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继光《凡人微光》评论集锦
丝路文化院

一.党端婧(西安航天四院原人事处长,女诗人):
我最近正在学习唐诗宝鉴的禅思哲理卷,就正好看到了芳闻主席的为田继光先生的哲理诗写的序。读芳闻写的序,知她禀赋着亦仙亦人的双重性格。她用心用情写序,使自己陶醉其中,受教,得以开慧,讲出来的话也很是哲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吸引力法则在这件事上体现得很充分。芳闻说,因给田先生写序,我重新爱上了哲理,研究起哲学,收获了禅思哲理。平凡之中有伟大,凡人微语,将照亮一群人的心灵。乍读凡人微语,觉得有点突兀,茫茫如坠云雾之中,细读便能品出其中之妙味。它文之飘逸,沉郁,深刻,可帮助自己和别人烛照灵魂,省观内心深处,建立和谐的内在秩序。同类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之诗意奔涌者,写诗作文的才华可见一斑。序,写得真情真切真好,文,妙在禅思哲理,给读者以启发,深受鼓舞与教育
(读芳闻为田先生诗歌序有感)

2.汪海君(河南开封市著名女诗人、朗诵家)
通读了芳闻为田继光先生撰写的诗评《诗人的人文情怀与精神之光》,令我触动心弦。此文阐述了她与田继光司令由诗结缘的过程。戎马一生亦文亦武亦诗的军旅诗人形象瞬间在我心中变得清晰而高大。文中对于田继光先生写的数百首哲理诗高度评价,深刻且论证清晰,使我对继光先生的诗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及阅读的愿望。文中还特别提到汪国真先生的哲理诗,也令我回想起2014年5月29日他参加过开封宋韵端午诗会后单独约见我的情景……
芳闻主席不但诗写的好,文章和诗评同样精彩!您就像一块巨大的诗意磁场,四周是诗情澎湃的海洋,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浪花,奔腾跳跃书写美丽的篇章!
在此特向继光先生致敬!已搜索到数篇诗作《机会》《坚持》《冬天的梦》等多篇诗作,容细细拜读写习。

3、郑治全(原咸阳市委常委、市军分区政委、西安老战友文友会会长,作家)
@芳闻 为继光佳作作序,真实,生动,感人,全面评价和肯定了继光同志的文学艺术成果,对我等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谢谢你。在此也向继光同志表示祝贺!

4、贞礼(丝路文化院、木兰书院西安分院秘书长,朗诵家。)
近期读了许多田继光先生创作的诗歌,尤其是他的哲理诗,让人好像又重回"汪国真诗歌"时代,田司令的诗,虽短小,却感情真挚,尽显励志,却不夸张,对仗整齐,结构严谨,尽显诗以言志的本质,既有感染力,又有对人生的启迪和生活的抒情,比如他的诗歌《过日子》:过日子/就是牵着日子的手/品着日子酿的酒/看着日子插的柳/随着日子往前走/……
读来轻松又朗朗上口,像是信手拈来,没有一点娇柔造作之态,又很风趣幽默,画面感极强,始终充满着对生活热爱。
我们从他的诗中仿佛又走进了汪国真时代,读到了汪国真诗歌《热爱生命》的味道: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又从他的诗歌中读出了坚定,正如汪国真的《相信未来》一样,他坚定的相信未来,才在这繁杂喧嚣的世界,不屈不挠的写着一篇篇哲理诗,田继光先生的诗又如他军人般的钢铁意志,不失军人本色,刚正不阿,更多的体现了人间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豁达而乐观,其诗歌的价值也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
我敬佩田继光先生,也是因为他博学多才,在部队是司令,在地方是实干家,在书法、书画造诣上又是笔墨春秋几十载,退伍后又进军文学领域,通读古今、研究诗词,每日一诗。这种持之以恒的毅力,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他还将自己的部分短诗用书法跃然纸上,自成一体。其创作的哲理诗也深受文学和朗诵爱好者喜爱,一首首都被插上了声音的翅膀广为流传。

5、王芳闻(《世界诗人》杂志总编)
田继光 先生一首首哲理诗,象一束束微光,让丝路文化院温暖生辉,在我们众读友心里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光痕,清朗照亮了某一个角落,他的诗句“虽然不能登上珠峰的顶点,也不能让珠峰远远的孤独。”这句话将札根于丝路文化院,我们都是一群向诗歌高峰赶路的人,同心同梦奔向远方。衷心的 谢谢!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