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母亲大人仙逝十周年
杨秀英
今天是母亲张玉芳仙逝十周年,时年八十三岁。现有兄弟姐妹七人都是母亲含辛茹苦,从小到大,一手培养长大,成家立业,各家都子孙满堂,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都是父母恩泽的结果。父母的养育之恩,世代不忘!
因疫情影响,本人在南京回不了家乡滨海,好在其他兄弟姐妹六人能团聚一起,进行纪念活动,已经是实现多年来的愿望了。
父母虽已离开我们很多年了,但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子女,热爱家庭许多动人事迹和宝贵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发掦光大的!
父母对子女的恩情如日月光辉,
父母的可贵精神与天地长存!
父母的一生可著书立传。
现在摘要简述以下三点:
一是终身一贯的吃苦耐劳,舍己为人精神!现在一对夫妻培养一个小孩就觉得很苦,那时父母养活八九头十个小孩长大成人是常事,每天为生存,为忍饥挨饿而想方设法奔波,母亲为了生活,经常是挖野菜拣菜皮过日子,有时有点好吃的,都要让给子女吃,母亲一辈子常说的一句话,再好吃的东西,咽下肚子后都是一样的,以此来安慰自已。父亲在子女长大后,为使子女自食其力,千方百计帮助子女找适合的劳动岗位,使每个子女都有事干。在全民大下岗年代,为了帮助子女在响水租赁的车间,一辈没有烧过饭,干起了一日三餐做饭等后勤保障工作。最后为了帮助子女,晚上照看营业房子不幸被车撞离世,为了子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二是教育孩子团结奋斗,互相帮助的精神。为了搞好在响水租货的面粉车间的生产销售,支持父亲去帮助做饭,面粉,麸皮拉回滨海后,到各家各户通知下货。平时各家有什么事需要帮忙,都一一通知有关人家前两帮助。对四个儿媳妇比亲闺女还要亲,使四个儿媳深感温暖,回娘家的次数都少了。培养大了子女,又帮助各家各户带大了孙子孙女。尤其是对我家的两个儿女都一视同仁,有过之而无不及。功比山高,恩比海深!
现在母亲身体力行,亲自贯彻执行的好的家和万事的家风得以代代相传,兄弟姐妹遇事团结一致相互帮助的传统发扬光大,特别是有时兄弟有不同意见,几个舅妈相互亲近如亲姐妹,常来常往,十分难得。
值得非常幸慰的是杨明等小一辈为大家庭的事,有一分力,发一分光,做了不少好事。
三是睦邻友好,和邻居亲密相处。因篇幅所限,就不再多说了。
还有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思想深受传统风俗影响,叶落归根,女儿家再好也不待,儿子家再不方便,受苦受累也心安理得。母亲在南京时,我们多次诚心要母亲和我们在一起生活,母亲都不同意,非要回老家一个人烧饭吃,由于一贯的省吃俭用,导致身体抵抗力,免疫力差,以致积劳成疾。否则现在还是能够健在安康的。因此现在的兄弟姐妹,你们一定要解放思想,儿子女儿一个样,那家好,你们就待那家。在此祝你们健康长寿,幸福美满!
最后敬祝父母天堂安好,保佑子孙后代,幸福安康!
2022.11.29于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