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疫流水簿子
文/杜先锋
静,异常的静。这已是我闭关自守的第n天。街道上不时走着一两个人,戴着口罩急匆匆地奔去家的方向。幸亏我的窗外是座大山。虽已初冬,天气仍然温暖,秋天赖着不走。树叶尚未落完,野花依然靓艳。明媚的阳光洒遍山坡。山坡上时不时拂来微风,吹得树叶轻轻摇曳。树林中的鸟啼声伴着微风飘荡开来。窗外的好风景为我增加了很多乐趣。
因为去所包村段家庄疫情值班,那日一大早,我就骑车出了小区,打算在核酸点做完核酸到村里上班。出了门,竟发现大街上人车稀少且行色匆匆,也不见了核酸点。一打听才知道疫情真的加重了,城市实行静默管控。后悔没听门卫的话,出得来,回不去了。
得知村里没实行“静默”,索性直奔段家庄而去。
谁料,屋漏偏遇连阴雨。刚出城,电动车亏电,跑不起来了(晚上充电接虚了)。只好推车气喘吁吁地步行,到近三公里的邻近村找地儿充电。行走中,身后一阵“隆隆”的声音由远及近,一老汉开柴油三轮车擦身而过。正后悔没有向他求助,三轮车竟在前边停了下来。“咋地啦,老弟?”,是问我的。“没电啦”,我麻利儿地回答。“来吧,放我车上,前边就是我家,充满电,吃完饭再走!”我喜出望外激动不已地上了他的车。吃着饭,正为所受礼遇过高而不安,老汉说,“我认得你,去段家庄核酸点做核酸见过你,你是那里的包村干部,给他们村办了很多实事,查核酸、抗疫值班等活动您都参与,像是那里的村民,大家都喜欢你”。我不好意思地说了句,“那是本职工作嘛。”他又说,“真希望您能来我们这儿包村”,我很认真地点了头。

谢过老汉,骑上满电的车子向段家庄急驶而去。走了没几里,只听“梆”的一声,爆胎了。今天咋这么倒霉,说好的八点半接班,要迟到了!我心里那个急啊。给顺子打电话吧,心想。顺子是村里的会计,我的吃喝拉撒全由他管,一年的功夫我们成了铁哥们。前些日子他与媳妇吵架,气得不轻;这几天老父亲有病住院,忙得厉害。犹豫不决地打了电话,没20分钟顺子就赶来了,也是开得柴油三轮车。到达村子里,我忙着去值班。顺子急忙找修车铺为我补轮胎……
傍晚接到通知,村子也要实行“静默”了。趁着村口还未完全封死,顺子跑到镇上的超市里买来油盐酱醋等,吃的,喝的,用的,一应俱全,送到我的办公室兼卧室。然后才驾上柴油三轮车,"轰隆隆”地朝市医院奔去。
从此,我便被“困”在了这间位于二层楼上的驻村工作组办公室兼卧室里,与家人分开,与村里战友分开,成了“孤家寡人”。
望着楼下村主任老张家的四合院,两个初中生在阳光下写作业,小点的孩子玩老鹰捉小鸡,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跳舞,好不热闹!老张则将室内的花草搬出晒太阳,修剪,松士,洒水;一边还看护着孩子,真真的颐养天年,其乐融融,十分惬意。
虽然出去溜达是那样自由美好,但只有呆在家里,才能确保自已与他人的安全。宅在这座“孤岛”上,细想着一天一天,美好种种,阳光依旧。我期待明天的阳光,明天的美好。病毒,早点滚蛋吧!窗外的美好召唤着我。
2022年孟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