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忠贞(精忠)为国愁(酬、筹),何曾(成、尝)怕断头?如(而)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
业末竞,身躯倦,鬓已秋(驰聘忧)。你我(汝吾)之辈,忍将夙愿(志),付与东流?
——《诉衷情·致恩来》
注:括号内系不同网传版本
这首词用语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读来沧然心碎,不由人潜然泪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畏艰辛,奋斗不已,终于取得了革命胜利的“天下红遍”。“创业易守成难”(《资治通鉴·唐纪》记唐太宗李世民语),打江山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江山靠谁守”就成了既是现实的又是今后的使命中心。打江山者都已是“焜黄华叶衰”(古诗《长歌行》),垂垂老矣,精力不济了,“谁守”这个眼前大事必须落实,以保证红色“江山”把握在可靠的革命者手里,代代相传,保证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夙愿”能够完成。
这首词的词义基本若此。全词充满了悲壮、怅惋、焦灼之感。但此词并不见载于权威部门认定的并由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各种毛主席诗词版本之中,而只仅在民间流传。流传中注附称见于美国作家罗斯·特里尔所著的《毛泽东传》,谓是毛主席文革前回韶山所赋。又有此词见示于美国总统尼克松所著《领袖们》一书之说,并称系文革时期毛主席所作。
据笔者回忆,此词最早流传于文革晚期的1976年。与当时的政治局势、人民忧心有关。
毛主席亲自培养的并写入九大党章的接班人林彪及其一伙在谋害毛主席、篡党夺权的阴谋失败后,仓惶外逃,折戟沉沙于蒙古荒原,而鞠躬尽瘁的周恩来总理又身患重疾,主持工作的邓小平又被“四人帮”一伙干扰掣肘,1976年天安门广场“四五”事件发生,而毛主席发动的清理“走资派”的运动又一个接一个(批林批孔、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评《水浒》批投降主义、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追查政治谣言等等),国家并不是“莺歌燕舞”,而是陷于一种干群相斗、国人互斗的生活和心理状态之中,接班人问题自然而然成为当时中国人乃至世界人关注的一个迫切的现实的大问题。“江山靠谁守”?这也决定着中国向何处去的大问题!在此情此况下,出现这么一首词,反映出人们的时势要求,可以说就是借用毛主席之名之笔“应运而生”了!当时还有一份《总理遗言》的政治谣言也广为秘传。
《诉衷情》是一个词牌名。词产生于唐,盛于宋。词牌中的形成和使用是和人们的思想感情密切相联的。《诉衷情》这一词牌产生于中国文学成就勃发的宋朝。她的名称和内容以及曲谱都易于表达人们的一种深沉、急切而又感伤的心境和情感。许多词人都借此牌形式绘情抒志,道述出爱国爱民爱亲人的深情厚意。如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就充分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悲愤不平的凛然之情。李清照、晏殊、晏几道、赵孟頫、欧阳修、温庭筠、黄庭坚……等著名词人都有此牌佳作留世。而《诉衷情·致恩来》的词作者借用此一词牌表现这一忧国忧民忧未来的感怀是很贴切的。
此词在一九七六年毛主席去世前后即已在民间悄然流行。那个时代,由于政治运动不断,人们的政治兴趣普遍是很浓厚的,所以此词流行甚广。笔者记得当时看到的版本中后面还有四句话:“述着红楼遗千秋,映影封建贼王候。自古忠臣多逆子,惟有宝黛入神州。”——这是两种不同的诗词形式,但一些传播者却并为一首,显然不合诗词之律,也只是一种传式而已。词中诗句也有所不同。即使这几年流行的网络版本也是大同小异,各有不同。但基本格式、基本内容大致相同。
笔者在《文革日记三部曲》之三《工厂日记》之1976年2月18日中记道:“从丁广林处抄得主席两首词:卜算子·悼念周恩来同志
沉雷九霄炸,夜雨遍地洒。巨星陨落大树倾,悲咽掩千家。满腔殷红血,笑催神州花。山川竞彩人却逝,英名壮中华。
忆秦娥·悼念周恩来同志
山河咽,拭泪无语心欲裂。心欲裂,顿摧栋梁,痛失人杰。江山如画忆丹心,宏图遗愿永不灭。永不灭,新苗茁壮,势与天接。”
这两首词当然后来确明并非毛主席所作。但在那个政治高于一切的年代,人民群众运用诗词这种形式抒发心臆,就贸然借用主席名义以便流传。——现在读来仍感念、激动,牵肠不已!
