层楼房,日子如倒吃甘蔗节节甜。农活之余,茶余饭后,父亲总要操起二胡与大家一道分享自己心中的快乐。只要父亲二胡一响,左邻右舍、街坊邻居都会来凑热闹,解乏消困,愉悦身心。
父亲演奏的歌曲也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原先的哀怨悲凉变得轻松活泼起来。除非应人之约,他很少演奏《二泉映月》《苦菜花》,他说,这歌不应景,他拉得最多两首歌曲变成了《春天的故事》《好日子》。一曲《春天的故事》,激昂舒缓,仿佛向人讲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中华大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一个又一个故事。一曲《好日子》,激情澎湃,演奏出了内心无比喜悦之情……他乐,听的人乐,每次都是欢歌笑语,掌声不断,其乐融融。
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年老年优待金有所增加,父亲非常兴奋,一下子花去3000多元买了两把二胡。一把低音二胡,一把高音二胡。父亲如获珍宝,逢人便说,国家政策好,恰如没有增长优待金。买两把二胡可以牵扯着用,这样和同伴合作演奏时,效果会更好些。
听说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组建老年业余文娱演出队时,父亲连跑带蹓到社区报名参加。父亲只要手头农活不多时,就会一手夹着二胡,一手拿着茶杯,总要邀三约四,将几个演奏的“死党”约到老年活动中心聚聚,唠唠家常,拉拉二胡。
父亲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他拉二胡,字正腔圆,温柔舒缓,如歌如吟,旁听的人开心,参加一同演奏的人佩服,不经意间父亲成了业余文娱演出队演奏的“头头”。父亲虽然不是党员,但他政治意识非常强,自加入了老年业余文艺演出队后,好像又变了一个人。他拉的都是反映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时代精神的歌曲,《党啊,亲爱的妈妈》《我和我的祖国》《走进新时代》是他拉得最多的几个保留曲目。父亲说,老年业余文娱演出队虽然不是“正规军”,毕竟属于社区的,就要歌唱党,歌唱祖国,就要帮社区宣传宣传。
父亲今年已过古稀,但依然精神矍铄,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他将会用他的琴声,讴歌新时代强音,谱写华美的乐章,描绘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新最美的蓝图。
评论者:史根银,泰州历史学会常务理事、高港区师德模范、高港区五老志愿者、泰州市胡庄初级中学历史高级教师;37年扎根乡村教育 ,他始终信奉这样的名言:
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在于奉献,在于蜡烛般为事业耗尽心血,在于海燕般为事业风雨兼程。 《父亲的二胡心曲》跨越50余的历史,见证了祖国农村的变迁,文章开头:我的父亲是个二胡迷,拉二胡已有50多年的历史,他把自己对人生的见解、生活的感悟都凝聚在二胡的两根细细的弦上,不同时期,不同年代,都会拉出不同的心曲。开宗明义,点明主旨。
接着,简笔勾勒,父亲文化不算高,甚至,连小学都未毕业。但心灵手巧,对音乐悟性强,还能就地取材,自制二胡,度过那段美好的时光。
酷爱音乐的母亲就是被父亲“拉”回来的,一个拉字,用得妙极了,一方面,共同的爱好,让父母走到一起,二胡就是红娘,另一方面,父亲的二胡还拉出人世间美妙纯洁的爱情。拉二胡,争工分钱,父亲是文娱宣传队骨干,在那个火红的年代,为养家糊口争光添彩。父亲拉得最多两首歌曲是《二泉映月》《苦菜花》,尤其他拉的《二泉映月》悲凉、凄惨至极,那曲调委婉悠扬,哀怨苍凉,似低声细语的倾诉,揪人心动,好几次见到父亲的眼泪也在不经意中滴洒,这对于我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看散场电影《苦菜花》引发强烈共鸣,至今,我还记得我们十一二岁的孩子放学后去扯猪草,唱《卖花姑娘》,一个个身临其境,泪水哗啦啦!时代在前进,父亲的二胡飘出了欢乐的歌,二胡也不是土制的了,用老年优待金买了3000余元的高档二胡,反映了人民向美好生活迈新了一步。如今,父亲今年已经76岁,他依然精神矍铄,二胡几乎每天成了他的“必修课”。餐前饭后,他总要弓着身子拉上几把,由于拉的年代久远,他的手指磨出了厚厚的茧,可他一点也不在乎,他要把好日子,通过双弦表达出心情来。升华了主题。
应该说,此文与《屋前路简史》《一碗半馄饨》《半间老屋》《不愿醒来》等构成一个系列,反映了新中国广大农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贫穷到富强,用勤劳的双手共同筑起中国梦,我们有理由相信,新时代新农村,人们正踔厉奋进,勇毅前行,助推村镇经济的腾飞。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刘大师以自己雄厚的笔力,敏锐的洞察力,一展风彩。我们祝愿刘主席在文学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康庄大道上昂首阔步,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