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 太 太 的 橘 子 》
小小说/麦子

“卖桔子喽,卖桔子喽”,一声声熟悉的吆喝把院子里的媳妇们从温暖的屋里拽到了屋外,“老太太来了,老太太来了”,媳妇们放下手中的活计,互相传递着信息似乎有些雀跃。
说起老太太,院子里的大人小孩没有不知道的,知名度还蛮高的哩,老人住在对岸三斗坪镇,她总是隔三差五地背些橘子过江到院子里卖,一来二去的大家熟悉了,都称她老太太。其实呀,岁数也不过50开外,别看她瘦小单薄手脚却很麻利,一个人卖橘子称秤收钱的脑子一点也不糊涂,您瞧!这不老太太又来了,哎哟,高高的背篓上还横放着一个鼓鼓的蛇皮袋,远远望去像是背了一座山,压的老人背部都有些直不起来了,可她一手拎着竹筐,一手还拿着杆秤,步子迈的却很稳健,“快放下,快放下”,还没等老太太走到房头,媳妇们便围上去帮老人放下了沉重的背篓。

老太太呼呼喘着粗气,媳妇们却有些急不可耐:“这两天你怎么没来呀?上次买的橘子都吃完了,就等你呢”,“忙啊!忙着种地,没得时间”,老太太一边笑嘻嘻的搭话,一边忙着摆她的小摊,瞧!品种还真不少,蛇皮袋倒出一大堆金灿灿的橘子,背篓里满满的是脐橙,红苕,竹筐里摆出了绿滢滢的小菜,香葱,青蒜,萝卜油菜什么的,这些可都是老人自家地里种的,鲜着呢!尤其是老太太的橘子色红,皮薄,味甜和别人的就是不一样,也许是品种的缘故吧。这个院里卖橘子的可不少,媳妇们的嘴尖就认准老太太的了,货比三家嘛!
老太太的橘子比别人的甜,卖橘子的方式也与众不同,她从不挑着担子满院子转着卖橘子,而是堆在地上喊别人过来买,大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姿态,也从不吝啬别人的挑拣和品尝,总是笑眯眯的往你手里塞橘子“你切(吃)你切(吃)蛮甜”,亲切的像邻家的老奶奶,贪嘴的媳妇们吃美了,尝够了,个个都实实时地买了一大兜回家。一大堆橘子不到一,二个时辰就卖光了,连一些小不丁点儿的也没剩下,来晚的没买上还有些不甘心:“没了”?“没得了”,“啥时候还来”?“过两天吧,明儿我还得做事呢”

有一次老太太卖橘子时身边还跟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大家有些好奇?老人却自豪地说:“这是我孙儿”。小孙子很乖从不乱跑,总是紧紧地跟在奶奶的身后,渴了,饿了就吃自家卖的橘子,有人见孩子穿的很寒碜,就找出一些旧衣服给孩子穿,老太太慌的连说:“好人,好人啊”!
平日里橘子没有熟时,老太太也来,总卖一些时令的蔬菜,春天有鲜嫩嫩的香椿韭菜,夏天有脆生生的黄瓜,扁豆,可大家就喜欢吃老太太的橘子,老太太的橘子像一个品牌,在这个小院里着实“火”了一把。


