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官屯“邹家大院 ”
文:邹庆诰||整理:邹庆祯
外出旅游,当我在山西省看到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和常家庄园的时候,我不仅惊叹它规模之宏大宽阔,建筑之古老辉煌,而更惊叹于它保存得完好无损,以致能让天下游客来此游览。欣赏中国农村的古建筑群的壮丽,领略中国古代文明的神韵,感受建筑文化的精湛和内蕴深厚的魅力。此时,我就会想起我的家乡(山东聊城市茌平区——编者)冯官屯的邹家大院。那是建于清朝末年的一处庞大的地主庄园,除了在建筑风格和设计布局上有所不同外,就其规模和质量而论,同山西的那些大院相比则毫不逊色,应该说还有超出的方面,可惜早已片瓦无存。与我同龄或长于我的依然健在的冯官屯人,肯定都还清晰地记得那所大院。邹家大院是冯官屯大户邹兆敏(计号六娃娃)家的私宅,位于后唐村的南侧,占地四十余亩。四周有高墙围绕,东西墙正中各设一座宅门,其高大宏伟堪与城门相较。围墙也只有城墙能比,上面能走开一辆地排车,下面是一米多高的石砌墙基,上面完全用青砖垒成,其高可达十五米,宽两米多,外缘也有城墙那样的砖垛女儿墙(呈凹凸状的矮墙)。墙北是一东西大街,街北就是后唐村:墙西是一条护院小渠,西门平时不开,开时放吊桥:经常走的是东大门,门外是广场:南墙外是一狭长的坑塘,蓄水,也起护院的作用。
如此之宏伟建筑,与当时的县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毫不逊色。那时候,一般的人只能从外形上认识它,称其为"大院"。一户人家有如此高大宏伟的院子,也的确堪称大院了。然而,院里是什么样子,常人就难谙其详了。除了主人及其至亲好友之外,能够出入其中的就是那些管理人员、护院家丁、长工和各类仆人了。有专人看守门户,闲人是进不得的,我幼年刚记事的时候,邹兆敏夫妇及其长子次子已经故去,生活在这里的还有他的续妻及所生两个女儿和另外三个儿子、以及有关家眷。此时虽呈败落趋势,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仍是称雄一方的豪门。我的家乡解放早,土改也早,1946年就开始斗争地主,首当其冲的就是大户,为安全起见,其家庭主要成员迁往济南,其余也被逐出大院,他家的东西被分光扫净之后,大院便成为一座空宅,于是门户大开,众人可以有意出入。出时,大院就提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人人都可以一睹它的真容 了。
那年我刚满十二岁,正是贪玩的年龄,于是邀上小伙伴一起去看个究竟。西门依旧关闭,东门大开,我们从门洞跑进去,首先想到的就是登上高处去看看,发现大门右见有石砌台阶,便一鼓作气地爬上去,到达高墙顶之后,再登几道台阶就是大门顶了。这是一个开阔的平台,四周有矮墙围绕,中间未设门楼,我扶着矮墙向下一望,哎呀!高得瘆人,我还是第一次从这么高的地方往下看,有点儿眼晕,不寒而栗。在这里居高临下,就可以看清这所大院内部的格局了。东西门之间是一条笔直宽阔的大道,道北是一片楼堂瓦舍,曲型的古建筑群,不用说这是主人们和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女仆的居住区。道南靠北是一溜平房和牲口棚以及储放粮食与杂物的仓廪和库房。也都是砖木结构,显得整整齐齐。这些自然是供家丁、长工及各类男仆居住的。建筑以南直到南墙的开阔地带是菜园和花 园。在高处看大院,大格局是一目了然了,但要了解其细处,那就得下去走走看看,我们这些孩子可没那个耐性,瞅着周围的院墙好玩,那么高,那么宽,宽得墙顶都能走开地排车。我们何不跑一圈玩玩?由矮墙环绕的大门顶的两侧各有一出口,我们从北口走下几道台阶就是墙顶了。我们跑跑,走走,停停,有时攀着女儿墙的垛口,向下或向远处望望,有时还往院里瞅瞅。当走到最北头往西折转的时候,我们被眼下的这一大片古建筑惊住了。当时我曾自诩是见过世面的,因为跟大人去过县城,可县城里有什么?除了几座庙宇,根本就没有像样的古建筑,不要说一群,更不要说一大片。对于我们这些乡间小孩子来说,简直就像走进了童话世界,遇到了人间的仙境。
我们看得眼花缭乱,有单独的楼院,瓦房院落一个又一个,四合院居多,还有二进三进的大院,邹兆敏有五男二女,看来他连孙辈的房子都给盖好了。放眼望去,青砖黛瓦的楼阁房舍,错落有致,古雅朴茂,俯瞰全貌,蔚为大观!我们急切地想到院儿里看看,于是在墙顶上往西一溜小跑,从西北角转弯向南, 到西门沿台阶下去 又往院儿里跑。我们第一个想看的自然是楼院儿,门楼也比其他院落高大,两旁各有一石狮。走进门楼迎头就是一面玲珑小巧的影壁,四周有多种造型的砖雕装饰,中间镶嵌着一块桌面大小的汉白玉石雕。上面镌刻的画非常复杂细致,有风景,有人物,可我们弄不懂是什么故事,所以无趣细观。
绕过影壁扑面而来的是一正两厢古式楼房。因为我们是初次见到这样的境界,所以有个伙伴禁不住惊叫了一声,这一下点燃了大家的激情,于是欢呼雀跃地奔向正楼。跨入门槛,就见一硕大的木质屏风,镂刻敷彩,壮丽辉煌。在屏风后面找到楼梯,我们就欢蹦乱跳地爬上去,上面也是空无一物,抬头见雕梁画栋,前面就是只有走廊上的栏杆能够吸引我们的目光。栏杆呈古铜色,被漆得锃明瓦亮,用手摸摸,滑溜溜,凉丝丝的,实在令人喜爱。凭栏望望,两厢的楼一模一样比主楼略矮略小了点,形制大同小异,楼上栏杆的样子也稍有差别,为浅棕色。里面肯定也是空空如也,所以我们就不想再去看了。这时我们才发现,影壁的背面也嵌有浮雕,很好看。看来古时候的建筑真讲究。离开了楼院,我们又转了几处瓦房院落,由于都是空的,而房屋的样式又都差不多,所以就没有兴致各院大游逛了。我们又去中轴线以南看了看,在这里发现了一处高大宽敞的建筑。原来是饲养骡马的大厅,看来,当年他们家真是骡马成群。此时,花园与菜园已是狼籍不堪,无甚看头了。我们终于知道了大院里面是什么样子,这是我少年时代大开眼界的一次活动。后来我和小伙伴们又去过一次,主要是为了玩,登高,爬上高大的院墙在上面追逐,疯跑。还到楼院儿里去,上上下下,捉迷藏。
