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小阳春一寸寸向我们走来,汉阳作协、朗协联袂佳讯相传。中国作协会员汉阳作协伍剑主席,汉阳区人大常委会原一级调硏员主任、汉阳朗协名誉主席甘霖,汉阳作协梁小琳、王泉副主席,省朗协汉阳工作部朱主任等精心策划并推动活动开展。
我们的家园在汉阳,汉阳自古为文化名城。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在沔州下置汉津县。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因该地位于汉水之北面,依“山南水北”为阳之意,改汉津县为汉阳县,自此,汉阳这一地名在中国的版图上出现。
“鹦鹉洲横汉阳渡,水引寒烟没江树。”“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知君汉阳住,烟树远重重。”……多少文人墨客以景抒怀,以志为行,为汉阳书写下多少流传千古的诗句,这些诗句在中国大地上回响,掠过古风今韵,如酒,酣畅淋漓,如歌,在世界屋檐穿行。
东风浩荡,山山水水碧波荡漾;党旗殷红,飘飘扬扬辉映中国。二十大精神在知音汉阳盛传。吟诵诗章,听汉阳故事,弘扬文化自信,薪火相传。
百年风霜忠心向党
知音汉阳诗会颂扬
墨水湖畔墨香千里
汉阳树下歌声四方
策划 伍剑 甘霖 谢东升 樊 昕
导 演 杨建松 朱咏菊
作品推送 梁小琳 白玉姣
主持人 郭天智 朱咏菊
编辑制作 水云江南
后台服务 雷晓燕 刘丽 马小莉
胡 艳 刘晴 吕国山
谢 蓉 马永红 张淑君
江想宝 秋蝉 熊凤兰
审 核 伍剑 甘霖 梁小琳 王泉
十一月二十七日晚,汉阳作家协会联袂汉阳朗协举办喜庆二十大诗朗诵活动。“欢庆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本土作家、朗协会员们欢聚一堂。
汉阳作家协会伍剑主席,梁小琳副主席,王泉副主席,白玉姣副秘书长;朗诵艺术家协会谢东升会长,杨建常务副会长,樊昕副会长秘书长,夏燕副秘书长,杨建松副秘书长等莅临致词朗诵。汉阳区人大常委会原一级调硏员甘霖主任,代表汉阳工作部感谢汉阳区作协、汉阳朗协对这次云中诗会的大力支持。来到汉阳就是知音!
汉阳作协作家老师们笔耕不辍,不忘初心,为民抒怀,对生活的这片热土无限深情,每首诗流淌对生活的爱与感悟,时有诗行震憾人心。谢东升、杨建、樊昕三位会长精湛的艺术表现力给汉阳会员、朗诵爱好者呈现一道道优美的精神食粮。会员们好声音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和爱,感染人心。
好作品好声音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欢庆二十大云中诗会圆满成功。感谢汉阳作家协会主席、作家老师们倾情支持,美文美篇美声音;感謝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精心指导;感谢各位会员老师、朗诵爱好者精彩好声音。来到汉阳就是知音!
