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的一年
李景华/文
伴随新年的钟声,2021年就这样过去了,新的一年已经到来,回顾过去一年,应该说是收获的一年。
我虽然已经退休两年了,但是病照看,书照写,旅游照样进行。
去年大约看诊病人10000多人次,每周还是在中医院三天,同心医院两天,除去旅游和休假,基本都在工作。

一年来基本上完成了我的《从医录》和《述医录》,已经交由吉林科技出版社,目前正在校对,预计2022年即可出版,这也算对历史的一个交代,对我从事前半生中医工作的一段总结。《从医录》写了我的从医经历、经验、心得、小诗等,《述医录》把老扶余近百年的中医历史进行简略的回顾和整理,试图还原老扶余中医药的历史原貌。
去年受疫情影响,只在四月份和十月份出去两趟,四月份和我夫妻俩的高中同学去了一趟华东,先后游览了扬州、无锡、苏州、杭州、横店,十月下旬我们夫妻俩带着两个学生去了一趟成都,主要去参观中医药出土文物展-“发展中医之美”,借此又游览了三星堆、金沙遗址、青羊宫、都江堰、青城山等,收获挺大。虽然回来以后成都发现病例,被居家隔离了八天,但也感觉很值得。
还有,过去的一年,对我的传承工作室来说,也是个丰收年。在“三•一七”国医节那天,我举行了收徒仪式,有11名学生正式成为我的弟子,他们当中虽然有的还不是医生,但是他们有热爱中医,想学中医的情怀,未来一定能学好中医,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我承担的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顺利完成,蔡丽威和李想也顺利结业。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也顺利完成了三年的建设而通过验收。我们团队承担的国家科技部重大项目部分的工作基本完成,完成了《李景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录》书写,有四个病种被纳入课题组病案整理成书,也学会了不少科研方法。工作室的付莉莉,陈北娇通过考试成为吉林省第三批优秀青年中医临床人才。我的师承学员黄伟峰、苗庆雨分别通过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谢小伟、崔春光分别通过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真是可喜可贺。

梁启超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从这些孩子们身上我看到了中医未来的希望,有了他们,松原中医一定会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也将会在松原的未来历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记。松原的未来将会有他们的一片天地,也许会产生几位著名的中医临床人才,这是我期盼的。中医事业需要有人传承,需要有人热爱!这也是我期盼的!

总之,过去的一年,收获满满,未来的路还很长,我虽然退休了,但是一定要带领大家沿着前辈开辟的中医道路不断创新,不断开拓进取,让中医在祖国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在全民强身健体的大好形势下,发挥更大更有力的作用!

作者简介:
李景华,主任中医师,松原市中医院名誉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第七、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西医结合经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吉林省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吉林省和松原市名中医,松原市高级专家。在学术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指导思想。善于运用中医思维方法诊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尤其善于治疗肝脾胃病、糖尿病、肾病。主持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多项,研制开发20多种中药院内制剂。平时也喜欢写点随想和人生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