“四人帮”垮台之后,由于接班人问题已经解决。随着政治局势的不断变幻,致使毛主席的大旗、诗文几被湮灭,此首词也自然默默无闻。随着党的领导集体的政治成熟化,人民群众在历史演变中的清醒选择,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凸现,国际共运事业的发展要求,毛泽东热也自然而然地在神州大地兴起(在世界上一直兴盛)!这是人心的决定、历史的必然!是实现中华复兴梦的需要!毛主席的诗词被人民所歌颂所传诵也是大势所趋,势在必然!《诉衷情·致恩来》的“谁守”之忧这首词也在人们感动崇爱之下如春花绽放,遍及网络!
人们借传此词以抒发对毛主席的思念、热爱和崇敬,对打下红色江山的老一辈革命家的追思、怀念,对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坚信和希望,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自信和向往!这是共产主义事业在地球上的回归!是一种天地之间的正能量!
遗憾的是,这首词并非毛主席所作,不是历史的真实!
一、权威部门正规出版的毛主席诗词中并无此首词。
1996年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共收入毛主席诗词67首,精选了毛主席和诗词有关的7封书信,还收入了毛主席关于诗词的批语、引言、后记、谈话等5篇。这个版本是中共中央专门机构审定的毛主席诗词集,其权威性延用至今。但集中并无此词。
二、2007年由麓山子编著、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全集赏读》被誉为“全国记录毛泽东同志一生中以诗言志的大全之作”。书中不仅收录了毛主席全部诗词109首,而且有《附录一毛泽东诗词补遗》13首、《附录二毛泽东诗词存疑》25首。在此147首诗词中,无此首词。
三、1993年在毛主席故居韶山韵峰正式开放的毛泽东诗词碑林,是纪念毛主席100周年的献礼工程,在雕刻的100首毛主席诗词中,无此首词。
四、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龙剑宇、胡国强所著的《毛泽东的诗词人生》一书中,收录了毛主席的全部诗词、对联、韵文、所读诗词批注、自写诗词评析等,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在第十章《烈士暮年》中也写到并引用了这首词。书中写道:“关于此词,陈晋在《毛泽东与文艺传统》中说:‘该词已经证实并非出自毛泽东的手笔,但当时人们信而不疑,广为传抄……’”。明确否定了此词系毛主席所作。
五、社会上传言的此词出于美国总统居克松所著回忆录《领袖们》(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海南出版社2008年版)一书。经查,无此记载。
六、社会上传言的此词出于美国人罗斯·特里尔所著《毛泽东传》(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一书。经查,无此记载。
七、从措辞风格上来看,毛主席诗词以革命浪漫主义著称,篇篇章章,语气高昂,激情饱满,意境广远,从无悲观颓靡之气。而此词则情调低沉,似泣似诉,与“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羆”“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之一贯性诗文中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全然不符!
八、从诗词格律中来看,毛主席对诗词格律掌握娴熟,运用自如,即便是用到通俗语旬,也通常照顾到格律。而此词中则多处犯规,如“当年忠贞”四字是平声,“守”字是仄声,从首句要求“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相去甚远。第三句“平仄仄,仄平平(韵)”被填入“业未竟,身躯倦”,“倦”字不是平声也不押韵,稍知声律的人不会如此填词,何况毛主席!
