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是一场修行
作者:空心
当人类走向文明,便开始注重仪表,便有了洗澡一事。即使你不在外面风尘仆仆的经历风吹日晒,由于自身皮肤的新陈代谢也自然而然会生出一层泥来。就像人类自私、贪婪、阴暗、猜疑、狭隘等等丑陋的动物性,这些丑陋随着接受文明程度的提高而在人性中削弱变少。
每个人的潜意识深处都住着一尊佛,同时还潜藏着一个魔,点滴的善恶之间的胜负,即是魔与佛的较量。即使你不曾经历黑暗人生,也从没遇到过烂人烂事,更没经历过欺骗,你的头脑一样会虚幻出一些丑陋的动物性的戏法来,那就要像洗澡一样,隔三差五的自我洗濯、自我反思,自我革新,从而增强人性。我们甚至应该像洁癖者天天洗澡一样,天天自省自律,宽容待人,平和对事,善待人生。若有顽疾,还要吃药自救。要像虔诚的教徒一样追寻内心的善与圣洁。或许某一天你就会醍醐灌顶,灵性激发,顿悟人生。
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我眼睁睁的看着我身边的人在偏执、猜忌、暴戾中互相折磨、互相伤害。 看透人性,看破红尘,顿悟人生,怕是都要经历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当你被人猜忌,不被理解,在被狂风暴雨折磨之后你会痛苦,你觉得自己不被信任,自尊受到了伤害;第二阶段,你只是生气,生气他为什么就不理解你,为什么你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而第三个阶段,你不再痛苦,也不生气,反而同情起这个偏执猜忌的可怜人,他在折磨别人的同时,整日整夜的折磨着自己。在雷霆万钧之时,你也没有了惊恐、忐忑,只像看表演一样的症症的看着他,唯有同情。只觉得他好可怜呀,他在用暴躁燃烧着自己,你反而担心他会把自己烧焦,虽然你也有引火上身的危险。这种歇斯底里的暴躁、偏执、易激惹、猜忌是一种心里疾病,而他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病症。洗澡还得自愿,没人能强迫另一个人自洁。可相比洗澡,心理与思想的洗涤就难多了。要让他认识到自己的病症,自觉的吃药,那就更难了。人生磨难太多,苦涩味重,放下执念,就是为自己松绑。你不再执念想要改变别人的时候,也就是饶恕过了自己。只有宽容接纳这个一地鸡毛的现实,才能得到内心的平静。不去仰望别人的幸福,更不要奢求从他人身上得到快乐与幸福!幸福源自自己的内心,追求自己内心的平静与快乐,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无需借助他人。
无论是人生或者是婚姻,我们都在其中修行,活着便是一种修行——不较真,不枉猜,得失不计,接纳包容……修行的终极目标便是在暴风骤雨中仍能用平和的心态,平稳的情绪,平淡的心境,风平浪静的活着!
2022.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