温馨提示:欣赏致辞和朗诵可关闭背景音乐
主持人开场,介绍嘉宾
伍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儿委会副主任、汉阳作家协会主席。发表作品800余万字。出版图书70余本,曾获得“星云奖”、 、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桂冠童书奖,琴台文学奖、《外婆》被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图书,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列入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部好书,、《西大街》获得湖北省精品图书奖,《锔瓷》获得陕西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老师》获得第七届《上海好童书》奖,“百部好童书”;《九岁红》被列入“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图书,入选《中国新闻出版报》畅销书排行榜,《雕花匠》入选丝路书香工程,翻译到埃及的阿拉伯文。
伍主席致辞:
甘霖,汉阳区人大常委会原一级调研员,曾任中共汉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联党组书记。
甘部长致辞:
湖北省朗协会长谢东升致辞:
尊敬的甘主席、伍主任,各位作家、各位诵友,省朗协汉阳工作部的各位会员们:
大家晚上好!很高兴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以这样一种方式参加由汉阳区作家协会和省朗协汉阳工作部共同举办的线上知音文化专题朗诵会。
汉阳自古人杰地灵,诗文璀璨。留下了李白的《赠王汉阳》、张籍的《寄汉阳故人》、孟浩然的《宴张记室宅》等和汉阳有关的著名诗篇,更是留下了伯牙子期古琴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佳话,留下了屈原在沧浪亭边行吟的足迹,留下了张之洞开展“洋务运动”、师夷长技的壮举。丰厚的人文为文学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为朗诵艺术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省朗协汉阳工作部是湖北朗协成立最早的工作部之一,由副秘书长夏燕老师创立。近几年来,我和各位会长、理事和会员多次来汉阳参加演出、培训,可以说,这里是我们一直思之念之的地方,有很深厚的感情。如今,接力棒传到了朱咏菊老师的手中,朱老师也是一位有热情、有情怀的老师,一直在为汉阳工作部的发展奔走。我相信,在甘主席、伍主席等汉阳区各位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汉阳工作部借此次和区作协联手举办云中诗会的契机,汉阳工作部的朗诵艺术普及推广工作会更上一层楼。
希望汉阳工作部和汉阳区作协紧密合作,多举办反映汉阳这片热土的原创作品朗诵会。希望疫情的阴霾早日散去,我们能尽快相聚在美丽的鹦鹉洲、古琴台、墨水湖、晴川阁……用我们的美诵之声,讴歌新时代,赞美新汉阳!最后,祝本次知音专题云中朗诵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梁小琳中国作协会员,湖北省作协会员,武汉作协全委委员,汉阳区作协副主席。在全国百余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500余万字,出版个人文学作品9部。
王泉,笔名白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神剑协会理事,湖北省书法院创作员,湖北省高校书协顾问,武汉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汉阳区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作品百余次在全国、省市等各类书法展览中入展、获奖。曾获全国高校教师书法展一等奖、神剑全国四届展优秀奖,湖北省书法院创作贡献奖,湖北省书法黄鹤奖,湖北省楚天群星大奖,入选湖北省百名人才工程。
主持人简介
主持人郭天智,湖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原上校政委。华之泰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支部书记。热爱朗诵曲艺艺术,发表作品若干,曾获全国公务员普通话大赛朗诵一等奖,全国青年读书演讲一等奖。
主持人朱咏菊,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汉阳工作部主任。武汉和谐知音艺术团团长。热爱朗诵唱歌,偶有拙作。散文《经典老歌我的最爱》获武汉首届"流淌的歌声"作品征文一等奖。
诗朗诵开始
水云江南,湖北省作协会员,武汉作协会员,汉阳作协会员,有担任纸刊和媒体平台编辑。作品散见《参花》《长江丛刊》《湖北作家》《武汉作家》《中华女诗人》《鲁西诗人》《诗渡》《诗海淘金》《中国微型诗萃》《琴台》,《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家长报》《黄石日报》《澳洲讯报》等纸刊媒体及网络。多级别获奖,2021年获得首届仙池纳里杯全国诗赛银奖。出版诗集《等风来》。
1.喜庆二十大,武汉全体在线(组诗)
诗·诵/水云江南(湖北)
◎随太阳喊您
掏心爱
用长江的奔腾
墨水湖、东湖、北湖的波浪
高山流水的琴声喊您
低中高音,通俗、美声,方言
回荡江城上空,温馨而辽阔
党啊
伟大光荣的中国共产党
孩子们轻声灵气,喊您
喊得太阳花,含露摇曳早晨
老百姓喊您
喊得您江河万里,蓝图擘画
强国路上,所有江城人不缺席
尚德、廉洁,忠于祖国
敢为人先
合欢成盛世清风
今天,我们心心念
欢庆二十大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
山水千秋
并肩汉阳、武昌、汉口、洪山
武汉全程在线
8569.15平方千米的土地上
1364.89万武汉人
