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名篇与秦皇岛(264)
李大钊《登楼杂感(二首)》
撰稿:学 贵
主播:月亮泉
李大钊(1889-1927)号“独松”、“北李”,在中国举起俄国十月革命旗帜第一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直隶永平府乐亭人,是遗腹子,出生16个月母亲亦去世,由祖父抚养成人。1905年考入永平府中学堂,1913年天津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去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曾参加反袁运动。1916年回国,历任北京《晨钟报》总编辑、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和《新青年》编辑。俄国十月革命后,最早接受和传播马列主义,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创办《每周评论》,积极领导五四运动,并和改良主义思潮作坚决斗争。1920年2月,在护送陈独秀离京赴沪途中,与之商讨在中国建立共产党,“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成为佳话;3月,在北京大学组织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0月,在北京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时称“共产党小组”;年底,决定成立共产党北京支部,为书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负责北方区党的工作,并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主任,组织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山海关铁工厂京奉铁路工人大罢工等工人运动。国共合作期间,在帮助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改组国民党的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是中共第二届候补中央委员,第三、第四届中央委员。
1927年4月6日,与妻子、两个女儿被张作霖逮捕入狱。他受尽酷刑,始终严守党的秘密,竭力掩护和解救同时被捕的同志。4月28日,惨遭绞杀壮烈牺牲,年仅38岁。

《登楼杂感(二首)》
其 一
荆天棘地寄蜉蝣,
青鬓无端欲白头。
拊髀未提三尺剑,
逃形思放五湖舟。
久居燕市伤屠狗,
数觅郑商学贩牛。
一事无成嗟半老,
沉沉梦里度春秋。
【拊髀(fǔ bì)】 以手拍大腿。

其 二
感慨韶华似水流,
湖山对我不胜愁。
惊闻北塞驰胡马,
空著南冠泣楚囚。
家国十年多隐恨,
英雄千载几荒邱。
海天寥落闲云去,
泪洒西风独依楼。
【北塞驰胡马】 指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入侵。
【南冠泣楚囚】 指被压迫民众为家国危亡而哭泣。

1907年,诗人从永平府中学堂考入天津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他把自己的住所取名为“筑(zhú)声剑影楼”。“筑声”出自高渐离以筑扑击秦皇的典故,彰示他忧国忧民、崇尚侠义、以身报国的强烈愿望。
这两首感慨悲歌的七律诗,是1908年以“筑声剑影楼”署名发表的,这是所见诗人留世的最早诗篇。诗人目睹清廷腐败、民族遭难,在诗中为身处困境焦愁,渴望找到救国救民谋略,然心系民族危亡却苦于乱世中难有作为,表露了他对时局的感叹,以及对自己快到弱冠之龄却不能为国赴难的急切之情。

其一表达深深的自责和无限愁苦。
其二表达匡时救国的迫切愿望:首联借景浇愁;颔联对帝国主义入侵祖国边疆悲愤交加;颈联爱国忧民与报国无门矛盾交织;尾联情不自禁放歌当哭。
诗人用这样的诗句表达对国家危难的悲愤、有志未伸的遗憾,希冀匡时救国的迫切愿望跃然纸上。
【筑声剑影楼】 用高渐离典。高渐离,战国末年燕人。擅长击筑。燕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王政(即秦始皇),到易水送行,他击筑,荆轲和歌。秦朝建立后,秦始皇闻其善击筑,命人熏瞎其目,使击筑。他在筑内暗藏铅块,扑击始皇,不中被杀。筑,古代击弦乐器,形似筝,颈细而肩圆。

读李大钊烈士诗记感如下:
濡水长流贯永平,
孤竹古地跨西东。
诞生北李国之幸,
开略先河赤帜擎。
【濡水】 滦河古称。

撰稿:李学贵,秦皇岛市政协第八届至第十届委员会秘书长、党组成员。曾任秦皇岛碣石暨徐福研究会顾问。主编《秦皇岛市政协志》《秦皇岛市政协文选》,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人物/诗词与党史——庆党百岁百期》在京津冀头条专题连载,博得广大听众、读者青睐。

主播:王庆阳,网名:月亮泉。退休前曾任秦皇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卫生学校、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党委书记。个人专著《养正新论》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热爱生活,喜欢用诗文记录身边的人和事。喜欢用朗诵,为多个平台主播,用声音倾情传递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