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儿”的精准脱贫
陈雪云
桦树岗乡莲花河村是个古老的村落。全村一百多户人家。大半个村都是亲戚。要是亲戚套亲戚,基本上全村都有亲属关系。要是论起远近。“狗儿”家和村长算是最远的,“狗儿”妈妈娘家姨的姨是村长二柱的表姑奶奶。亲戚往往不论远近,看走动,走动勤了,远亲感情更深,走动不多,近亲反而不如远亲。
莲花河村因为背靠莲花河得名。“狗儿”家住在村子最北处,紧靠莲花河。“狗儿”家还是“狗儿”爷爷在世时用土草和泥做成拉和辫子,搭建的两间茅草房,由于年久失修,基础又差,房子下沉,进屋像下窖一样。早些年,“狗儿”爹妈还能养些猪啊鸡鸭什么地,家还有些光景,这几年“狗儿”爹妈年老多病,基本上丧失劳动能力,啥也干不了。还整天用药顶着。“狗儿”没有兄弟姐妹,就老哥一个。爹妈也生过两个男孩一个女孩,可都没占住,生“狗儿”时,千忐忑、万小心的总算平安,很怕有点散失,特意从前村请来有半仙之体的老黄六婶,给做的求佛拜仙的好处,才觉得一切顺利平安。黄六婶临走看到“狗儿”爸爸给抓的两只大公鸡,才特意恩惠,告诉“狗儿”爹说:“大哥,要想孩子今后无灾无祸,平安长大,得有个好名字!”“狗儿”爹是个没文化的老实人,赶忙说:“他六婶,您就好人做到底,帮忙给孩子起个好名吧!”黄六婶想了半天,又用右手五根指头掐来捏去才说:“大哥,孩子就叫狗儿吧,指定好养活。”“狗儿”因此而得名。你还别说,“狗儿”长到三十七了,从来没有得什么病。就是长的“五大三粗”身高不足一米六,肥头大耳,圆圆的肚皮,也算是鼻直口方。唯独长着一双寻吃看俏的眼睛,除了四处找吃的,就是喜欢看谁家的女人疯骚不正经。“狗儿”最爱偷听几个女人说悄悄话,唠男女之间那点事儿。

“狗儿”的嗅觉非常好,每到中午或者晚饭饭口,“狗儿”便会挨个街道溜达,若有葱花味和肉香味飘到“狗儿”鼻子孔,“狗儿”就会寻着味道由远到近,找到谁家,进门就上炕,赖着不走,非吃些不可,否则不会离开的。
“狗儿”是农民,户口本上写着的,但是“狗儿”不种地,说的确切些也不会种地。但是,也不能说“够儿”一点特长没有。“狗儿”只会用网或者下地笼在莲花河里捕些杂鱼,到同江市菜市场卖点钱勉强度日过生活。这几年,上级有政策和要求,要全村脱贫,这莲花河从那方面论起来,“狗儿”家都是标准的贫困户。去年,村里党员干部大家伙凑了三千块钱,买了四只羊羔,让“狗儿”养,还没长大,丢了三只,剩一只,“狗儿”拿到同江菜市场卖了三百元,给爹买了点药,剩下的在村小卖店扑克克输了。气地村领导把“狗儿”一顿臭骂。但是,也没办法。
这一天,“狗儿”在家里翻来找去,填不饱肚子,就顺着北街往南街寻来。村会计王三喜家今天把会计账算的利索,一高兴,把大公鸡杀了,让媳妇多放了些蘑菇和粉条。又在小卖店处买了三斤排骨放了进去。为了怕“狗儿”寻街闻到味,和媳妇把窗户门关得严实。可是,这“狗儿”是何许人也,正常情况下,每天中午和晚上饭口,“狗儿”是必须巡视一遍的,尤其是村干部家,那是重点巡视目标。因为,“狗儿”知道,这多半是村干部家做好嚼货时多啊!几户相对富户又爱吃好喝的几家也是重点光顾的。

“狗儿”隔着好几家,凭借着出色的嗅觉,早闻到那小鸡炖蘑菇粉条的香气,而且仔细品来,又断定放了排骨。
“狗儿”三步并做两步,早到王三喜家门口,用力一推,那门叉哪里经得起“狗儿”贪吃劲大。只听,吱呀一声,大门早开了。“狗儿”进院,王三喜早看见了,心里一凉,想把炖好的鸡蘑粉藏起来已经来不及了。“狗儿”一进屋就大声嚷嚷:“三喜哥,炖小鸡咋不叫兄弟一声,嫂子肯定放了蘑菇和排骨,弟弟猜的对不?你看我这有口福的人,啥好吃的都能让弟弟赶上。”还不等王三喜两口子说话,“狗儿”早坐在炕头上。王三喜两口子无奈,毕竟是一个屯住着,论起来还是偏亲,“狗儿”也是奔四十的人了。三喜家给“狗儿”添了碗筷,又给“狗儿”倒大半碗“小烧”酒。“狗儿”也不客气,也不会客气。有几日没有蹭到这么好的油水了。“狗儿”一口气吃的天黑日头落。肚脐眼鼓的看不见底才肯罢休。
“狗儿”觉得吃的拄脖了,也不道别,习惯了,到谁家也不用送,也没人送。因为,谁家都希望“狗儿”早点走。“狗儿”只在乎吃的饱,喝得开心,别的无所谓。来去自如,没挑。“狗儿”还没出屋,放了两个知足的响屁,又打了几个冲嗝。在炕笤梳上折下一根细细的糜子,抠着塞在牙缝里的鸡肉丝。习惯地朝着村里小卖店走去,因为那里有打麻将和打扑克的,谁点好,赢了钱,“狗儿”说几句类似于“多赢啊”、“点真好”、“起牌了”等吉祥话。赢家就会给“狗儿”买盒烟或者给几块钱小费。这点好处就足可满足“狗儿”的意了。其实,来小卖店最重要的原因还不是这些。是小卖店老板娘“秀花”,“秀花”在三年前死了丈夫,一直守寡单着。那“秀花”虽然已经三十五了。长的是眉清目秀,齿白唇红,身高一米六几,杨柳细腰,头发在同江街里有名的飘逸发廊做的发型,一月一回,从不间断。在小卖店一呆,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太阳光儿都躲着走,又爱打扮。村里不知有多少有头有脸的惦记着呢!可是“秀花”洁身自好,从没听说有啥风骚。

