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从自律做起
包红霞
生活中不益于防疫的细节实在太多太多,就拿吃饭来说,开会或者参加一个聚会,你喜欢吃大餐的饭桌上不用公筷把菜从上到下翻个遍,将菜夹起然后放下,又夹起另一块的人吗?当他(她)拨来拨去恨不得把一盘菜最好的全放进自己嘴里时,你还会吃那盘菜吗?而且往往喜欢翻菜的人还是身份地位有点分量者!他(她)边翻边说话,话很多,唾沫星飞溅……
吃饭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自从2019年年底发现新冠疫情,防疫举措之一就是要求人们聚餐时使用公筷,可是有人就是嫌麻烦,即使在别人都使用公筷的情况下,有人还是我行我素。
每次外出吃饭我都有意识的观察桌上的人,几年前某县为宣传地方文化,邀请全国各地作家诗人一大批搞活动。吃饭时,把我和位一号作家安排在一起。饭前,作家带着他的著作去该县职业学校演讲然后签名卖书,两位衣着光鲜的女诗人,脸上的面霜如戏剧演员化妆,嘴唇猩红明光闪亮,她们对一号作家顶礼膜拜,饭桌上大谈特谈一号作家在职中演讲的轰动效应,唾沫星就飞向了脸前的盘子。我孤陋寡闻,因为没有读过一号作家的任何作品,不知道他姓甚名谁就洗耳恭听。一号作家边吃菜边听两位女诗人夸自己,目中无人样在盘子里翻来拨去,凡是他在哪个盘子里夹菜,不翻几下好像不死心。这样,我就盯住他筷子没去的地方赶紧夹点放碗里,然后观察他的行动。凉拌咸蛋上来后,一号作家说,他最喜欢吃蛋黄,于是就把一盘咸鸡蛋蛋黄都拨出来享受了,留下蛋清没有人再吃就被浪费了……以后的几天里,我对他敬而远之,实在躲不过,就抢菜!看到别人动了筷子,他还没有夹菜前,我就赶紧动筷子夹菜,然后盯住一号作家筷子到过的盘子放弃爱吃想吃的菜肴欣赏一号作家的类似吃咸鸡蛋之举。要说的是,活动结束时,他给我的书,我给了酒店服务员,一再交代卖成废品!
在和一位女诗人未见面时,她微信一直推送诗作给我。我生性愚笨不会写诗,理解诗的能力也很差,常常对于别人评价思想性艺术性很高的诗作,我云里雾里看不出表达了什么。女诗人的诗作十分口语化,她可以用口语把生活琐事记述,读着她的诗作对她形象有淑女判断。后来不但见面而且与她近距离接触了几次,对她的泼辣和八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首先无论怎样的场合,她喜欢说黄段子,怎么黄她都无所顾忌尤其和一些男同胞猜拳喝酒开玩笑说黄话一点都不脸红。再就是女诗人在饭桌上很爱说话,有时候简直就是打断别人抢着说。她可以即兴写诗,没有纸时就用餐巾纸写三五行朗诵。对服务员总是没有好脸色,茶杯添水慢了就说服务员没有培训好。饭局上,要是有打扮入时比自己年轻的女性,她总会当众揭人家短,让人家面红耳赤。比如说人家衣服怎么怎么,说人家不是胖了就是瘦了。她会边说边夹菜,夹菜时,左翻右拨,直到自己满意。几次活动与她一起,饭桌上,每次手抓羊肉上来后,她都积极地徒手撒调料给所有的肉块,然后用自己的筷子拨来翻去,挑一块肥瘦较均匀的夹起抖抖,我看到落下的调料在其它肉块上时,只好不吃。她吃自助餐时,总是要拿几个西红柿小金橘之类的水果到房间,拿回去觉得不新鲜就直接扔进垃圾桶!女诗人背后总喜欢打听别人隐私,曾有几次微信给我说别人隐私,完了还要我保密。一次参加活动的人群当中,一位母亲带着自己放暑假的女儿。我不知道女诗人为什么对孩子是那么的挑剔!孩子和妈妈嬉戏,走向野外时,会撒娇让妈妈背背她,于是女诗人背后就指指点点说孩子没教养,妈妈太惯孩子,说了好多孩子的缺点包括上厕所(孩子在厕所里,她推门,孩子没敢出声没开门)没礼貌。可是我看到,被她挑剔的孩子吃饭夹菜只盯住眼前,只夹一块,要吃什么够不着时,会悄悄告诉妈妈,然后妈妈就给她夹一块。因为女诗人的吃饭方式实在避不过,于是就像当年遇到一号作家时一样,抢菜! 
当我和一位文友说自己曾和两位作家抢菜吃的经历时,听者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我说,一些写作的人以文人不拘小节为自己的不雅行为找借口,作文首先做人,作为文化人,作家和诗人饭桌上的修养除败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他们的吃饭方式也不利于防疫!
