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爱上秦皇岛”专题连载(第51集):
《爱上秦皇岛》
(摘录第51篇)
天马山
主播:沙漠驼铃

天马山景区位于秦皇岛市抚宁区城北10千米处,属燕山余脉,海拔295米,占地面积1000余亩,因顶峰有巨石似云中奔马而得名。景区内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零上10度左右。景区以道教养生、戍边文化为依托,是国家2A级景区。
天马山景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景区距京沈高速抚宁出口仅4千米,距102国道9千米,距205国道20千米,距抚昌黄快速公路仅3千米,距北戴河火车站30千米,距秦皇岛港40千米。

【游客中心】
景区游客中心坐落在景区入口西侧,内部设施齐全,功能完善,配备了影视系统、游客休息设施、特殊人群服务设施,宣传资料齐全,供游客免费阅览。
【步游路】
为方便旅游者参观游览,天马山景区步游路采用透水砖、石台阶等多种形式的生态游步道。景区注重人性化旅游管理服务,沿山观光区有步行道、残疾人专用道。在景区内重要景点设有专人讲解介绍景点概况。

【基础设施】
近年来天马山景区进一步加大了对景区景观及服务设施的投入力度。景区按照国家4A级景区创建标准要求,设立了游客中心,在停车场、入口处、售票处、卫生间、各个游览点等位置设置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设计规范、精美、清晰,视觉效果突出,并与周围环境协调。在旅游者聚集的地方增设了游客公共休息设施,在满足旅游者休息的同时,也让旅游者感受大自然的美。休憩设施采用石质材料,与景区环境相融合。

景区修筑了进出道路,对景点护栏做了仿自然美化,修建了汉白玉九龙壁、百龙题字墙、老子出山汉白玉石刻壁、慈航真人汉 白玉雕像、老子汉白玉雕像、景区汉白玉石雕牌坊、鲤鱼跳龙门等景观,增设了仿木制休息桌椅等设施,使景区接待能力、服务质量与品位大大提高。

【摩崖石刻】
天马山以文宇摩崖最为著名,多为明代摩崖石刻,字迹清晰,笔锋苍劲秀拔。景区现存5幅题刻:“天马山”“天马行空”“山河一览”“海天在目”“带砺山河”,出自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及其部下黄孝感、傅光宅、孙仁、张臣之手,被列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

【象形石】
天马山景区巨石叠砌、洞穴众多,有“猴儿望海”“旱船”“晾甲山”“拴马桩”“试刀石”“仙居洞府”“燕子翻身”等景观,此外还有庙宇 “玄真观”、巧夺天工的“钟架”神秘莫测的“铜井”飘渺云端的“点将台”、令人神驰遐想的“戚公亭”。威武的戚继光塑像、形如飘带的588级台阶、苍松翠柏相连的“天马山山门”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天马山庙会】
1993年6月20日(农历五月初一),田各庄乡举办了“天马山旅游景区开业典礼暨玄真观首届庙会”,举办了商贸洽谈和戏曲文艺汇演活动,有数万群众参加。之后,天马山庙会改在农历三月初三举行。2009年1月21日,天马山庙会被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列入秦皇岛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天马山玄真观主要供奉真武大帝。真武大帝为北方正神,能驱妖避邪、惩恶扬善,为道家和百姓所尊崇。农历三月初三是真武大帝的诞辰日。临近庙会,景区便人山人海,数以万计的香客来祈福、上香,热闹无比。

天马山群山环抱,绿水绕流,山峰突兀劲秀,岩隙青松争翠。石洞岩穴深浅有致,藏奇纳险;奇峰怪石卧立不等,以物传神。山间泉流琴韵,林深鸟语莺歌。荆草丛生走狐穿兔,山花烂漫斗艳争芳。真是自然造就神仙境,天公绘就山水图。
城市之光书店推荐提供用书
主播:高珏,网名:沙漠驼铃,喀什大学文学学士,南洋理工大学教育硕士,秦皇岛市教育局退休干部。生于戈壁,长于戈壁。愿是寂寞旅途中一曲清纯的驼铃,成为快乐旅途中一道最美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