“狗儿”对“秀花”觊觎已久。可是,就“狗儿”这条件“秀花”哪里看得上。别说懒惰出奇,论长像,那也是十分不搭。和往常一样,“秀花”看到“狗儿”来了,还没等进门,“秀花”就將“狗儿”连推带骂,半真半假的推了出去。“狗儿”惺惺的回到家。
也不能怪“秀花”,因为“狗儿”每次看“秀花”的时候,眼神都露着异样的光,而且总是飘向“秀花”的胸脯上看,直勾勾的,弄的“秀花”心里麻麻的难受。再则,“狗儿”买东西都是记账,有时候领几个哥们,吃火腿肠,酱鸡手,喝了白酒喝啤酒。从不给现钱。这不,到现在,总共欠账两千多了,一要一哽哽。
党中央、国务院有新文件,要求各级党政机关要精准扶贫。而且下的是死任务,必须在两年内,全市所有贫困户全部脱贫,而且精准脱贫。莲花河村把“狗儿”家上报桦树岗镇,镇上研究后报到市里。市委市政府研究后把任务落实到单位人头。市领导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市总工会。要求在一年内莲花河村“狗儿”家脱贫。总工会研究决定派精明强干的后备干部小宗具体包扶。

接到任务,急坏了小宗。马上进驻莲花河村,和村干部反复研究策划。费尽心机、绞尽脑汁。最后决定,根据“狗儿”爱好,让“狗儿”在自己家承包的莲花河里养鱼,再开展多种经营项目。包扶干部小宗领着“狗儿”贪黑起早在河里忙活,根据小宗搞的规划,在市扶贫办申请五万元无息贷款,又说服爱人,从家里借给“狗儿”五万元。有了资金,小宗领着“狗儿”满河里种满了莲花,而且都是耐寒的白莲和并蒂芙蓉莲花。小宗又从市水产总站买进一百多万尾各种鱼苗放入河里,在河段交界处建立隔离带,避免鱼苗外逃。又在沈阳的于洪区买回三千只鹅苗鸭苗放养在河里,小宗和“狗儿”日夜忙活,把“狗儿”家里外收拾的焕然一新。每天和“狗儿”粉碎饲料喂鱼和鹅鸭,鹅鸭的粪便又是鱼的上好饲料。不到二个月,累的瘦了一大圈。“狗儿”看到小宗弟弟为了自己这么辛苦,也踏踏实实的跟着小宗干劲十足。
你还别说,前几天,我去莲花河村办事,看到小宗和“狗儿”雇佣村里农民工在河里采莲籽呢。听说能采五万斤,被一个南方客户以每斤五元价格包了,莲籽一项收入,去掉费用,净赚二十多万。河里捕捞能产出“老头鱼”、“泥鳅鱼”、“鲫鱼”等各种河鱼近二十万斤,尤其在小宗和“狗儿”的精心喂养下,那“泥鳅鱼”个大肉肥,能卖到三十元一斤。全被同江市菜市场鱼贩子包了,卖鱼这项收入五十多万。那成群雪白的大肥大肥鹅,每只都在八斤以上,留五百只明年下蛋,每只二百元卖掉一千只,鸭子每只一百元卖掉七百只,又收入二十多万。三项收入合计近百万。

“狗儿”看着成捆的百元大钞,再看着累的又黑又瘦的小宗,抱着小宗弟弟哭的泪流满面。“狗儿”说:“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小宗弟弟,我哪里有今天!”说啥要把挣来的钱和小宗平分。小宗哪里肯,“狗儿”哥,我是党员,又是干部,帮你是我份内工作职责。我们还要再上项目,让“狗儿”哥彻底告别贫困,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今冬我们就筹备水上花园餐厅项目,明年开个饭店,吸引城里人来赏花吃鱼,观赏旅游。“狗儿”彻底服气小宗,一切都听小宗弟弟的。“狗儿还完贷款,还给小宗五万,要给小宗一万做利息,小宗说啥也没要。“狗儿”挣大钱了,这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左村右屯。小宗的事迹突出,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扶贫干部,模范共产党员称号。经过组织部考核,提拔为总工会副主席。经过小宗申请,再帮扶“狗儿”家一年。组织批准了小宗的请求。
“狗儿”到小卖店结清了欠账,还多给“秀花”一千块,“秀花”没推让。“狗儿”每次到小卖店买东西,“秀花”都会说:““狗儿”哥,多坐一会儿呗!”,有一次“狗儿”买东西交钱的时候,“秀花”伸手接钱,“狗儿”一把拉住“秀花”的手,“秀花”顺势扑在“狗儿”怀里,一动没动。
2022.1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