记得上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天,我们班12个孩子(9个男孩,三个女孩)。老师第一堂课就给我们讲公共场所不能随地吐痰擤鼻涕,也不许吐唾液。老师是个高中刚毕业的民办老师,一个月10元的工资。我记着他的话长大,现年近半百,负责任的说,记忆中从未在公共场所吐过痰擤过鼻涕或吐唾液。我们的孩子也做到了不随地吐痰擤鼻涕和随地吐唾液,从不乱丢垃圾。将来我也不会让我们孩子的孩子随地吐痰擤鼻涕吐唾液和乱丢垃圾。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说起随地吐痰的人,哪怕是小孩谁都不喜欢!生活中,一些道理人人都明白,明明知道自己是错的,却习以为常。好习惯散发正能量,一个家,如果家长坏习惯多,孩子就会毛病不少。一次在老家,表姑带着孙子来做客。小男孩动不动吐唾液,完了就很自然的用脚前后踩几下。我忍无可忍,终于在他又一次吐了后又踩时,盯住他,他低着头避过我的目光。我拿起纸巾笑着说,小朋友,你怎么回事呀你?去,把你脚底下擦干净。我的意思是,要他拿点纸擦,没想到他竟然走过去又用脚踩了踩。表姑走后,我问母亲,表姑怎么这样惯孙子?母亲说,表弟两口子去打工,爷爷奶奶带孙子,爷爷烟酒不离口,经常咳痰,随地吐了就用脚踩,孩子看了学会了……
细节看修养看素质!比如,饭桌上有人咳嗽咳痰头都不转一下。再比如,和你同行的人走着走着痰就飞口而出或者迎面来的人朝地吐痰,你对他人品修养会是怎样的评价?6月的一天清晨,在小城“杰豪”假日酒店门前的马路边等候出租车前往驻村的地方,对面走来一位六十岁上下的大叔,在离我两米不到的地方朝地吐痰差点就飞到我的脚上。我说,你怎么回事?他一点愧疚感都没有,反而说,又没有唾到你身上,你急什么急?
疫情防控要求取包裹打开前一定用消毒液或酒精消毒。但是包裹防范意识在农村却很淡薄。一天快中午时,我在村委会道路上看见两位青年妈妈带着孩子取快递。两个小男孩走在妈妈身后都拿个包裹,可能是好奇心想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两小孩边走边口撕快递包装纸。孩子看上去两三岁的样子,两位青年妈妈都很精干,头发盘的高高的,上衣露出肚脐眼,超短裤外的肌肉很青春,整个外貌看上去应该有文化应该讲究卫生的。遗憾的是她们却那么粗心,无视孩子用口撕咬包裹纸!我走过去给两位母亲提醒孩子咬包裹除不卫生还有感染病毒的可能!她们不以为然的笑笑,说没事没事!
作为社会的一员,每次上街,总会看到边走边吐痰的身影,这样的人不是偶尔一个两个,而是很多个。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这个人是病毒携带者,他还随地吐痰,将病菌扩散于空气,受害者将是多少?
多年来外出包里总是装着杯子筷子,住酒店都是自带拖鞋,很少动用一次性消费品。有人问我麻烦不,我说习惯了。一些人说我有洁癖,一些人嘲笑我活得太小心,可是不管别人怎么认为我异类,我都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习惯。实践证明我的坚持不但有益于环保有益于节能更是有益于防疫。
预防新冠疫情尤其要我们注意个人卫生,出行戴口罩。遗憾的是,这些天在小城我看到还是有不戴口罩的人大摇大摆在街上行走,还是看到有人虽然戴着口罩,吐痰照样(他们会取掉口罩一侧吐完,然后再戴上)。一次晚饭后我去买东西,看到有很多人没有戴口罩走在人行道。一位没有戴口罩的瓦厂村民在我身边走过时,我说你怎么没带口罩?他笑着说,带了,装着呢,并且给我掏出来看。我说,带了不戴有什么作用?他笑着说,戴上难受。
病毒随着空气随着呼吸传染是不争的事实。防疫从细节做起,保护自己就是对国家的贡献,出行戴好口罩,走大街上,管住你的嘴,不要随地吐痰擤鼻涕,即使你有咽炎也不要给自己找借口!我们的国家竭力保护我们每一个人已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每个人都是保护自己和别人的战士。每个人都有家庭都是父母子女,大家看看那些大白们和志愿者还有党员冲锋队,也是血肉之躯,酷暑里穿戴森严,他(她)们的付出我们该怎么回报?
说一千道一万,目前疫情遍及全国各地,愿我们每个人出入公共场所都能遵守社会公德戴口罩做好防护,主动测温主动扫码,这是我们每个人安全之需要,新冠疫情确实太诡异,我们防不胜防!

作者简介:包红霞,中国作协会员。就职于甘肃省舟曲县气象局,业余写作,著有《走进甘南》《悲情舟曲》,曾获黄河文学奖和甘肃省少数民族文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