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讲: 蒋瑞华
主编: 徐庆生 李晓红 武汉军 蒋瑞华 李新萍
刘建朝
收集: 刘建朝
制作: 武汉军
柳韵诗社每日古诗诵读(83)
【导语】
我们读过多首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这些诗大多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到了中唐时期,李益的边塞诗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他的作品直接来自生活,主要描写士卒久戍思归的心情,对读者有着特殊的感染力量。今天,我们读他的《从军北征》
【原文】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注释】
1.天山:在今新疆中部冬夏长雪。
2.行路难:曲名。
4.碛里征人:在沙漠里出征驻守的将士。
【译文】
苍苍莽莽的天山大雪过后吹来阵阵海风更添寒冷,
行军途中战士都吹起笛曲《行路难》。
戍守在荒漠中的三十万士兵闻笛而悲,
都在荒漠惨淡的月光下回首向故乡张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而又悲凉的行军画面。
第一、二句“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这两句把行军的地域、季节、气候已交代清楚。我们仿佛听到了风声呼号,笛曲哀婉;似乎感觉到了白雪皑皑的天山下,海风阵阵,奇寒彻骨,我们进入了一个悲中见壮的境界。
第三、四 句“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这两句写出了在一片笛声中军中引起的同感。我们脑海里浮现这样的画面:一支远征军在雪后的天山下,刺骨的寒风里艰难地跋涉在荒漠上。一个大写镜头是:寒月高悬,碛里征人,回首东望。可见将士们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他们的感情是一言难尽的,又是可以理解和想象的。
这首诗寓情于景,情在景中,意境苍凉雄阔。

上榜诗人
武汉军,朱云,张玲,李玉珍,王书成,张素文,胡光阳,韩宝军,贾晓春,王淑舫,徐庆生,王文选,鞠代运,张洪广,王铁英,宇平,孙树桃,李晓红,吴殿尧,孙荣途,方艳,张春河,张文娟,李占彪,刘建朝
步韵李益《从军北征》诗友习作
一、武汉军(内蒙)
边关
雪落边城铠甲寒,风吹塞上守疆难。
油然荡起思乡意,梦里双亲泪眼看。
二、朱云(辽宁营口)
教育工作者(新韵)
前程路漫不思寒,教育学生确属难。
绞尽脑汁千百万,全心投入向前看。
三、张玲(营口)
观谍战片
天近黎明夜更寒,周旋虎穴履冰难。
无名孤胆洇青史,留待后人翻再看。

四、李玉珍(辽宁大石桥)
雪中梅
迎来小雪夜风寒,大雪翩跹行路难。
唤醒梅红开岭上,琼枝玉骨众争看。
五、王书成
柳韵群
入冬小雪北风寒,拂晓冰霜行路难。
柳韵诗人齐涌跃,楹联格律破迷看。
六、张素文 (营口)
崇高职责(新韵)
年假初一暴雪寒,值班救患路行难。
朔风狂啸人踪灭,坚挺到达不忍看。

七、胡光阳(辽宁营口)
秋叶说
霜风凋落舞秋寒,曾为葱茏未计难。
今日身心归大地,荣枯已作等闲看。
八、韩宝军(山东)
学诗
时来小雪御天寒,暖气开通冬不难。
柳韵诗群听诵读,投书作业再回看。
九、贾晓春(辽宁营口)
赞西北边陲官兵
冬雪降临无惧寒,边关戍守不言难。
献身西北长城筑,举目东南故里看。

十、王淑舫
红军长征
红军风雪冒严寒,万里长征不怕难。
斗地战天顽敌灭,红旗插遍九州看。
十一、徐庆生
岁寒三友图
红梅怒放斗天寒,傲雪霜枝寻伴难。
幸得天然松竹在,一图三友等闲看。
十二、王文选(辽宁葫芦岛)
惜别
雁过霜天灞水寒,别时容易见时难。
伤情叵忍倏回首,待到重逢仔细看。

十三、鞠代运(辽宁营口)
太极拳
练拳太极在严寒,健腿蹲桩不怕难。
静动柔刚相克制,一人胜众赛中看。
十四、张洪广(辽宁大石桥)
小雪
时临小雪地温寒,欲挽青葱委实难。
唯待春归天复暖,千山叠翠任君看。
十五、王铁英(辽宁)
登梵净山
梵净山高心胆寒,石阶陡峭路攀难。
依岩接踵拽钢索,登顶欢呼仙境看。

十六、宇平(营口)
学诗联(新韵)
季节小雪莅临寒,学对习诗不怕难。
感谢老师和益友,柳群诗作大家看。
十七、孙树桃(湖南)
童年
童年腊月北风寒,褴褛衣衫掩体难。
无食充饥多眼泪,悠悠往事梦常看。
十八、李晓红
喜今朝
犹忆童年彻骨寒,难为无米日艰难。
于今盛世双亲故,遥寄宏图梦里看。

十九、吴殿尧(锦州)
学英雄
松梅傲雪战严寒,恰似英雄不畏难。
砥柱中流今尚在,兴邦卫國把家看。
二十、孙荣途(辽宁营口)
赞喀喇昆仑戍边将士(新韵)
戍边何惧雪风寒,涉水跋山破万难。
唯愿边疆宁静在,家乡明月哨楼看。
二十一、方艳(辽宁)
雪后登山
雪晴云淡日光寒,石径萦纡向岭难。
风卷松涛除杂事,心中清净往前看。

二十二、张春河(河北)
劝君
知君落魄莫心寒,自古人生举步难。
俊鸟高飞征向远,方临百尺尽相看。
二十三、张文娟(山东)
冬日有感
节来小雪入冬寒,雨落成冰行路难。
岁月艰辛如意觅,应知冷暖自身看。
二十四、李占彪 (内蒙)
看孙
二十年前塞北寒,鹅毛大雪出行难。
夫妻脚踏三轮慢,欣慰生孙赶去看。

二十五,刘建朝(西安)
华山栈道
春登西岳晓风寒,远上天门路径难。
栈道凌空攀绝壁,云浮脚下等闲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