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台 静坐一炉香
郑亚水/文
石码大埕,曾经有郑氏祖庙,祀有明初洪武年间的郑深道太傅…大埕前三百米,曾经有一个南台庙,据石码陈金土老先生说是祀施文公即清初率军统一台湾的施琅将军,从民族大义而言,施琅功彪千秋…从人格文化而言,施琅原来是郑成功的部将,后降清反戈一击收复台湾。漳州黄超云名士曾撰文批揭施琅的二臣丑陋人格…那么,老石码建有南台庙,实乃民心向背,因为在施琅收复宝岛台湾后,闽南人特别是漳州人‘过台湾’谋生发展,犹如过江之鲫,有如改革开放初期出国留洋般的那样的热潮。据老石码西迁云洞岩的《梧桥族谱》记载,大约在施琅大将军收复台湾后的三十年间,梧桥人有七个房头15批次的‘宗亲过台湾’淡水台南等地,至今仍然有族谱登记在册…台湾人的根缘离不开闽南,这是中华民族血脉的向海外延伸…老石码的‘南台庙’虽然迁移了,仅仅剩下一个‘南台公园’小旮沓去处,但是施琅‘施文公’是不应该被遗忘的,在民族大义与个人人格上,施琅应该成为现在台军官兵的榜样,统一决战时刻,该起义就起义吧,因为咱是一家亲,及时把枪口调对可能来干涉的东洋或美帝吧!嘿嘿!
清朝石码南台庙有一个庙祝,实际上是和尚,南台和尚写了一首禅寺曰:‘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无事万虑忘。不是息心除忘想,只缘无事可商量。’无事可商量恰是我在官场退二线的写照,电话从一天近五十个变为偶尔的三二响…除了广告就是欺诈电话吧!微信时代可以玩玩地方文化的收集整理传播,解脱‘无聊’闲里装忙自在微信间瓮中捉鳖,自然有‘妄想’也会化为真如的。‘南台静坐一炉香’,南台和尚点起了香,与我坐在高坑榕树边办公室品茗这一刻一样,一天到晚都无所萦怀,谈恋爱太老,做生意不行,一切东西不住于心,没有坐禅修行也打不起痴心妄想…‘不是息心除妄想。’因为本来就没有‘妄想’杂草,不存在除不除问题,倒是肚子饿了,想起红树林的粽子哥,不必等到瑞午节才去买一串几粒,‘九龙岭下日日冬至,红树林街头夜夜瑞午。’
从南台和尚的禅意中我感到有一丝的惬意…因为石码的另一位林靖华老先生撰文认为,南台庙主祀的红公,不是施琅大将军,而是更古早的汉代南越王‘无诸王’…
闽越王无诸,姓驺氏,生卒年不详,越王勾践后裔,西汉时期诸侯国闽越国国君。越国解体后,无诸移居闽地,占有福建及周边地区,自称闽越王。秦朝统一天下后, 降为君长,秦朝以其辖地设置闽中郡。秦末,无诸率闽中士卒举师北上,协同诸侯灭秦。楚汉分争天下,无诸出兵辅佐汉王刘邦打败项羽。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复立他为闽越王,封管闽中故地。无诸仿效中原,于现今福州的冶山之麓筑城建都号“冶城”。由于他创建冶城,开辟闽疆,因而成为中国历史上闽越族的第一个卓著人物。
作为闽越族开疆拓土的第一卓著人物,值得祀奠纪念!所以,陈金土先生说南台庙的红公从福州分香入码…也是石码作为福建三大古镇的情理之中!
‘不是息心除妄想’,五祖的大弟子神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悟道觉禅的六祖惠能应偈认为这心‘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有妄想,又想扫除妄想…本来清净,咱自己信不过,还需不需要净上加净呢?实际上患得患失,最后患洁癖…疫情来了,戴口罩出门经常洗洗手是对的,一天洗了洗十多遍手,就有妄见了,‘障自本性’把自己活泼的自性束缚了…九龙江的水浪打着浪,紫云岩的风吹着风,我的心念接着心念…‘一念三千’是池里的涟漪,而平静映日却是潋滟的水色!
南台,静坐一炉香,萦绕的历史时空,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也不可得。珍惜当下,肚子饿了粽子哥的烧肉粽,是可以得的,对于屈原大夫、无诸王、施琅大将军等先贤的缅怀,不必等待有节日才忽然想起。就如孝敬父母,也在日常的奉侍陪伴吧!以后,千万别弄出一个‘孝敬节’,往往丢失了遗忘了美好传统,为了‘无妄’的妄想,才来突然矫情就不堪回首吧!
作者简介
郑亚水,笔名梧闽,福建省漳州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
文学荣誉
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中国文化出版社)副主编。《<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2021年8月,作品《说好的父亲》荣获“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2月,作品《说好的父亲》入编《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并被评为“特等奖”;2022年4月,《过故人庄还有多少龙江颂》荣获第九届相约北京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7月,《紫云岩 无住与不迁》荣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奖“二等奖”;《林前也有苦山桃》入围世界笔会杯中国文学大奖展播;《一字圣手江山常在掌中看》入选《高中语文》古诗词必读讲解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