九、清末海军爱国将领邓世昌之曾孙女邓立英曾在回忆录中称邓世昌有一遗训,为“先祖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后裔自当承遗志,为国再奋斗。”可见《诉衷情·致恩来》之首句是他人为之,毛主席绝然不会原封沿袭。
《诉衷情·致恩来》一词的出现是文革后期人们根据当时客观情势的一种主观推想,确实反映和透视人们的一种忧心和期望。这和当时伪造的《总理遗言》一样,都是人民心声的自然流露,符合迟暮之年的毛主席心态和莫测的政治情形,是正能量的!对这首词的用意和产生应予肯定。对现时流传也应予以赞许和肯定。但从对历史负责对事实负责的实事求事角度而言,对传言毛主席所写之误必得应予澄清、释明。
毛主席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不仅富有革命家的情怀、政治家的睿智、军事家的谋略、战略家的眼光,而且富有诗人的壮丽情怀。他的一生波澜壮阔,为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和祖国的富强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堪称中国革命、现代史的写照。他的诗词想象丰富,气势磅礴,寓意深刻,意境高远,充满了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中国革命建设艰辛历程的缩影。在缔造新中国、建设新中国的斗争历程中,毛主席成就了他气吞山河的历史史诗。
毛主席的诗词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毛主席把中国古典诗词发展推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峰。文革时天下大乱,人们出于对毛主席的热爱、崇拜,到处挖掘和传颂毛主席的诗文。当时有一位叫陈明远的诗人画家的许多诗作因其格律齐整、气势恢宏而被误为毛主席诗作大噪一时。笔者也曾抄录了多首。2020年学友贾启舟先生传言陈明远之子广征其父之作,我便将自集之陈明远的诗词拍照后发贾转送。现抄录几首以飨众口——答友人:问余何日喜相逢,笑指沙场火正熊。
猎圈岂生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
志存海内跃红日,乐在天涯残恶风。
似水柔情何足恋,堂堂铁打是英雄。
沁园春·咏石:璞玉一方,切琢无疵,磨励发光。岂怡红公子,命根难系,梁山好汉,天道周行。烈火难融,狂风不倒,迸出齐天大圣王。传千古,数几多宝库,龙窟云岡。
谁言铁石心肠,有热血沸腾涌满腔。任离合悲欢,不动声色;嬉笑怒骂,皆为文章。上补青天,下填沧海,焚身碎骨自刚强。了此愿亦不枉平生,非梦一场。
捷报:长空又放核红云,怒吼挥拳显巨身。横目南在震虎口,寄心北海跃龙门。
敢同恶鬼争高下,不向狂魔让寸分。
先辈回眸应笑慰,擎旗已有后来人。
致友人:花种岂能伴井蛙?雄鹰带我海天涯。
血飞星岛镇狂浪,汗涌塔丘化碧霞。
风暴险关思闯道,冰封绝顶要开花。
火旗挥舞冲天笑,赤遍球球是我家。
还有《满江红·庆第一次核试验成功》《七律·跨东海》《七律·雷电》《沁园春·再访十三陵》《水调致头·归舟迎日出》《五律·春夜渡海》等诗词,当时我和红卫兵们均误为毛主席所写,抄录、背诵、引用(写入大字报和传单之中。许多红卫兵以诗词之句作为派性组织名称)。至今谈之,犹感热血沸腾,虎虎生威!
文革时还发生了一件诗词误会事件。1966年初,中央上层流传了一首词牌为《水调歌头》的词: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州风雨,笔下有雷声。唤醒蜇龙飞起,扑灭灭魔炎魅火,挥剑斩长鲸。春满人间世,日照大旗红。
抒慷慨,写鏖战,记长征。天章云锦,织出革命之豪情。细检诗坛李杜,词苑苏辛佳什,未有此奇雄。携卷登山唱,流韵壮东风。
因词作大气磅礴,章法娴熟,中央宣传部门领导龚育之等人认为“写得有气派,艺术上也是高水准的”,遂向2月上旬正在武汉东湖听取汇报的毛主席询问。毛主席即予否认。后查明乃系山东大学教授高亨所作。毛主席在向高教授复信中称“高文典籍,我很爱读”。这首词在民间不胫而走,很为人们喜爱。
在这里不能不说说毛主席的原秘书胡乔木称所谓《沁园春·雪》为其所作而引起的一桩貌似文坛实为政坛的公案:
据胡齐木夫人谷羽回忆,1941年2月当时中共中央秘书长王若飞调胡到毛主席身边做秘书工作。后曾担任新华总社社长和新闻总署署长,被党内外称为“中共一支笔”。由于长期在毛主席身边工作,深受毛主席诗词影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胡在养病期间,开始学习写作古诗词,并常让毛主席修改。著名史记作家叶永烈所写的《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一文中曾记述说:“胡乔木这样谈及他的《词十六首》:都是在毛泽东同志的鼓励和支持下写出来,经过他再三悉心修改才以发表的。
我对毛泽东同志的感激,难以言表。经他改过的句子和单词,确实象铁被点化成了金,但是整篇仍然显出自已在诗艺上的幼稚。”这十六首发表在《红旗》杂志上的词作笔者也曾剪辑后收藏至今。胡乔木后来又写作并发表了《诗词二十六首》(笔者全部收藏)。江青为此曾告诫胡乔木:“你的诗词毛主席费的心血太多,简直是主席的再创作。以后不许再送诗词给主席,干扰他的工作”。
胡乔木1965年1月21日写给耿庆国同志的一封信中写道:“我告诉你吧,以前我没有写过词,这次发表的是我初次的习作。……词这种文学体裁很特殊,要学习写作需要一定时间的学习,以便掌握有关知识和技巧,因此我并不鼓励你认真去写它。
事实是胡乔木六十年代才学写古典诗词,并向郭沫若、陈毅请教过。所写之诗词均由毛主席改过。所谓的胡乔木所写《沁园春·雪》完全是一个弥天大谎!是一个政治大阴谋!
