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麻糖
作者:绿水青山(苗族)
在贵州农村,熬麻糖是一项传统工艺,也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就会的。
前几天,在网上看了德江县古村乐乐发布的视频号《麻糖水的酿造》,又勾起了我儿时的记忆。
熬麻糖的工序复杂,需要用心用情去制作,因为熬麻糖本身就是一个细致活儿。
第一步,碎谷芽面。先将发好的谷子芽烘干,再将烘干以后的谷子芽用石对窝碎成谷子芽面粉。
第二步,磨五谷面。把适量的小麦、高粱、糯苞谷、糯米、粘米混合在一起,用石磨磨成五谷杂粮面粉,当然也可以只是单独的苞谷面粉。与此同时,把洗干净的红薯剁成颗粒。
第三步,炒面粉。在铁锅里放入五谷杂粮面粉、红薯颗粒,倒进适量的水,再加进谷子芽面粉搅拌均匀,用中火一直炒,把面粉炒熟为止。特别要注意不能炒糊,一旦麻糖如果有糊味儿就不好吃了。待五谷杂粮面粉炒熟了以后就加水,加满一锅即可。
第四步,发酵麻糖水。在锅里两三次放入谷子芽面粉不断重复地搅拌,直到五谷杂粮面转化为糖,接下来每隔两小时搅拌一次,然后埋上火,让其发酵六七个小时左右。通常两三斤谷子芽面粉可以发酵二十斤左右五谷杂粮面粉。发酵麻糖水尤其要注意掌握火候,有热温就行,或没有火温,火太大了麻糖水会发酸,待麻糖水清亮后,可以试吃是否有甜味。
第五步,过滤麻糖水。将铁锅里的麻糖水用白沙布做的糖帕过滤出来,过滤之后的麻糖水已经很甜了。
第六步,煮麻糖水。将过滤好的麻糖水放回洗干净的锅里,再烧大火煮。这个环节很关键,考量的是技术。火候仍然是关键,随着麻糖水越来越少,麻糖甜味越来越浓,火要尽量烧小点,防止有糊味。
第七步,炒麻糖。在锅里炒麻糖,要赶在麻糖起金丝的时候开始炒,将火埋起,把麻糖炒到很白很白的样子,炒到麻糖皮子不会破就炒好了。如果炒不好就是黄扁扁的,可见炒功也很重要。越到这个时候越要有耐心,如果麻糖炒均匀了脆甜可口,反之如果炒的太久,麻糖就太老了咬不动。待麻糖炒好后,就把它舀起来放在准备好熟米面粉铺垫的簸箕里。
第八步,扯麻糖。这扯麻糖既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待麻糖冷到温温的,就拿来扯,很长很长很细很细,只要不中断,就重复地扯,直到把麻糖扯得金丝发亮。扯麻糖时人的重心要往后仰,快慢结合,灵活用力。扯好的麻糖要用干熟米面隔上一层,避免沾成一团。还要注意用保鲜袋把麻糖封好,不然会融化。就这样麻糖就制作成功了,全过程要十多个小时。
土制的麻糖全部是用五谷杂粮做出来的糖,吃起来香甜可口,十足的健康食品。
麻糖可以敲成小块随手拿起吃,也可以制成各种形状,通过锅里的热气扯成根状的麻糖,敲成一节节的麻糖梗,这更讲技术和火候了。麻糖还可以用来打麻饼,成为待客的食品。
爱吃糖是孩子们的天性,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水果糖,遇到赶场天能买上点麻糖梗吃也是一种幸福。
“叮叮糖!叮叮糖!卖麻糖啰!”也有熬麻糖的师傅挑起箩筐满寨子窜的,一见麻糖师傅孩子们便迅即围了上去。
熬麻糖的工序多又需要熬夜,年轻人对此并不太感兴趣。如今一些在农村逐渐失传的传统工艺,需要引起更多年轻人的关注,更需要将这些传统工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