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护念 为人民的初心
郑亚水/文
《心经》只有260字,每天有多少人在颂读或书写,影响了这世界2559年。《心经》第二段精彩:'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色,亦复如是。',舍利子是佛祖的十大弟子,中国民间称之'舍利佛',而'佛舍利'则是得道高僧涅槃火化后留下的五颜六色结晶体。在《金刚经》佛祖答疑的主角叫'须菩提'。大家看过《西游记》,孙悟空大闹天宫七十二变的本事都是从须菩提那里学的,这是小说上写的。
《金刚经》第二品叫《善现启请分》。善现就是'须菩提',佛祖出去化缘回来,洗净沾到污泥的双脚,正想打坐休息…须菩提站了起來说:'佛呀,慢点入定,打扰您老了!',于开始问法:'佛呀!您发发阿辱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吧。云何应住,云何降其心。'这句是《金刚经》中精华,'云何应住'意思是我这颗凡夫俗子的心,老是停不住胡思乱想怎么办?'云何降伏其心',有啥法力控制住这个'一念三千'的心。用'其心'不是'吾心',说明此刻的须菩提也不是一般修道的人,已经跳出'我外看我'、'心外照心'的境界,就是这样依然妥妥地受不了'心念'多变与无常,所以忍不住就问了佛祖!
您说佛祖如何回答须菩薩这个问题呢?《金刚经》记载:'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薩。'这句话,有个'如来',是佛祖的自称:'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曰如来。'佛说为什么说'如来',不说'如去'。《乌衣巷》'似曾相识燕归来'很美妙,同学取名苏文来,'苏'是祖公柱,带有苏醒萌发的春意,'文'则是文化智慧,'来'终归是好的收获。来则属于得,去则属于舍,不生也不灭,不动亦不静,无喜亦无忧。禅诗因此有云:'佛在心中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金刚经》中佛祖回答须菩提的'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一个心的难题,沒有灵丹妙药,只有三个文字叫'善护念'。意思是你既然相信了因果律,那就不忘这个初心,坚定自己的信念,努力去践行'信愿'吧!'信愿力行'是一个出世又入世的大乘,简单以忘我的精神'如来应世'、普渡众生。这是菩薩的境界,《椤严经》上说:'自未得度,先度人者,发菩薩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而闽南寺庙的那些十八罗汉或五百罗汉雕像,如去看看欣賞可以,拜不拜无关系,因为佛经上说,罗汉是自己解脱了烦恼住在空中,不敢现世普渡众生,对俗人诉苦诉求不敢接不敢应,只是自己照顾自己眼不见心不烦而已。如果骂他,他也不会计较罢了,脾气很好而已!
不管是儒家、佛家、道家,以及其它一切的宗教,人类一切的修养方法,都是这三字一一善护念。好好的照顾自己的思想、心念、意念等各种意识形态。佛学的方法有念身、念受、念心、念法。儒家'而日三省乎已!'。道家的'三清观':'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夷希微三观法。'党的优良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等等,都是在'善护念'上下功夫。为了'不忘初心',应当'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善护念。《西厢记》词句:'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人到了百无聊奈时,也会把东风怨一下,这佛言'贪嗔痴慢疑我见'六大心病的'嗔怪'吧!
善护念的结果是'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境界犹如'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这是多么美好的心境呀!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包括心地法门,明心见性,由世俗的'太武凡木'修炼成佛的境界。在行为上是大慈大悲菩薩心,是菩提心,入世救一切众生;在法理上大彻大悟,超越形而上的本性之心。佛祖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在人人的自我心中,只是咱没有去启迪应用。所以说一个学佛的人不是向外对上帝、基督、真主、阿拉、大梵天等精神偶像去诉求,而是正信的自发自醒。学佛的人不是靠神仙救世主,而是自救助人自度渡人!
'江番薯'是新时代石码的才子,虽然与历史人物蓝番薯、许番薯、钱番薯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但是文化上塑造一个精神偶像是件不容易的事。尤其是他自号'书法大家'、四间大学教授,作为二十多年好友,只有从情义上为他呐喊鼓噪。作协胡智勤老师说:'江番薯是一个强忍着肚皮的笑鼓,将文化奇葩用幽默的文学形式推山来。'
我的心是可以'住'的,但江番薯'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只有靠他自己了。
'住'这个字,与《维摩止观》的'止',静坐入定的'定'是不一样的。先说这个'止'字,这是心理上的修持,把思想、知觉、感觉停止,拥有一个贤妻,就不再想别人的娑娜,叫'止'。因为有法律与道德的意念在心。拿着一个钉子,把它钉在墙上叫'止',用于挂日历或书法作品,因为这个空间附合我的审美观。而'定'的境界,等于小屁孩玩转陀罗,最后不转了,它旋停的地方就叫'定'。
如何应住和无所住,石码'锦江道'临江濒海的美意留在心里,紫云岩的四季如春胜景铭记在脑,这叫'住',从当官的岗位退下来或者离开了老石码、甚至这粒地球,说明'一切法空',人无定所'无所住',事如春梦了无痕。放下的您却舍得了福报,无我的今天换个大我的一切!
作者简介
郑亚水,笔名梧闽,福建省漳州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
文学荣誉
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中国文化出版社)副主编。《<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2021年8月,作品《说好的父亲》荣获“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2月,作品《说好的父亲》入编《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并被评为“特等奖”;2022年4月,《过故人庄还有多少龙江颂》荣获第九届相约北京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7月,《紫云岩 无住与不迁》荣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奖“二等奖”;《林前也有苦山桃》入围世界笔会杯中国文学大奖展播;《一字圣手江山常在掌中看》入选《高中语文》古诗词必读讲解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