起因是2009年一个署名“适天龙”的人以《炎黄春秋》发表的对胡乔木的访谈录称《沁园春·雪》为胡所写,“老毛改动了四个字,以老毛的名义发表最后毛据为已有。”随之在社会上有预谋有组织的掀起了反毛大合唱,什么《矛盾论》《实践论》老三篇都是胡之所写,什么《论人民民主专政》《新民主主义论》《别了,司徒雷登》等文章都是陈伯达、李达所写,毛只是挂名……整个《毛选》四卷只有12篇文章是毛所写……,一时间,“黑云压城城欲摧”“高天滚滚寒流急”,当时敢有言毛好话者即被报刊杂志大加讥嘲、挞伐,历史虚无主义横行无忌。反毛之目的当然为的反共反马列主义反社会主义!颂美颂日颂台湾颂香港颂西方资本主义的与论几乎占据了官方和民间论坛。苏联和东欧多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颜色改政,都是由一小撮文人从编造、散播谎言而造成人心混乱、社会动乱才成功的!历史又要重演,中国眼看即将成为第二个苏联,变天换颜色了……。
万幸的是中国清醒之士甚多,一些刚直不阿的马列主义者们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发出了正义之声!他们清楚: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否定毛泽东,贬损毛泽东,就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否定社会主义,否定共产党得已存在的理论基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所以奋起反击!“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一唱雄鸡天下白”!这些“变天党”的政治谣言宛若雪人,在阳光下一照即化,一戳即穿,一澄即清,真相很快大白于天下:《炎黄春秋》从未发过什么胡乔木访谈录!胡乔木从未说过《沁园春·雪》以及二论老三篇为其所写!胡乔木的夫人、女儿都纷纷站出来批驳谣言。英明的中共中央对“变天党”所捏造的“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党校联合向中共中央书记处提出的书面报告”谣言以及一系列政治谣言予以痛斥。亿万人民群众更是以各种形式纷纷开展爱毛爱社会主义活动。“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在党中央和人民群众的猛力反击下,“捣鬼有术,亦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鲁迅《南腔此调集》)。谎言的基石一倒,“变天党”们借此改变中国颜色之梦亦如陈明远先生一首词中所言:“螳臂挡车千钧力,庄生梦蝶一场空”,很快就烟消云散,隐影匿形。“看东方火炬赤旗舞,万里红”!(陈明远词)!这种谣言伎俩这几年也有人耍弄过。
2012年3月下旬,一个署名为“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办公室离休干部高文明老师提供的“毛泽东未发表过的诗词十七首”在一些网上活跃起来。此后,包括“原文按语”和“十七首毛泽东诗词”的贴子在网上被频繁转载。这些诗词肤浅直白,生硬狭隘,缺乏意蕴,几无格律。经有关部门追查,“退休干部高文明”查无此人,这些假冒毛主席之作的假诗假词也被网民们一笑哂弃。一场闹剧落下了帷幕。
毛主席自1976年9月9日离世至今已46年了!他的功绩、思想永远存在于中国人民、世界人民心中!作为他思想一部分的诗词,也在人世间熠熠生辉!据统计,迄止2013年,国内国外、公开非公开、不同语种、不同角度、不同版本的毛主席诗词书籍,超过1100种(中国井岗山干部学院教务部主任汪建新2013年12月26日做客人民网所言)。
毛主席诗词既是现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画卷,又是毛主席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达到了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形成了雄浑、豪放、壮丽、优美的艺术风格。著名诗人臧克家曾说:“毛泽东诗词是个永远说不尽的课题”。
毛主席一生热爱人民,为人民贡献了一切,人民也永远世世代代热爱他、纪念他。他的伟业他的思想他的诗词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最后,让我们以刘利钊先生为庆祝党的百年生日、而为此文所议论的“应势而生”的《诉衷情·致恩来》之词、而所写的回应毛主席和几万人民当年所忧所盼的《诉衷情·致毛主席》之词以作为本文的结束语吧:
宏愿已了漫江山,不负千古弦。当年问敢往否?换了这人间。看今朝,光阴苒,红心璨。穹宇奋斗,必御大仕,鱼立潮头。
2022年11月14日—15日
注:此文蓄念已久,因故无暇动笔。这两日趁防疫静默期间,因得抽闲书之,可谓一气呵成,遂了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