振臂欢呼:盛世中国
彪炳史册的二十大
引领华夏黎民
昂扬奔向又一个百年辉煌
朗诵者江想宝,企业退休干部,汉阳和谐知音艺术团团员,朗诵爱好者,武汉市汉阳区老年大学语言艺术提高三班学员
◎忘不了武汉的厚重
诗/水云江南 诵/江想宝
咱大武汉
有长江、汉水的气质
翻阅《诗经》《汉广章》
开始小小的荡漾: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水矣,不可方思
古人与我们
同住在祖国大家庭里
我们忘不了
英雄武汉,不忘初心和使命
1923年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叱咤风云
1927年
中共中央机关迁驻武汉
挺起坚强脊梁
同年,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八七会议,挽救党和革命
掷地有声
洪山,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
热血抗战,可歌可泣
1946年,人民解放战争
序幕,从这里拉开……
武汉哦,和共和国一路向阳
我们记得,从1921年一大
到2017年十九大
党引领百姓
披荆斩棘,奔向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惠及人类命运共同体
百年风雨征程
镰斧挥出世界红
朗诵张淑君,喜欢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热爱诵读。
◎党啊,柔柔为民安放春色
诗/水云江南 诵/张淑君
如今,惊讶楚天都市雄风
跨江桥挑起两岸风光
地铁条条,东西南北随便转
各行各业荣耀故里
商圈遍地
青山绿水爱你没商量
清晨,鸟儿刚飞出云朵
温婉就缓缓露出
临水而居的硚口、汉阳、武昌
打开窗,浪花和大雁
就轻衔金秋
江面游船盛载长江之歌
舷边倩影发出惊叹
武汉
每一航行或起舞与涟漪同阔
笑容干净又云霞
忍不住打个招呼:你好
笑声就晃遍荆楚
雄鹰扇动长空
党啊,与江城百姓共福祉
十一条地铁路线
素描城市速度,交通轴
发展轴、文化轴、生态轴
奋力完善幸福密码
追求卓越,武汉每天不一样
从容走向
现代化、生态化、国际化
蝶变的城市
党啊,柔柔为百姓安放春色
朗诵吕国山,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有声语言爱好者,东风汽车公司退休。
◎社区、小区宠你千千万
诗/水云江南 诵/吕国山
田野、工业绚丽国徽
繁华与幸福,汗水浇灌
社区、小区与老百姓
十指结盟温馨,共建和谐社区文化
深爱且珍惜,宠你健康平安
疫情防控小喇叭叫你核酸
白衣战士轻蘸口腔
护你身体江山
家门口菜场、超市,兜满七彩
热干面、油条、豆腐佬
小美好由你挑享
像极了
红旗飘拂下的每寸安然江山
作者周国英,湖北黄石作协会员。黄石作协秘书长。诗歌散文作品曾发表于国内多家报刊。有作品入选《湖北省文艺作品选》《黄石市文艺作品选》诗集《等你春天归来》。
朗诵者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曾戍边参战,退役大校。退休后热心传递正能量,网发各类作品,年余阅读量达三千余万,《桑榆赞•银发初心/杨建松:剑胆琴心传余热,铁马金戈诵初心》专访武汉电视台播出并在《学习强国》平台刊发,获2022年武汉银铃达人秀人气达人奖。
伟大的声音
作者/周国英 诵/杨建松
从上海十里洋场的里弄而来
从嘉兴南湖的红船而来
从军阀混战旧中国战火纷飞四分五裂
四万万同胞民不聊生的苦难中而来
从列强的炮舰打开国门虎视眈眈
五千年的国土被瓜分被蚕食被强盗抢掠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而来
从反动派血雨腥风的残杀镇压中而来
从“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围剿中突围而来
从湘江战役的残酷 四渡赤水的智慧突围 强渡大渡河视死如归的英勇中而来
从煮皮带食草根过雪山草地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这人类战争史上最伟大的战略转移而来
从为千千万万人求解放把生的机会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无数无名英雄的鲜血中
走来一批批前赴后继为国为民开天辟地的思想和实践的革命先驱、仁人志士
走来一个伟大的主义和党派
走来一个“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声音
这声音激荡过白山黑水的抗日烽火
这声音激荡过《论持久战》正义坚韧无畏的光辉
这声音唤醒老百姓勒紧裤带冒着炮火推着独轮车
自发支前推翻旧政权发自内心的拥护
这声音也激荡在古老的天安门上空
“中国人民站起来啦”“人民万岁”响彻寰宇穿越时代
这声音擦亮镰刀斧头的锈迹斑斑硎出钢刃
让每一个人都自觉焕发出新的青春和热情
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人公
塑造出一个“深挖洞,广积粮”激情燃烧的时代
改造山河,夯实基础,
带领着一个从封建半封建走来的农业文明古国
向着现代化工业强国奋勇奔跑实现四个现代化
有多少人把汗水的河流流淌在大地上
有多少人把功业建立在巍巍山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走出去,请进来,睁眼看世界 改革开放
让民族复兴需要的一切基础和展望
在水与火的淬炼中去实现国强民富
立足世界民族之林的复兴中国梦
从十三名代表到九千万党员
不断壮大的队伍是一个历史的见证
不用举例那些英雄的名字
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镌刻的就是他们的身影
那些更多的在自己岗位上默默无闻
用汗水和心血为国为家添砖加瓦
为走向现代化实现现代化国家建设铺路
有多少人的青春曾经绽放着灿烂的芳华
他们是百年来最坚强的时代强音
他们是民族最铁骨铮铮的脊梁
他们抒写着责任和担当
也抒写着那些前进中的失误和泪水 反思和总结
百年沧桑巨变 百年辉煌灿烂
回顾百年路 展望新中华
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
我要由衷地歌颂
光荣,努力!