再后来,就听说要拆大院了,拆了把砖瓦分给贫农。不光冯官屯,十里方圆,四面八方的贫农都参与其事。这里又开始沸腾了,手持各种拆房工具的人们涌进了大院,开始了声势浩大,史无前例的行动。只听这里咕咚,那里哗啦,夹杂着嘈杂的人声,只见大院在迅速地改变着它的形状。运送砖瓦的大车小辆,熙来攘往,好不忙碌!小孩子们想进去看热闹,结果都被阻止了,说里面己经出现被砸伤和摔伤的人,没事的不要前去冒险。扒房容易盖房难,修这所大院不知用了多少年,花掉多少银两,但不到半个月就被夷为平地,好端端一处古建筑群转眼间就变成一片废墟,破砖烂瓦,不堪入目。分得砖瓦的人家并没有派上大用场,总不能因为这点砖瓦就翻盖新房吧,盖不起!所以只能用其挖补一下破败的房基,或垒个厕所、鸡窝什么的,如此而已。后来在这片废墟上盖起一个粮管所,几栋仓房,数间办公室。但这些建筑占不了这么大块土地,其他的就闲着,长满了杂草与蓬蒿。看完邹家大院,山西的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庄园……,也不过如此。这么气派的"邹家大院",毁于一旦,让人心痛....(图片来自网络侵删)2019年12月7日

“马周杯”全国文学大赛
征文启事
为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特举办“马周杯”全国文学大赛征文活动。
马周(601年-648年),字宾王。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振兴街道前曹村(马庄)人。唐朝宰相。马周少孤贫而好学,曾任博州助教。辞而西游长安,客居中郎将常何家。贞观三年(629年),代常何为疏,所论二十余事,皆切中时弊,唐太宗大悦。即日召见,令直门下省。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贞观十八年(644年),任中书令,兼太子右庶子。劝唐以隋为鉴,省徭役,恤民力,节俭如兰,慎选地方官吏等,多为唐太宗所纳。马周所作《上太宗疏》《陈时政疏》《请劝赏疏》《谏公主昼婚疏》和《请简择县令疏》等文章影响深远。贞观二十二年(648年),马周去世,终年四十八岁。唐太宗为他举哀,追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马周被毛泽东评为:“傅说、吕望,何足道哉!马周才德,迥乎远矣。”
如今,前曹村党支部牢记三个务必,守民心,创大业,当好人民利益的绣花针。抓住党的十八大以来黄金十年机遇期,一跃成为新时代沧桑巨变的代表之一。前曹村共四个自然村, 1172人。经过十几年艰苦奋斗,建成现代数字化安居小区。小区总占地454亩,现有居民3300多户,15000多人。幼儿园、小学、医疗点科学配套,前曹村集体公共积累达到2亿多元。家家都变成了百万元户。前曹村2015年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2021年,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一、参赛主题
内容健康,表现新颖,文学性强,不限主题。
二、征文体裁
小说、散文、诗歌。(短篇小说不超过1万字、散文不超过5000字、诗歌不超过100行。所有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没有在任何平台、纸媒、公众号上等发表过。同时标明体裁。
三、奖项设定
一等奖一名,奖金3000元;二等奖两名,奖金各2000元;三等奖三名,奖金各1000元 ;优秀奖30名,奖金各500元 。特殊贡献奖20名,奖金各1000元 。
四、投稿时间
自2022年11月11号至2023年4月11号截止。2023年7月1号前颁奖。所收稿件, 版权归大赛组委会,并择优在【茌平文苑】上发表。请作者关注【茌平文苑】公众号,以便作者能及时了解大赛信息。
五、评审团队
以山东省泰山文学奖获得者为主任的评审小组,对参评作品进行公开公正评审。
六、文档要求
来稿请注明“‘马周杯’全国文学大赛征文”字样。
标题小四加粗,正文为宋体五号,文末注明真实姓名、联系电话、详细通讯地址。
在邮件正文粘贴之后,以附件形式发送至指定信箱:sdblzlwxjzw@163.com。在来稿邮箱主题一栏里,注明:“马周杯”文学大赛+文体+题目+省份+姓名 。
本次征文大赛解释权归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作家协会。
“马周杯”全国文学大赛征文组委会
茌平区作家协会
总 编:乌以强
责任编辑:冯喆 张晓燕 翟玉梅 丁杰
茌平文苑 第0528期
本期编辑:冯喆
编辑微信: 13561471690
茌平文苑:欢迎关注,欢迎投稿!
非原创举报电话(微信)135614716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