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特权、公车私用、公车腐败在当下中国算是社会主义特色之一,虽然有志之士义或者愤填膺,奋笔疾书,或者奔走相告,不断“提案”,政府当局信誓旦旦,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往往还上有对策下有政策,“车改”改来改去,公车采购仍在递增,而后劲不足,甚至车改等于变相加薪,当官的得到更多的实惠,老百姓却得到的仅仅是一些安慰。
一夜之间,我们帝都市政府的公车陕DA悄然换脸成陕DV,在惊叹之余我更佩服我们父母官、人民公仆的智慧。
对上级而言,中央有文件,省上有规定,我们帝都市政府积极响应认真贯彻执行,你看我们都把政府的陕DA特权车取消了,上级派巡视组实地查看,果然如此,或许面授机宜,传授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譬如说省上不“蛋”(陕O)都“鸡”(陕J)了,你们该如何如何。
对市上交警城管等各部门来说,总得有一个统一的标志呀,如赛场球队比赛双方都有区别于对方的服装一样,给车身统一喷上帝都市政府,或者某某局显然不合适,就像贼不打自诏,去嫖娼先出示身份证一样,难逃百姓监督视线,于是乎陕DV出现了,特权车陕DA的的确确不见了。
最可怜的是老百姓,政府取消特权车,向社会公开拍卖陕DA,天下终于平等太平了,被忽悠了还为政府高兴呢。哪里知道这是政府高明之举,政府声东击西瞒天过海还鼓了腰包,得DA的有钱人则欢天喜地狐假虎威(余威)。政府和老百姓捉起了迷藏,26个字母还有各种组合,我叫你晕头转向。
至今还清楚的记得“富庶德国清贫总理”开自己破桑塔纳和韩国政府官员爱人公车私用受处分的报道。
许多专家认为,公车改革的实质,是剥离公车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除公众的参与外,跟许多中国存在的一切社会问题一样,离不开人民的觉醒,离不开宪法、法律和刚性制度的推动。由此,走法制化之路,让权力制约始终,才是治本之策。
赵本山有一个著名的小品,上面有一句经典的台词“你换上马甲以为我就不认识你了”,被愚弄习惯了的中国老百姓要认识清楚,的确还需要一段时间。
(李含辛201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