永远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声音
这才是永恒而坚定的中国共产党
永远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声音
这才是永恒而坚定的中国共产党
朗诵者雷晓燕,湖北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
党啊,敬爱的母亲
诗/许德鹏 诵/雷晓燕
一九二一年
南湖的天空呼啸着泪
烟雨,迷蒙七月的残酷
十三颗跳动的小火苗
点亮黑暗,从那艘
画舫飞出青灯
圣火般的星光
仿佛吐呐悲呛
“唤醒沉睡,义不容辞
解放劳苦大众,舍我其谁?”
那一刻,中国共产党
挥舞铁锤,像盘古开辟地
砸碎冰封的制度
解开羁绊和锁链
从此,饥寒交迫的人们
站起来了,一个执政党
站起来了,新中国站起来了
中华民族站起来了
十三亿中华儿女,挺起胸膛
扬眉吐气,站起来了……
当二十一世纪的曙光
摇曳着大海
浩荡的海潮,勇敢
撞击生锈的屈辱
惊涛在拍岸中雄壮
回响中洗濯
百年孤独,百年沧桑
国人用自豪的目光
轻抚巍峨
倾听江河湖海
吐露狂风雨落——
“紧握铁拳,从容不迫”
“没有枪没有炮
敌人给我们造……”
“两弹一星”,虎啸西风
九天揽月
没落、艰辛、繁荣
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叫做
涅槃过后的骄傲
而在我心里,您就是我
唱不完的辉煌
“四个全面”书写全新蓝图
“五位一体”引领时代步伐
“十二五计划”快马加鞭
追逐全民梦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
安居乐业,强军号角响当当”
这就是党啊
我敬爱的母亲
二十届大会召开了
此刻,您的儿女是何等骄傲
万物共享阳光雨露
盛开的鲜花,美酒溢满杯
国人从此挺立脊梁
俯瞰万里锦绣河山
当我阔步在星光大道
正沐浴一缕缕朝阳
朗诵樊昕,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考级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朗诵考级专家评审。湖北省礼仪学会理事、主持人礼仪专委会主任,武汉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国朗诵艺术史话》湖北篇联合主编,湖北省第七届最美文艺志愿者,国家一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一座负阴而抱阳的城市
诗/林隐君 诵/樊昕
一座负阴而抱阳的城市
在大武汉,这个晴朗而沉寂的秋天
像以一个固定点向外逐圈旋绕的螺旋线
不断拓展出属于自己的星空、云烟和梦想
这里的天还是大禹治水时那般蓝
这里的水还是伯牙子期时那般人情味
祢衡击鼓,关羽洗马,李白夜游的轶事
依旧那么红唇白牙,血肉丰满
在时光的隧道里,多少景物更迭、谢幕
而鹦鹉洲,郎官湖带给我的情感磁场
依旧揽我于怀中,如芳菲的愿望
穿越了日月,率性涌入恒美的境界
此刻,万物在无限生长,汉阳造
推出的不再是子弹,而是生活的美学
汉阳区,也不仅是一座工业大区
还有用鱼米如画、风景飘香的日子
营造起的精神家园,让我们从一朵花的唇
就能嗅到生活的甜美和芬芳
而我一直在仰望的长江和汉水,
这片流动在阳光之上的好水
从人间的大美里穿肠而过
仿佛是以柔软的初始,生命力之母
在我们体内,轻轻掀起的一场物质革命化
三国时的金戈铁马为云水激荡
数千年的经典人文为风生水起
而钢铁肌腱矗立起的现代文明,还在拔节
还在用鬼斧神工,为梦想中国的明天给力
此刻,我在归元禅
寺随一群积极、健康,向上的灵魂翔舞
袅袅檀香,穿越了我的左心室和右心房
缠绕在这个晴朗沉寂的秋天
