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暖(散文)
山东秦英霞
深秋,连续下了几场雨,气温骤然下降。因为还没有开始供暖,女儿嚷着有点儿冷,就打开空调,屋里顿时暖和起来。看着她穿衬衣长裤舒松自如的样子,我就想起小时候过冬取暖的情景。
那时,冬天为了取暖,我们农村人们都把做饭的锅头盘在睡觉的北屋里。锅头连着土炕,铺一张芦苇席子,然后就是一卷卷的铺盖。用柴草做饭烧火,热气通过土炕驱散寒气,让被窝不再冰凉。从冬天到春天二三月间,全家的饭都在大锅里做,家家户户的房顶一角上竖着砖砌的烟囱,平时还好,就怕刮北风,屋里会出现“倒烟”(炊烟冒不出去,还倒回屋子),灶前烧火的人被呛得睁不开眼,直流泪。那年代几乎每家屋顶的檩条和椽子都被烟熏得黑乎乎的,就这样,老百姓烟熏火燎的日子过了几千年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分田到户了,生活开始变好了,很多人家修房盖屋。不再把锅头修在新盖的瓦房里,冬天大多用炭炉子取暖,富裕的人家会买蜂窝煤。一般农户会买回粉碎的大炭和上土摊开做成炭饼子。能天天生炭炉子家的人都是日子好过的了。晚上睡觉,细心的父母会拿输液瓶子,灌上热水当烫瓶儿,放在被窝儿里暖脚。这样的取暖方式,有时水瓶子会炸裂,有时瓶嘴橡皮塞开了弄湿被窝,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更有因为煤气中毒造成家破人亡的悲剧。

再后来,村里通了电,年轻人追求时尚,买电褥子取暖蔚然成风,却有很多老年人怀念旧时光,专门请盘火炕的师傅在厢房里盘上火炕。冬天搬到偏房里住,夏天又到正房里住,做到冬暖夏凉。
十年前,我们进城搬到楼上住之后,冬天可以集中供暖。送上暖气以后,屋里花草虽然放慢了节奏但是照样生长。一家人都穿着春秋装过冬,出门上车有暖风,下车上楼有暖气,不再怕寒冷的冬天。不再穿臃肿的棉衣行动迟缓。现在,冬天取暖方式又卫生又干净。

想想过去过冬天的时候,为了取暖而揣手、跺脚、坐在墙根晒太阳的情景,想想冻手、冻脚、冻耳朵的痛苦,看看现在城乡人民坐在春天般的房子里取暖,我们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到祖国正走向繁荣富强。相信我们未来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作者简介:秦英霞,喜欢孩子,喜欢文字,喜欢用笔记录触动心灵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