像以一个固定点向外逐圈旋绕的螺旋线
不断拓展,延伸,带给我一种眩晕的绵延
让人感觉从这片一百多平方公里的热土
里铺展开的斑斓长卷,幅员比十万八千里还要辽阔
朗诵者熊凤兰,高级工程师,诵读爱好者。
梦回汉阳
诗/池新可 诵/熊凤兰
没有什么抵得上梦,梦是最好的交通工具。
回到千年前的汉阳,
顺水而下,或溯流而上,
只需一宿。
在梦中,迎面飞来曾经走失的黄鹤,
深情地盘旋,复扶摇直上云霄。
鹦鹉洲绿草萋萎,
辽阔静寂的江面千帆过尽,我等待的知音还没有到来
她在哪里啊?
我只能在琴声中寻觅。
落满阳光的晴川阁,
背靠龟山的巍峨,俯瞰江水的晴朗。
我看见了江水的幽深,
倒映着历历的汉阳树,枝繁叶茂花艳。
烟波深处的涟漪,宛如桃花夫人的笑靥,
跳跃的苍茫里,氤氲着在水一方的眸光。
拍岸的涛声,击醒了沉淀水中的三国,
在一匹赤兔马奔跑的背影里,
我追赶江山、英雄、美人。他们全部消失在水中栈道的时候,
我才发现,
这么多年,我原来徘徊在梦的岸边
差点忘了,我是慕名而来垂钓的。
持一根瘦瘦的竹竿,
钓于浩渺的江波,
我颤栗的心里,钓不到我的爱情
却钓到了一串串平平仄仄的诗韵,
一万顷深深浅浅的白色乡愁
朗诵者杨建,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演艺家协会常委、中国微电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武汉歌舞剧院艺术指导、国家一级演员、武汉文明旅游形象大使、著名节目主持人。
***
杨建会长寄语:
我曾经讲到过,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我曾在龟山上,激情的朗诵过毛泽东主席的宏伟诗篇,也曾在南岸嘴眺望过滚滚东去的江水。我的教学基地也在咱们汉阳的文化创意园,汉阳造,有梦花居,汉阳。是一个让我星网神驰的地方,在这里我衷心的祝福咱们汉阳工作部前景灿烂,祝今晚的诗歌朗诵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敬畏
诗/邹俊煜 诵/杨建
茫茫九派,江汉朝宗于海
巍巍古镇,文脉荟萃于斯
知音故里,城市根脉
工业摇篮,历史名片
昔贤整顿乾坤,缔造多从此地起
今日全面崛起,宜居宜工又宜商
浩浩长江作证
是八十万汉阳人民
在这一百零八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耕耘打拼,代际相承
书写了汉阳每天不一样的精彩
巍巍龟山作证
古镇蝶变,其命维新
是人民引领时代前行
他们是天,他们是地
他们是这片土地上的英雄和主人
一群来自人民的普通代表
受人民之委托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他们感恩时代、感恩核心引领
伟大的舵手说,一切以人民为中心
他们敬畏土地
足迹踏遍大街小巷、里弄村落
倾听大地在呼吸
他们敬畏山水
关注着一草一木以及蓝天碧水
用绿意留住人文水都的乡愁
他们敬畏花朵
让书声温润每一个家庭
让汉阳的明天阳光灿烂
他们敬畏生命
俯首聆听民忧民苦
让老弱病残也活有尊严
他们敬畏日子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是他们双脚行走的方向
他们敬畏职责
倾听民声、督办民事、接受民评
赤子之心,家国情怀
江水浩浩,不舍昼夜
诗曰:人民代表敬畏人民
作者周方红,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武汉市作协会员,武汉汉阳作协会员,《中国诗歌报》创作室主编,著诗集《赤子之心》。
朗诵者刘晴,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朗诵爱好者,用我的声音祝福你,用我的讲述陪伴你!
在爱字里读中国
诗/周方红 诵/刘晴
在地球村所有的角落
你的声音飞了起来
磁性里散发着梅的清香
折射出的老练与大气
有一番深沉邈远的韵味
每刻下一笔,诵读一次
都能亮出和平鸽的意象
都能听见巨龙腾飞的号角
是你,打通了中国脉络
还把火红的情思装进love
发给世界的信箱中
正直善良的空气里
仁义礼智信、丝丝入扣
汇成生生不息的信仰
撸起袖子加油干
火的热情,点燃流动的国土
土的厚重,伸展嫩绿的橄榄枝
一次次传递豁然开朗
从大都市的巨变
到农村脱贫的振兴
从宇航员太空出差安全往来
到百姓的日子红红火火
踏着“二十大”铺开的长长花径
温柔的叮咛,是心田的滋润
当我用汉江的笔墨勾勒你的模样
当我用汉阳的方言诵读你的名字
大声喊,如此的爱你哟
我的祖国我的家
知音古韵悠悠,不失婉约
月湖荡漾着五彩波涛
龟山似乎与远山拉勾手指
一丝一缕粘成的爱啊
我要铭记,这所有的美好
你清纯如水,高贵如金
神秘力量擎起新的天地
智慧凸起,点亮人间渴望
东方巨龙再次披上锦绣衣裳
以鲜活化解怨恨憎恶
踩过截截岁月的坎坎坷坷
向日葵点头示意的罗盘
开辟出长长的跑道
在你精心布置的伊甸园里
有晨光洒下的清新气息
享受一刻千金的甜蜜馈赠
听听鸟语,嗅嗅花香
作者张峰,湖北省武汉市人,武汉市第三职教中心美术教师,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武汉市作家协会会员,汉阳区作家协会会员,热爱文学,爱好摄影,以文会友,以笔记录美好生活。
朗诵胡艳,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疫情期间著有诗歌“这个春天最美的回答”,在学习强国,中国教育电视台,长江云,新浪网,湖北经济电视台等众多平台和媒体转载和播放。
汉阳是一条河
诗/张峰(汉阳作协会员)诵/胡艳
汉阳,是一条河
一条平凡的河
鱼儿在水底遨游
太阳在远方招手
在走过许多年以后的今天
我们汉阳人依然坚定执着
汉阳,是一条河
一条平凡的河
在励精图治谋求发展的路上
我们汉阳人依然风采依旧
知音文化浸透出的胸怀
任天地也为之悠悠
写不完的抗疫模范,热血铸就
唱不完的城市英雄,光耀千秋
汉阳,是一条河
一条平凡的河
一城汉阳人的美好愿景
让半城志愿者携手互助
二十大的精神在汉阳树下传递
书记的指引就是前进的方向
共克时艰我们一定能够更上层楼
汉阳,是一条河
一条平凡的河
虽然没有振聋发聩的巨浪
也没有浩浩荡荡的激流
可是我们也有远大的志向
我们也有孜孜不倦的追求
星辰大海 是我们的理想
漫漫征途 我们风雨同舟
汉阳,是一条河
一条平凡的河
我们齐心协力 砥砺前行
一路上创造的“风景”美不胜收
看吧,今天的我们缓缓流淌
并不代表我们没有激情
明天,当太阳升起的时候
我们汉阳更加汹涌澎湃,热情如火
看吧,今天的我们在厚重文化里低调
并不代表我们没有追求
明天,当太阳温暖汉阳的时候
波光粼粼的胸怀也会有腾飞的巨龙!!!
作者陈国祥,热爱文艺,曲艺,在平淡生活里追求诗和远方。
朗诵刘丽: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和谐知音合唱团成员。
阔步二十大
诗/陈国祥 诵/刘丽
一双脚
是一艘船
航行在大海
一双脚
是风火轮
飞奔在山川
这双脚
在雄鸡版图上亲吻
丈量了几千年
坐标布满图壁
华厦微笑
听不够那震荡心弦的步履
重走先人四大发明的路
筑牢后者前行的路基
从裹着布条的小金莲
到飞向月宫与嫦娥嬉戏
卷着裤腿的草鞋汉
齐下五洋把鳖捉起
曾记得
烟花三月的燕
笑看徒步挑担下汉口
任春雨歇滿斗笠
寻求温饱
找回自己
日行千里的神行太保
也嫉妒脚
兴叹着急
脚
伟大
渺小中透着神奇
但脚的核能量
可与尖端称兄道弟
脚
永远向着明天
迎朝阳搏风雨
为乡村富強美丽
每天一步一印
稳稳抬起
每天一步一印
稳稳抬起
朗诵者秋蝉,一个喜欢用声音把美好的文字或事物传递的朗诵爱好者。武汉市汉阳区文化馆合唱团团员。2021年参加在琴台音乐厅举办的《庆祝建党百年暨第十六届中国合唱节》开幕式演出,同年获湖北省首届K歌大赛优秀歌手奖。
月湖被我饲养在手心
诗/胡兴武 诵/秋蝉
面朝南,钟家村的樵夫安在否
这里长出千年期待的眼神
光波溅起天籁之音
没人听得懂高山流水,唯独钟子期
病逝的钟子期 让琴弦断裂
让琴断口成为地名,让月湖
永远睁开不冥的眼睛
让俞伯牙销声匿迹
让那条大江流淌一世的委屈
摔碎的瑶琴,背离了孔子
辜负了伏羲,我不忍扶起
那些碎片组成的记忆
弯腰,掬一捧月水
整个湖被我饲养在手心
乐曲被风吹皱
在指缝间溢下
成为那根断弦
把知音传奇续起
谢东升播音指导。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朗诵播音专家团成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执委,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长,湖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电视主持人三十年年度风云人物奖、金话筒百优奖得主。
美丽武汉·幸福汉阳(外一首)
诗/丁济民 诵/谢东升
被知音燃亮了的史册之页
那枚中秋的明月
流泻着月华 照进汉阳江水
以及《三言》之前的时空
两千年后
被冯梦龙先生用线装书小心捕捉
故事还温热没有远去
不经意那文字就濡染了煌煌千年的史册
伯牙与子期
头戴着那枚温润如玉的明月
醉饮一曲冲走了忧郁的高山流水调
江水中 月影摇动 琴声流溢
官船和秋草也沉醉了
友情像夏季的叶子一样猛长
一把泄密的瑶琴——
轻易就撼动了尊贵卑微的藩篱
中华稗史好一泓清澈的水纹荡漾着涟漪
士大夫和樵夫
用知音的火花把沉沉夜空划亮
又被一代代人执著地演绎、剪辑
故事是可以在某个时期被冻伤、畏缩、失语的
也可以丰沛着一版再版
而知音的生长
只属于困厄、暗淡的时空与土壤
青石板一样的天幕上
月朗时刻——
潮水一样就走散了
众星们的筵席
古琴台
站立于几千年前的时空
静静地观望人间烟火
辚辚如车马的人生明明灭灭
古井深陷 碎了无数月色
这故事的人与月色都如河流一样远去了
像盐返回大海 湖泊凸现沙漠
卑微坊间和多少宫廷旧事
只成为几千年来被风干了的传说
这一座琴台
是古人从悠悠岁月中伸展出的掌纹
还隐隐透着伯牙与子期的体温
温润着我们奔涌贲涨的血脉
我听见了他们用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声音
他们披了一身的月光 孜孜地伏在船舱之中
这时深邃的天空 有几颗星辰正交换着方向陨落
而岁月越走越远 一个千古又一个千古
只留下时间小小浅浅的趾爪
一个凄美的故事
就这样 在武汉厚重的脚本上定格
从史书中一路走来的武汉三镇
也走进了秋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